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寶寶上幼兒園總生病是因抵抗力差

寶寶上幼兒園總生病是因抵抗力差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曾開展過一項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及成都五大城市2063 名幼兒園小班幼童和家長的調查,結果顯示:88%的孩子經歷了「入園不適應症」,主要表現為入園時哭鬧、經常生病和胃口變差。

很多媽媽理想中的孩子上幼兒園後的生活是:寶寶健健康康快快樂樂,自己能有點兒自由時間。結果,現實卻是:寶寶動不動就生病,什麼感冒、發燒、拉肚子……不少寶媽覺得很崩潰:「以前在家都好好的啊。」

寶寶上幼兒園總生病是因抵抗力差

寶寶交叉感染的機會增多

很多寶寶沒去幼兒園之前,確實生病不算多,這跟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

寶寶的活動範圍主要是家裡,相對來說環境更簡單、接觸的人更少、接觸的時間更短。這意味著寶寶接觸的病原體也少,交叉感染的機會也更少。幼兒園就不同了,那麼多小朋友,一待就是大半天。生活範圍逐漸擴大後,寶寶接觸到的病原體逐漸增多,交叉感染的機會也相對更多。

再加上這個階段的寶寶免疫機制還不完善,面對那麼多細菌和病毒,幼兒園階段就成了寶寶最易生病的階段之一。

對策:增強抵抗力很重要

讓寶寶多去戶外活動,多鍛煉身體,以增強抵抗力。

如果班上很多小朋友都感冒了,那麼要讓寶寶學會自我保護,比如戴口罩、勤洗手等,盡量不要接觸到細菌和病毒(流感高發期可以讓寶寶暫時待在家裡)。

爸媽不要一看到寶寶生病就如臨大敵,擅自用藥或濫用抗生素。其實,寶寶生病後,會在和疾病對抗中產生抗體,免疫力就會逐漸健全。

寶寶在家被照顧得太好

在去幼兒園之前,很多家庭1 個寶寶往往會有2~4 個照顧者(父母、長輩或保姆等)。到了幼兒園,就是若干個照顧者看管一群小朋友,不可能像家裡那麼面面俱到。

何況,很多寶寶在家裡被照顧得太好,太依賴大人,還沒養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還不會自己大小便、有什麼需求不會主動說出來等。

有的寶寶到了幼兒園後,因為不會自己大小便而尿褲子,尿褲子後又不知道怎麼表達想換褲子的需求,憋了一天回到家就感冒了。還有的寶寶在家想吃啥、想喝水,一個眼神或一個動作爸媽就能理解,都不需要自己開口,剛上幼兒園不習慣,憋了一天沒喝水。

對策:爸媽適當放手,助寶寶養成良好習慣

寶寶上幼兒園後,有些事情就需要自己做了:

要訓練寶寶學會自己大小便,自己穿/脫外套、鞋子等。

寶寶如果想吃東西、喝水或上廁所等,鼓勵他們大聲說出來,這樣到了幼兒園,寶寶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

如果寶寶在幼兒園裡不能好好午睡,回家後爸媽一定要確保他有充分的休息時間。

分離焦慮症削弱抵抗力

小傢伙們的情緒也會影響到他們的抵抗力。

分離焦慮症,在剛上幼兒園的寶寶身上最明顯。適應能力強的寶寶或許很快會調整過來,適應能力差的寶寶就會陷入這種情緒中,影響到吃飯睡覺,時間一久免疫力自然會下降,這個時候要是接觸到了其他生病的小朋友,自己也會跟著生病。

對策:爸媽要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我認識一位媽媽,她的做法值得學習:在寶寶上幼兒園之前,她就和他說幼兒園是怎麼回事,還找機會帶他逛幼兒園。平時散步路過也會說:「這就是你以後讀書的地方,會有很多小夥伴。」

時間一久,寶寶會覺得這也是個安全的地方,反而很嚮往。果然,正式上幼兒園後寶寶一點沒有陌生感,很快就適應了集體生活。

如果沒有提前熟悉環境,寶寶因害怕而哭鬧,父母在路上就要安慰、鼓勵寶寶。第一天接他時儘早出現在寶寶面前。

如果接到後再送個小禮物,或者給寶寶貼個五角星貼紙作為嘉獎,那就更好了。如果寶寶實在抗拒,不妨上半天就回家,讓寶寶沒那麼焦慮和抗拒,盡量給予足夠的安全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早晨吃雞蛋居然有這麼多好處,不看你就虧大了!
吃胡蘿蔔好處多,但這樣吃等於白吃!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