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明原因的複發性流產與母胎免疫調節紊亂有關

不明原因的複發性流產與母胎免疫調節紊亂有關

說到流產,習慣性流產,複發性流產,恐怕這是很多人揮之不去的噩夢。但其實一般的自然流產因素眾多,而習慣性流產和複發性流產又是流產中比較特殊的。連續發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產者稱為複發性流產(RSA)。經典的理論將連續發生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產定義為習慣性流產。

有研究發現複發性流產的患者中能夠識別其病因的僅佔50%,主要包括染色體異常、母體生殖道異常、母體內分泌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生殖道感染、宮頸機能不全及血栓形成傾向等。不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一些不明原因的複發性流產(RSA)病因與母胎免疫調節紊亂有關。

從免疫角度講,正常妊娠猶如半同種異體移植,胎兒與母體間存在著複雜而又特殊的免疫平衡關係,妊娠是否成功與母體免疫抑制的作用機制有著重要的聯繫,有賴於妊娠婦女對妊娠半同種抗原所表現的一種免疫耐受。

由於免疫異常是導致複發性流產的重要原因之一,50%?60%的複發性流產與免疫因素有關。複發性流產抗精子抗體陽性率達50%以上,發生機製為抗精子抗體能激活巨噬細胞,對配子和胚胎產生毒性作用。滋養層可能與精子有共同抗原性,抗體可直接破壞滋養細胞。抗心磷脂抗體ACA是自身免疫性抗體,抗心磷脂抗體陽性者流產發生率高達66%?89%,但其發生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也有研究認為,反覆流產患者夫妻間白細胞抗原(HLA)相容性增強,由此導致妊娠婦女對胚胎父系同種抗原呈低識別或低反應,以致無法產生足夠的保護性抗體或封閉抗體,使胎兒遭受免疫打擊而流產。而RSA夫婦間HLA含有過多的共同抗原,阻止對方妊娠物作為異體抗原的識別,不能刺激母體產生維持妊娠所需的抗體。由於缺乏抗體調節作用,母體免疫系統對胎兒產生免疫攻擊,致流產發生。

另外,抗心磷脂抗體,抑制血管內皮前列環素的產生導致血管收縮,或損傷血小板而易於與血管內皮,結合發生凝聚而導致血栓形成。血型抗原系統,胎兒的一半基因來自父親,胎兒紅細胞可能攜帶來自父體的抗原,使胎兒的血型可不同於父母。當胎兒的紅細胞進人母體後,誘導母體產生抗體,抗體再通過胎盤進人胎兒血液循環系統,與胎兒紅細胞結合,破壞胎兒紅細胞,致胎兒溶血,而導致流產。

在我國ABO血型不合是造成胎兒溶血的主要原因,母親為0型,父親為A型或B型占發病95%以上。第一胎即可發生,因腸道寄生蟲、某些免疫疫苗和動植物都有ABO血型抗原。另一種為Rh血型不合,Rh血型共有6種抗原即C和c、D和d、E和e。其中D抗原性最強,臨床上D抗原陽性者稱為Rh陽性,無D抗原者為Rh陰性,Rh陰性在不同民族和人群差異較大,我國漢族佔0.34%。

大多數在第二胎髮生溶血,約有1%在第一胎髮生溶血,可能是由於在妊娠前輸注過Rh血型不合的血液,或孕婦在胎兒期接觸過Rh血型不合的血液。Rh血型不合發生溶血出現早、病情重、流產率高。人類組織相容性抗原HLA,是一種廣泛存在於各種組織細胞表面,能引起排斥反應的抗原,主要有HLA-A、B、C和D/DR。胚胎是母體的同種免疫移植物,發生流產的夫婦中具有共同HLA抗原的幾率相當高,近年研究發現流產夫婦HLA-DR相同的頻率顯著增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恆健海外 的精彩文章:

生育難,一定要避免「醫療性不孕不育」的發生

TAG:恆健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