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速騰聚創 P3 激光雷達感知方案亮相GTC 2018: 一台32線+兩台16線,為L3自動駕駛而生

速騰聚創 P3 激光雷達感知方案亮相GTC 2018: 一台32線+兩台16線,為L3自動駕駛而生

速騰聚創 P3 激光雷達感知方案亮相GTC 2018: 一台32線+兩台16線,為L3自動駕駛而生

雷鋒網新智駕消息,由 GPU 大廠 NVIDIA 主辦的 GTC 2018 大會日前在美國聖何塞舉行,當地時間 3 月 26 日開幕當天,深圳國產激光雷達廠商速騰聚創(Robosense)全新一代 P3 激光雷達感知方案在會上正式亮相,相關的路測視頻也隨之公布。

據速騰官方介紹,全新一代 P3 激光雷達感知方案是專門為 L3 以上的自動駕駛而研發的激光雷達感知系統方案。

該方案在車頂中央使用了一台 32 線激光雷達(RS-LiDAR-32)進行全方位的感知,左右兩側各安裝一台有一定傾斜角的 16 線激光雷達(RS-LiDAR-16),負責掃除兩側的盲區。

速騰聚創 P3 激光雷達感知方案亮相GTC 2018: 一台32線+兩台16線,為L3自動駕駛而生

演算法運行上,該方案可運行在 NVIDIA Drive PX2 等平台上。三台激光雷達組合方案使得激光雷達點雲密度更高,感知盲區更少,可適應 L3 以上的自動駕駛。據介紹,針對該方案,速騰聚創已經經歷過了長時間的開放道路測試驗證,可滿足大部分自動駕駛路況感知需求。

*全新一代P3激光雷達感知方案路測視頻

雷鋒網新智駕了解到,全新一代 P3 激光雷達感知方案是速騰聚創在去年推出的「普羅米修斯計劃」中一個方案線的延伸。P1 方案是指單個 16 線激光雷達系統解決方案,瞄準低速自動駕駛市場,市場應用很成熟,產品應用在像京東、菜鳥等物流車和許多領域的自動駕駛低速車上;P2 方案則是指單個 32 線激光雷達系統解決方案,主要應用於較高速度或者安全性能要求較高的領域。而 P3 方案的發布,主要是針對高速自動駕駛領域。

相比於 P1 與 P2 激光雷達感知方案,P3 方案在硬體與演算法上均做了升級。在硬體上採用了多台激光雷達組合的方式,在規避了多雷達互相干擾的前提下,前後向線束密度更大,識別精度高。同時,大幅提升了點雲對於盲區的覆蓋,有效地保證行車安全並加強對行人的保護。

在演算法方面,在原有的建圖、車道線檢測、路沿檢測、定位、障礙物檢測、動態物體跟蹤、障礙物分類識別模塊基礎上,增加了多激光雷達數據在時間上同步和空間上的融合,提高感知識別的精度和魯棒性,確保自動駕駛車輛能適應更多複雜路況。

速騰聚創 P3 激光雷達感知方案亮相GTC 2018: 一台32線+兩台16線,為L3自動駕駛而生

當然,之所以速騰聚創要不斷更新其激光雷達感知系統,包括硬體和演算法的整體方案,也是因為現在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不僅要在融合數據、感知、決策等核心領域投入精力,還被迫拉長戰線,對激光雷達感測器的功能進行單獨的開發與驗證測試——某種意義上這就是在「重複造輪子」。

速騰聚創希望通過提供該套激光雷達硬體及感知演算法整體感知系統,讓自動駕駛研發團隊能夠更加專註在多感測器融合、決策規劃和控制上,避免更多「重複造輪子」,以此來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這也是「普羅米修斯計劃」推出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速騰聚創在激光雷達感知技術以及感測器融合技術方面已經很多成果。

雷鋒網新智駕此前報道,在今年的 CES 大展了,這家公司展示了激光雷達和攝像頭兩類感測器的底層融合技術(LCDF, LiDAR-Camera-Deep-Fusion)。當時,這家公司,把 MEMS 固態激光雷達 M1 Pre 與攝像頭進行硬體底層融合,從而讓自動駕駛車輛能全方位感知真實世界的三維空間色彩信息。

此外,速騰聚創通過與高德地圖合作,研發「基於高精地圖的激光雷達整體感知系統」方案,讓自動駕駛研發團隊在融合方案的基礎上,減少開發難度。

PS:6項會員專享特權,全年100期精華內容,帶你深入淺出看懂自動駕駛。如果想加入「新智駕會員計劃」,歡迎點擊鏈接 :https://www.leiphone.com/aidrive/vip 或掃描海報下方二維碼了解詳情。

速騰聚創 P3 激光雷達感知方案亮相GTC 2018: 一台32線+兩台16線,為L3自動駕駛而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少年黑客 Adrian:我相信指尖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