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也開始「搶人」了!這些領域的人才有福了
新一線城市「搶人」大戰已進入白熱化,武漢、南京、成都、西安、長沙,各地招才攬賢的政策接連出台。近期,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超大城市也開始「搶人」了。
北京:戶口+配偶子女隨遷最快5天搞定
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公布了《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建立優秀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支持優秀創新創業團隊引進人才,加大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服務、文化創意、體育、金融、高技能等人才引進力度。
為更好地為人才鬆綁放行,人才引進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周歲,「三城一區」引進的可放寬至50周歲,個人能力、業績和貢獻特別突出的可進一步放寬年齡限制。沒有產權房的引進人才,可在單位或人才服務機構集體戶落戶。引進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隨調隨遷。
「千人計劃」「萬人計劃」「海聚工程」「高創計劃」「高聚工程」等國家和北京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選專家、重要科技獎項獲獎人可通過「綠色通道」直接辦理引進,最快5個工作日辦理完成引進手續。
上海:聚焦13個重點領域人才
上海繼此前發布的人才政策「30條」基礎上,又在3月26日出台了《上海加快實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
此次方案給予明確,將聚焦在本市有基礎、有優勢、能突破的重點領域,主要有13個領域這些領域包括:
宇宙起源與天體觀測、光子科學與技術、生命科學與生物醫藥、集成電路與計算科學、腦科學與人工智慧、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量子科學、高端裝備與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聯網、大數據。
「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突出成就、一般處於本領域全國前5名或國際前20名,或年富力強、活躍在創新創業一線,具有成長為世界級高峰人才的潛力。」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上海支持的高峰人才應具備的核心條件。
成為上海的高峰人才將享受什麼福利呢?
在社會保障方面,方案設計從建立住房支持、實施落戶綠色通道、優先申辦中國國籍和外國人在華永久居留、完善養老醫療保險待遇、開闢結匯換匯綠色通道、健全交通出行保障機制、保障配偶子女相關待遇等7方面提供系統保障,解除高峰人才及其團隊的後顧之憂。其中政策包括:
「採取購房補貼、租房補貼、人才公寓等多種形式,系統解決在滬工作期間的長期穩定居住需求」;
「高峰人才及其家屬、核心團隊成員及其家屬可以直接辦理本市戶籍」;
「優先推薦高峰人才及其直系親屬、核心團隊成員及其直系親屬申辦加入、恢復中國國籍和獲得外國人永久居留證」;
「允許高峰人才及其核心團隊成員使用支持資金購買商業養老和商業醫療保險」;
「允許高峰人才及其核心團隊成員將在滬的薪酬收入、成果轉化收益等合法收入匯至境外」等。
廣州: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住房保障
廣州去年底發布系列人才政策,擬5年內投入約15億元,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住房保障、醫療保障、子女入學、創新創業、資助補貼等方面的優渥待遇。
深圳:落戶門檻降低至大專學歷
深圳去年將落戶門檻降低到大專學歷,並給予高層次人才獎勵補貼。
引進人才成各大城市工作重點
曾經,一個城市要發展,被認為最重要的工作是引進企業,因為企業的進駐可以提供就業、GDP數據以及上繳稅收。
如今,引進人才被各大城市推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繼南京推出外地高校生到南京面試可領1000元補貼之後,3月23日,西安更是推出新的落戶政策:即日起,在校大學生僅憑學生證和身份證即可完成在線落戶西安,這一舉措面向全國開放。
南京、武漢、成都、西安、杭州等新一線、二線城市來勢洶洶,取得的效果也相當明顯。根據智聯招聘近日發布的《2018年春季白領跳槽指數調研報告》,成都、杭州、武漢等新一線城市首超「北上廣深」,成為白領跳槽首選。
數據來源:智聯招聘
據武漢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大學生留漢人數30.1萬人,是2016年的3.1倍;大學生在漢新落戶14.2萬人,是2016年的9.6倍。截至2017年底,武漢戶籍人口總數853.65萬。這一數據較2016年的833.84萬戶籍人口增加了近20萬人,為歷年最高值。
據成都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相較於2016年,成都2017年的常住人口增加了12.71萬人,同比增長0.79%;戶籍人口增加了36.4萬人,同比增長了2.6%。如果將一線城市也加入比較,成都2017年36.4萬戶籍增加量可以排在全國第三位,僅次於深圳、廣州。
據長沙和西安各自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年末,長沙戶籍人口增加了27.3萬人,西安戶籍人口增加了25.7萬。
在第一財經看來,不管是超級大城市,還是其他一線城市或熱點二線城市,對於人才都應該持包容態度。以戶籍制度為例,作為一項特定歷史時代的產物,雖然改革難以一蹴而就,但應逐漸放寬落戶限制。這一點,越來越多的大城市在放開,未來也不應該有哪一個是「特例」。
這也符合國家發改委今年3月中旬發布的《關於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要求今年全面放寬城市落戶條件,2018年實現進城落戶1300萬人。其中,中小城市和建制鎮要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大城市要放低落戶門檻,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區分城區、新區和所轄市縣,制定差別化落戶條件;同時,探索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換言之,要通過差異化政策,不斷推動大城市全面放開落戶。
可以說,在爭奪人才發展新階段,誰兼容並蓄就有可能贏得先機,固步自封則很可能落後手。
綜合央視新聞、北京日報、每日經濟新聞(ID:nbdnews)
責任編輯:彭金美 閆歡
支持我們請點贊或使用評論功能


※女子接「外地警官」警告向其匯款 銀行人員識破騙術
※第四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郝隆:奉獻,讓生命更精彩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