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0歲男孩玩遊戲花掉15萬救命錢:我們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麼?

10歲男孩玩遊戲花掉15萬救命錢:我們的教育,到底缺失了什麼?

「你說該怎麼辦啊?這孩子非要讀,可家裡已經供不起了,之前就欠了你小姑錢,總不能再找人借吧……」

凌晨三點左右,我睡得正香,姑姑的一個電話吵醒了我。

姑姑口中的孩子,也就是我的表弟,哲文。

哲文書讀得好,剛考上211那會,姑姑全家人開心得不得了——姑姑家是典型的農村家庭,臉朝黃土背朝天的那種,一年下來,也落不了幾個錢,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出了個大學生,用姑姑的話說,「那時候做夢都會笑醒!」

孩子有出息,家裡再窮,也得支持,為此,一向硬氣的姑姑放下臉面找親戚們借錢,一番努力,錢也算是湊齊了。

幾年的時間,姑姑慢慢把錢還清了,哲文也從學校里畢業。原以為姑姑以後的日子會好過些,卻不想哲文跟姑姑說考上了研究生。這原本是好事,只是姑姑家裡才剛還完錢,積蓄根本就不夠哲文讀研……

但看著哲文求學的眼睛,姑姑再一次心軟了。三借五籌的,終於讓哲文讀上了研。

而這回,哲文告訴姑姑,他要讀博。

再沒臉向人開口的姑姑,深夜給我打電話,向我要主意,問:該怎麼辦?

聽著姑姑在電話那頭絮絮叨叨地說著心事,我甚至可以想見,深夜三點,姑姑是怎樣踟躕良久,左右為難實在想不出辦法後,朝我求助。

我想了想,問:表弟知道家裡的情況嗎?

「這些我們也沒瞞過他……但他說不想錯過求學的機會,他說這次考到的學校非常好,不能放棄……」

我想起姑姑因為常年做農活而滿是老繭粗糙的雙手,禁不住想問,他怕錯過好學校不假,但他真的知道自己家裡的經濟現狀嗎?

整個家都指著成年後的他來挑大樑,可表弟將近三十的年紀,卻似乎還是小時候那個看見喜歡的玩具就轉身向爸媽伸手的孩子。

孩子有出息的確是好事,但這樣不懂柴米油鹽固執地想呆在象牙塔的孩子,真的算有出息嗎?

不曾經歷過世事風霜,不懂每一分錢賺來的辛苦與寶貴,對於金錢與現實,沒有真正體會的人,他的人生又能夠走多遠?

前段時間,有一個新聞刷屏朋友圈:

年僅10歲的濤濤,因為玩遊戲,花掉了自己15萬的醫藥費。

聽起來簡直不可思議,可當事實擺在我們面前時,我們除了反思家長平時對孩子疏於照顧之外,更應該捫心自問,我們的孩子,到底是怎麼看待「錢」這件事的?

新聞中,記者問濤濤:「你知道我手上這張錢和遊戲里的錢不是一回事嗎?」

濤濤搖了搖頭,一雙大眼睛裡滿是無助和驚恐。

濤濤說他看見過母親用微信轉賬,但他並不知道這個過程叫「轉錢」。在他的意識里,還沒有把錢和手機屏幕上的數字聯繫在一起。

而在這樣的半知半解里,濤濤照著母親的操作,把錢轉到了自己的手機上,用於平日遊戲的充值。

家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有多重要?從這件事就可窺見一角。

但凡對錢有一點認知,濤濤絕不敢也不會將15萬的巨款充值遊戲。因為濤濤並不能分清遊戲與現實中錢的區別,也因為在濤濤心中,對於15萬,他沒有一個真正的概念。

15萬能做什麼?恐怕年僅10歲的濤濤根本就想像不了。

15萬需要自己的母親做多少工作才能賺來,濤濤對此,更是沒有概念。

所以他才敢如此輕率地、不經母親同意地,將錢充進遊戲。

該怪孩子嗎?該。但更該從中吸取教訓的,應該是孩子背後那對不懂培養孩子金錢觀的父母。

很多父母都覺得「錢」不是孩子該去操心的事,在孩子面前,不該提起「錢」這樣敏感的話題,否則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世俗功利。殊不知,就是這樣的想法,讓孩子心中對「錢」的定義失了偏頗,讓孩子覺得,錢是自然而然就有了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也日益提高,紙醉金迷的世界往往會讓孩子迷了眼,在大手大腳花錢的同時,他們體會不到每一分錢得到過程里的艱辛與汗水,因此也就明白不了生活的殘酷與斤斤計較。

