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最鼎盛明朝與最鼎盛的清朝打起來,誰的勝算更大?

如果最鼎盛明朝與最鼎盛的清朝打起來,誰的勝算更大?

小亮說史, 今天給大家帶來如果最鼎盛明朝與最鼎盛的清朝打起來,誰的勝算更大?徐達騎兵對決元朝名將王保保。王保保奇襲居庸關,兵鋒直指北京城,意圖圍點打援。徐達兵圍太原城,勁討王保保老巢,以圍魏救趙應對。徐達、常遇春在騎兵少於蒙古騎兵,步兵未到的情況下,對10萬蒙古騎兵發起奇襲,大敗元軍。此戰之後,蒙古騎兵最後的精銳灰飛煙滅。平定吳三桂和鄭成功怎麼平定的?打了十來年搞不定,康熙靠活得長熬死吳三桂、熬死鄭成功,趁對方權力交接混亂,以打促降。遇到了一個準格爾硬骨頭怎麼辦,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一塊熬死對方几代扛把子,也是趁對方繼承人內訌,前後50多年才擺平。海軍對壘。明朝海軍的勢力絕對在2000封建王朝屬於空前絕後級別,清朝就別雞蛋碰石頭了步兵對抗。中原步兵怕過誰家的步兵?即使明末虛弱時期,崇禎不死,滿清八旗騎兵連山海關都沖不出來,更別提清朝的步兵了。騎兵對決。好吧,八旗騎兵是清朝的驕傲。有什麼拿的出手戰績嗎?別跟我說什麼嘉定三屠、揚州十日也算戰績。大明朝的騎兵跟元朝後來的精銳那是有過10萬數量級的正面對決,大清朝的八旗騎兵見過這麼大的陣仗嗎?明清身為君權高度集中朝代,也是距今最近的兩個朝代,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也難免被大家對比一番,如果就以軍隊戰鬥力來說,毫無疑問明朝更強。

任何一個朝代最鼎盛時期一般要麼開國初期的軍隊戰鬥力恐怖之時要麼就是開國之後的盛世,下面我們以明初對清初,以明朝永樂盛世對清朝康乾盛世。明太祖朱元璋25歲時參加反元大軍,40歲稱帝,歷時15年,建立全國性政權明朝,實現了第一次北伐成功,打破了不能自南而北統一的魔咒,將元朝近百年的國祚結束,曆數大一統王朝,要麼二世而亡要麼近三百年的國運,元朝98年的歷史並沒有到了王朝末世,軍隊也還有戰鬥力,卻被明軍趕回北方草原兩大盛世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安南之戰,明成祖時期明軍是霸氣收回安南,將自五代末期就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安南收回,設置交趾布政使司。乾隆時期征戰安南失敗,阮文惠顧忌清國體量太大,消耗戰打不起,主動停戰請和,並在乾隆五十五年親自前往北京為乾隆八十大壽祝賀,滿足了好大喜功的乾隆帝虛榮心,被封為安南國王。還有其他經典戰役的用兵參考和水師力量更不用對比了,盛世的軍隊力戰鬥力對比,清廷完敗。按兩個王朝最鼎盛時期的綜合實力來看,結果是清朝的勝算更大,我們從人口、疆域、財政收入、軍隊戰鬥力、武器裝備等方面進行分析。明朝和清朝對比恐怕就更是這樣了,他們之間其實還是很好比的,因為他們曾有共同的敵人,那就是蒙古各部。這個問題有限定,是問明朝的鼎盛時期和清朝的鼎盛時期,那就首先要確定明清各自的「鼎盛」時期分別是什麼時候。

明朝的鼎盛時期肯定是明成祖時代了,清朝的鼎盛時期答主覺得應該是乾隆朝平定準噶爾的時候。那這麼一比對其實孰強孰弱是挺明顯的。當然明成祖的武功也非常出眾,五次北伐大幅削弱了蒙古瓦刺、韃靼等部的實力,基本肅清了元朝皇族的殘餘勢力,使明朝取得了明顯優勢。但明朝卻並沒有在長城以北建立有效統治,所以瓦刺和韃靼等部的實力很快得到恢復,後來對明朝反而轉守為攻。這裡大家不要在意什麼明朝不屑於統治草原地區這種胡話,因為面對威脅如此之大的地區和勢力,消除威脅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建立直接統治,不能建立統治就是實力不足的一種表現。特別是考慮到後來的歷史,瓦刺和韃靼在後來100多年裡給明朝造成的嚴重損失,就更說明朱棣的北伐沒有解決真正的問題,因此意義不宜過於誇大。而清乾隆時期可是實實在在滅掉了準噶爾汗國。準噶爾汗國鼎盛時期佔有新疆、內蒙、外蒙和西藏各一部,實力應該說是遠遠超過只局限在漠北的瓦刺和韃靼的。但清朝對準噶爾部的勝利壓倒性的,將準噶爾汗國完全滅亡,使準噶爾完全變成了一個地名,而且將其勢力完全肅清,並在準噶爾原來佔據的土地上建立起直接統治,而且基本維持到清朝滅亡時。兩相對比之下,清朝時期的優勢還是壓倒性的。當然永樂時期的海軍是不錯,可以進行遠洋航行。但客觀地說,這種不錯只是按東亞標準衡量,而在近代海軍出現之前,東亞的海軍實力甚至連基本的制海權都無法建立,根本無法決定任何一場戰爭的走向,這一點崖山之戰就是最好的明證。

小亮說史覺得清朝前期在海戰方面也有攻克台灣的戰績,應該說海戰能力也不弱。所以綜合來講,如果兩方直接交鋒清朝是必勝的,這還是沒有考慮到時代前進了三百年使軍事能力得到的自然提升。他們交戰的時期,都不能說是兩軍最好的時期,明軍最好的時期,應該是朱元璋和朱棣時期,擅長長途奔襲的作戰。而清朝最牛逼的時期,應該是康熙皇帝的時候,擅長攻城略地,海戰等等。 我們不難發現,兩軍在最強盛的時期,其實都具有著對方的優勢特點。明軍的軍事戰術一般是依靠城牆,做防守反擊,極少主動出擊攻擊少數民族,除了當年藍玉和明武宗真正用機動部隊打敗了蒙古人之外,土木堡和薩爾滸都是這種主動出擊,摒棄了自己的火器優勢,從而造成了大敗。 而清軍的優勢在於騎兵的機動性,而攻城的情況下則造成慘白的情況比較多,一條遼西走廊,賠上了努爾哈赤的性命,也沒有完全佔領。所以說,其實清朝跟明朝在戰場上相遇的情況下非常少,因為兩軍的優勢戰場並沒有多少交集。也就是說,如果在平原作戰上,則清軍佔優勢,如果城池攻防,則明軍佔優勢。 但是,如果兩軍在最強盛的時期遇到,就不好說了,火器配騎兵的明軍和攻城略地平三番,滅葛爾丹的康熙軍,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不過,個人覺得,還是清軍會佔一些優勢,因為這個時候的清軍的科技水平也有所發展,也只是僅此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最勵志的五個人:從身處底層,到當上皇帝
清兵入關對中國領土影響幾何?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