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常規vs按需霧化乙醯半胱氨酸及沙丁胺醇對ICU患者機械通氣時間的影響

常規vs按需霧化乙醯半胱氨酸及沙丁胺醇對ICU患者機械通氣時間的影響

導語

這是一項近期發表於JAMA雜誌上的一篇研究。

對於接受有創機械通氣的ICU患者而言,粘液堵塞會增加發病率和死亡率,但尚不清楚霧化吸入化痰葯及支氣管擴張劑應當在有臨床指證時使用,抑或可以預防性使用。

此研究旨在確定有指證時進行霧化治療策略(按需)不劣於預防性(常規)霧化治療策略。在荷蘭7個ICU進行的隨機臨床試驗,入選預計需要有創通氣超過24小時的成年患者。按需霧化吸入乙醯半胱氨酸或沙丁胺醇(基於嚴格的臨床指證,n = 471)或常規霧化乙醯半胱氨酸及沙丁胺醇(每6小時一次直至有創通氣結束,n = 473)。

主要預後指標為28天時無機械通氣天數,組間差異非劣效邊界值-0.5天。次要預後指標包括住院日,病死率,肺部併發症發生率及不良事件發生率。

結果

從2014年6月22日至2016年11月24日,共納入922例患者(34% 女性;中位年齡,66 歲(四分位區間 [IQR], 54-75 歲)並完成隨訪。在按需組中,共187例患者(41%)接受霧化,共進行748個霧化日。在常規組中,463例患者(99%)接受霧化,共2944個霧化日。

在28天時,按需組患者無創機械通氣天數中位數為21天(IQR,0-26),常規治療組為20天(IQR,0-26)。兩組患者住院日或病死率無顯著差異,發生肺部併發症的比例也無顯著差異。常規霧化治療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更高(13.8% vs 29.3%; 差異,-25.5%[95% CI,-20.7%至-10.3%);P?

結論與意義

對於接受機械通氣且預計24小時內不能拔管的ICU患者,與常規霧化乙醯半胱氨酸及沙丁胺醇相比,按需霧化不縮短無機械通氣天數。按需霧化可能是替代常規霧化治療的合理選擇。

出現此結果的一種可能原因是,這兩種霧化策略間ARDS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和嚴重肺不張的比例無顯著差異。但是,也可能是粘液栓在這些患者的肺部併發症的生理病理學中發揮較小的作用。

此結果的另一個可能原因是,ICU中對這些受試者的特殊護理,可能導致無創呼吸機的天數較高。

來源:David M. P. van Meenen, et al.Effect of On-Demand vs Routine Nebulization of Acetylcysteine With Salbutamol on Ventilator-Free Day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Receiving Invasive Ventila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 2018;319(10):993-10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械 的精彩文章:

戰機連續墜毀,機械故障還是飛行員技術不行?應迅速尋找根由

TAG:機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