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李嘉誠喜歡左宗棠這8句話,影響無數中國人!

李嘉誠喜歡左宗棠這8句話,影響無數中國人!

90歲的李嘉誠正式宣布退休,業務由長子李澤楷打理。

作為曾經的華人首富,他辦公室懸掛的唯一一幅書法,是清代儒將左宗棠題於江蘇無錫梅園的詩句: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左宗棠少時屢試不第,轉而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後成為清朝著名大臣。

他曾留下的這八句話,影響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 01 -

好便宜者,不可與之交財

多狐疑者,不可與之謀事

好貪便宜者,和他交財必然會造成不愉快。多疑的人,無法和他一起做事。

左宗棠的思想,與其老師曾國藩一脈相承。曾國藩曾說:「與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這世間,似乎所有的事一旦和錢財掛鉤,就總有一些拉扯不清的感覺。愛佔便宜的人,終究占不了便宜。

天生多疑的人,整天疑神疑鬼,心神不定,精力自然就無法集中,故自己難以成大事。

原本很簡單的事情,如果有多疑的人一起參與,也將變得複雜無比,反而成為了你前進的最大阻力。

所以,如果你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還是要遠離這些狐疑不決的人。

用人不疑,疑人也要用。

- 02 -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

讀破千卷,神交古人

雖然家無半畝土地,,心裡卻關心著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廣泛閱讀各類書籍,就能向古代賢哲仁人請教並作精神上的交往。

看到上聯有沒有想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頗有幾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感。

有人說,「人貴有志」;也有人說,「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泉水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成就絕不會超過自己的理想。

因此,凡是要做大事的人,首先立志就要高。自古以來,成大事者必先立大志。

- 03 -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就平處坐,向寬處行

胸懷遠大抱負,只求中等緣分,過普通人生活;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人應低調處世,做事該留有餘地。

這24個字,是李嘉誠最喜歡的一幅對聯,掛於其辦公室。

縱觀上、中、下,橫覽高、平、寬,居上時想到下,立高時尋找寬。所以無論在多麼錯綜複雜的矛盾面前,都能夠處變而不驚,遇險而不亂,既能創造一番事業,又能守住一番事業。

事以急敗,思因緩得。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充分的準備,就是成功的一半。

如諸葛亮所言:「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04 -

窮困潦倒之時,不被人欺

飛黃騰達之日,不被人嫉

左宗堂初當幕僚時,為抓住展示才能的時機,對仗勢欺人的同僚寸毫不讓,據理力爭;在當上巡撫,官及三品以後,脾氣卻越來越小,心態越來越平和。

古往今來,人在窮困潦倒之時,一無所有之際,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難免有勢利小人想踩你一腳。

左宗棠的人生哲學,應是後人的榜樣,貧窮困頓、無權無勢之時,縱是有滿腹才學、一身抱負,也無法施展。

但是只要堅定信心,耐心等待,機會總會降臨,關鍵是自己應審時度勢,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奮力爭取,什麼時候該謙虛忍讓,而不能一味委曲求全,沒有做人的尊嚴。

而在身居高位後,則應當修身養性,擁有一顆高貴的心。不僅平日與人為善,低調行事,在面對大風大浪時也泰然處之,以避免遭人嫉恨。

- 05 -

能受天磨真鐵漢

不遭人嫉是庸才

人生總要遭受困境磨難,能堅持挺過來的才算的上是真漢子;才華橫溢必定遭人嫉妒,倘若無人嫉妒,那隻能說明他是個庸才。

左宗棠告訴我們,大丈夫要越挫越勇,不向困難低頭,不輕言放棄;不做一個爛好人,做個有才華的,能有所作為的人,既使被周圍的一部分人嫉恨也勇往直前,當仁不讓。

面對別人嫉妒,我們心底要有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你不妨邁大步拉開差距,讓他人化嫉妒你為仰望你。

- 06 -

萬有不齊天地事

一無可寄古今情

天有萬物,也道不齊訴不盡天下事,也無一物可以寄託古今所有情。

古往今來萬事轉頭空,都付笑談中。

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各種條件的聚合。組成的條件一旦改變,事情就變了。

往日的戀人,今天可能形同陌路;至交好友,可能因利益衝突而反目成仇;今天青春貌美,幾十年後就會變得年老色衰……我們抓不住任何東西,也留不下任何東西。我們只能把握當下。

不留戀過去,不計較未來,僅僅安住於每一個當下,做到清明、快樂、放下的時候,你就抓住了生命。

- 07 -

讀未見書,如得良友

讀已見書,如逢故人

讀到未讀過的新書,如同結交一位好友;重溫舊書,就像遇到一位老友。

讀書是一種充實人生的藝術。讀一本好書,就是與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沒有書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樣,空洞無物。幾乎每位歷代先賢都在強調多讀書,讀好書的重要性。

- 08 -

自奉寧過於儉,待人寧過於厚

一切均從簡省,斷不可浪用

此惜福之道,保家之道也

節儉是修身持家之道。奢侈逸豫多亡身,勤儉節約自長久。

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曾在《詠史》中凝鍊了他對家庭社會最深刻的思考:「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興家之道,不離勤儉二字。

為什麼曾國藩的後代從未出過敗家子?其中的重要原因便在於這「勤儉」二字的奧妙。

這位朝廷的絕對權臣,就連買棵白菜、剃次頭髮都要精打細算,並記錄於賬本之中,他對子孫後代的教導,更是求儉去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偉收藏 的精彩文章:

每個富豪的辦公室,都有一些收藏品
收藏最怕自己嚇唬自己:「水深」就要學會「游泳」!

TAG:陳偉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