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安斌:社交平台的「科技原罪」

史安斌:社交平台的「科技原罪」

近日,社交媒體巨頭臉書因「泄密門」陷入一場輿論風暴。 包括特斯拉公司創始人馬斯克、著名演員雪兒在內眾多名流加入網民發起的「刪除臉書」運動。在保持沉默五天之後,臉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終於公開表態,向公眾認錯並道歉。

與其他陷入類似醜聞的商業巨頭一樣,小扎打的仍然是「道德牌」,演的是「苦情戲」,但無論是他姍姍來遲的道歉還是亡羊補牢式的整改都未能從根本上反思包括臉書在內的社交平台與生俱來的「技術原罪」。實際上,由臉書所開創的社交平台的基本商業模式為其日後的權力操控埋下伏筆。用戶通過平台獲取他們想要的服務,與此同時,平台獲得他們所想要的用戶數據。一旦用戶與APP之間形成了一定的「黏性」,平台就可以與商家合作,利用其所掌握的個人信息和偏好推送廣告,並依靠海量用戶的「數據資本」獲取巨額收益。

對於一個人類傳播史上前所未見的超級信息平台而言,臉書這樣的社交媒體所集聚的龐大用戶數據既可以為其帶來難以估量的財富,也足以讓它將權力的觸角伸展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和人類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多年來,學界和業界有關「臉書正在吞噬世界」的警告不絕於耳。社交平台首先「吞噬」了傳統新聞業。如今,全球超過40%的成年人依靠臉書等社交平台獲取新聞。其龐大的受眾覆蓋面使各大傳統媒體機構被其招致麾下。不僅成為展示世界的「窗口」,還依靠不透明的「演算法」機制充當著全球新聞和輿論的「把關人」,操控著公眾的「議程設置」和「認知框架」。不僅是新聞業,社交平台正在吞沒一切:政治競選、金融系統、娛樂和零售業,甚至連一向「滴水不漏」的政府核心部門和安保系統都難逃此劫。

事實上,在此次「泄密門」爆發之前,臉書已經遭遇過多次大大小小的風波。但小扎的策略就是一口咬定臉書是「科技公司」,不是「媒體機構」,意在淡化其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規避政府監管和公眾監督。雖然此前他也聲稱要與各方一同聯手打擊假新聞,打造「全球網路社群」,但其立場始終停留在道德層面,未能觸及靈魂深處的「技術原罪」。從這個意義上說,「泄密門」標誌著近年來一些歐美精英所鼓吹的「新媒體賦權」「互聯網自由」等「神話」的徹底破產。下一步人們要探討的是如何把類似臉書這樣的「數字利維坦」關進位度的「籠子」,共同探索全球共治互聯網和社交平台的有效途徑。(作者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美國將成為英國脫歐後重要貿易夥伴,對歐盟很有意見
最強寒潮來襲 韓國政府再發「限電令」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