而有著這樣認知的他們,將來走上了社會,也會在物質生活無法滿足而產生挫折時,變得無力承受與節節潰敗。

正如我想要讀博的表弟,他追求更高的學識與眼界這並沒有錯,但他不能因為這些,就忘掉家庭的現實,將拮据與窘迫交給別人,永遠學不會長大,永遠也不懂擔責。這樣又與那些年紀輕輕、沒有工作、待在家裡一味啃老的人有什麼分別?

這個世界很公平,所有的事情都是有舍有得,在你有能力的時候,你不能一邊透支父母的錢去為自己謀取利益,一邊又理直氣壯地美其名曰「求學」——再高尚的幌子,也掩蓋不了你那顆自私自利的心。

還記得泰國那對母子嗎?

一天早上,5歲的兒子跟自己的媽媽說:我不想上學了。

於是媽媽做了一個決定:帶著5歲的兒子去撿瓶子賺錢。

兩人走了很長很長的路,撿了一袋子塑料瓶,但最後只賣了2泰銖(約4角人民幣)。

賣了塑料瓶之後,孩子餓了,想吃烤腸。媽媽說:「一根10銖,你錢夠嗎?」孩子看看錢:「不夠。」

孩子渴了:「想吃雪糕。」媽媽說:「一支5銖,你錢夠嗎?」孩子看看錢:「不夠。」

孩子累了,想坐公交車回家。媽媽說:「要10銖,你錢夠嗎?」孩子看看錢:「不夠。」

……

兩人步行回家後,孩子想了很久,說了兩句話。

第一句:「我明天要上學。」

第二句:「媽媽,掙錢真不容易。」

這不是故事,而是真真正正地發生在我們生活中,這位母親,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孩子金錢來之不易、讓孩子完全理解了錢的數目的概念,同時,她也讓孩子清楚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自己賺得的錢,自己才有資格支配。

這個孩子以後讀書會如何,我們不能妄加揣測,但至少,對於金錢,他有了敬畏感,並由此衍生出了自己的衡量與計較,於是也就懂得了不能隨意揮霍。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好的家庭,一定要談錢。而好的父母,一定要會談錢。

金錢教育是一個孩子成長路上的必修課,繞過它,就如同鬆了根的樹,看似綠意盎然,但風雨一來,便只能眼睜睜看著它摧折枯萎。

一個人的金錢觀,會影響他一生的幸福。

關於如何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這幾點,父母一定要做到:

·培養孩子良好的誠信品質

孩子誠信與否,關係到他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和金錢有關的事物,並關乎到他會得到什麼樣的社會評價。良好的誠信品質,是孩子立足於社會的前提。

·告訴孩子金錢的來源

父母應該提醒孩子,金錢是用勞動換來的,是通過一定的社會付出所得到的金錢報酬。帶孩子去體驗一些帶有「標價」的勞動,或是讓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內容,都是不錯的選擇。

·引導孩子合理消費,正確使用金錢

值得提出的是,很多家庭都不愛給孩子零花錢,但其實,合理的零花錢,會讓孩子明白錢的重要性與合理安排的必要性,讓孩子學會如何合理消費與管理金錢,同時也不會因為手中沒有錢而產生自卑心理。

·讓孩子知道金錢不是萬能的

有些孩子有了金錢意識後,會不自覺地為物體標價,而父母此時就應該趁機告訴孩子,有些東西並不是金錢能夠交換的,比如誠信,比如親情,比如健康等。錢很重要,但世界上也有很多東西是錢無法換取的。

金錢教育的實質是人格教育,讓孩子擁有一個優秀的人格,從這一刻開始。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在家 的精彩文章:

孿生姐妹三次攜手毒死親生父母!中國教育究竟錯在哪兒?令人深思……

TAG:學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