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三十一期|劉湘林:廣廈萬千(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徵文選登)

第三十一期|劉湘林:廣廈萬千(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徵文選登)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徵文選登)

廣廈萬千

劉湘林

我老家在鸞山鎮江邊村江上組,共二十戶人家,這些年可以說發生「蝶變」,老舊房子不見了,全部建了新房。回到家裡走一走,「故人具雞黍,把酒話桑麻。」鄉親們道出了許多喜人變化。特別讓我驚訝的是,有的戶不僅家裡有房子,還在縣城買了套房呢!這讓我欣喜不已。我想,這難道不是我們攸縣乃至湖南省和全中國的一個變化縮影么?!

「居有屋」,這是人們千百年來對美好生活的夢想。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大詩人杜甫曾呼喚「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但歷史上哪朝哪代真正實現了民眾居士有屋、寒士展歡顏?而今天中國人民普遍安居的現實完全可以告慰一代「詩聖」了。

當我穿行於攸縣縣城街道,但見都市風采撲面而來,幢幢電梯高樓聳立,處處宜居小區風景亮麗,老宅新居鱗次櫛比,高樓別墅錯落有致。人們居住在寬敞潔凈的各式房子里,生活是那麼安定祥和,最困難的人家也可住上設施完善的公租新樓房。大街小巷因此常常傳來歡聲笑語。

來到農村,星羅棋布的集鎮,街道列列,樓房縱橫,往來人群或忙碌於務工經商,或寄情於休閑娛樂,愉悅笑意寫於張張臉上。再看那青山綠水間,環繞著一處處屋場、一個個院落,或紅瓦彩瓷磚牆,或青瓦白牆,還有建裝飾著「羅馬柱」樓房,顯著洋味兒的別墅,凸顯新農村居住新變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農村沒有能力建房的貧困戶,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也建起了安居新房。

眼前的一切,讓我心潮澎湃、思緒紛飛,四十年的變遷象一幅幅畫卷浮現腦際。

蝸居的日子

還是從我自己的家講起。我的家也就居住在鸞山鎮江邊村江上組。這個組的村民都是1959年因修酒埠江水庫從官田各地遷移而來。共有劉、毛、梁、陳、史、李、何等八姓氏。值得一提的是,鸞山是移民接收安置大鄉,江邊村就安置了6個組500多人。縣政府雖然安排了一定移民安置費,但遠不足以讓移民戶建設新房,只能由接收地調節住房。但是當地農民住房也並不寬鬆,因此江上這個移民新組就安排在原集體養豬場和庵寺里。我家和另外3戶人家就住在叫「性觀庵」的庵寺里,其他戶就住在「畜牧場」里。大家也不避諱,外人問你住江上哪個地方?或答「住庵寺里」,或答「住畜牧場」,習以為常。

但是人們生活中還是有諸多無奈,到1978年20年間,沒有任何一戶建新房,每個家庭人口爆滿,只能蝸居兩間斗室之中。有一戶姓史的戶主,住「畜牧場」,生了九個女孩一個男孩;有一戶姓劉的戶主,住「庵寺里」生了九個男孩三個女孩。雖然生活拮据,但這兩戶人家子女生命力很強,無一夭折。這可是十人以上的大家庭呀,每餐吃飯都圍一大桌子人,其他各戶都是六口以上的家庭。各家各戶平時住居擁擠尚可挨過,難堪的是男女婚配、來客住宿等,顯得十分尷尬。同時,鸞山的原居民,居住房屋也是老舊擁擠。一些祠堂或原地主大屋都住滿了人家。我叔父所在的鸞山鎮南岸村岩下組,一個組二十多戶人家就住在原外號叫「六三」地主的大房子里,這房子挺大,前後三棟相連,一個大門出入,這一戶住廂房,那一戶住托鋪,一戶也就兩間房子,隨著添丁增口,其擁擠程度也可想而知。其實,那時鸞山的東院、咸周、咸弦、湖頭、路口、龍會、南岸、皮佳等等這些大屋場,都是房屋緊挨,道路狹窄,不少是幾戶人家擠在一棟房子里。再放眼全縣農村,情形大致如此,人們或住著解放後分得地主的老房子,或住著老祠堂,或住著土磚室、泥斗屋、茅棚屋……

農村住房如此,縣城居民住房也擁擠不堪,縣城老居民們大多住在低矮的房子里,機關單位和廠礦企業的職工,只能入住公家房子,一個職工婚後有一間房子就不錯了。大家在走廊里做飯。由此,做飯時候,走廊里常常響起的「鍋碗瓢盆交響曲」,成為那個時期特有的現象。

新中國成立後多年,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戰天鬥地,開展各類基本建設,搞大躍進,開展農業大學大寒運動,當時的口號是「先治坡,後治窩」,加之廣大農民在人民公社「三級所有、隊為基礎」體制下勞動,不僅空閑時間極少,而且資金缺乏,一年所有得工值,除去必要的生活物資支出外,沒有多少結餘,因而雖然有改善住居的強烈願望,但是沒有實現的可能。而縣城由於沒有開放居住宅建設,幹部職工的工資微薄且二十年未變,其收入大多只能養家糊口,不可能自建房子,縣級財政又沒有資金建設居民住宅,因而縣城居民同樣處於「蝸居」之中。

「金包銀」也時尚

1978年,改期開放春風乍起,攸縣廣大人民建房呼喚聲漸起,此後多年在黨和政府的關注與支持下,變成了各級行動。

那幾年我在漕泊公社(當時還是公社體制)工作,擔任公社黨政秘書等職,管的事包羅萬象,其中一件事是批複並開具等外木材放行證。漕泊產木材,但大批木材由國營林場經營管理,主要用於國家建設,用於縣民用指標極為有限,根本輪不到老百姓建房使用。於是,漕泊公社集體山上的雪壓風吹無尾巴的杉樹,就成了老百姓熱望的建房「香餑餑」,。當然,這些木材確實除無尾巴之外,材質還蠻好。但這些被稱為「等外材」的杉木同樣要經過審批才能放行,否則縣、鄉竹木檢查站會攔截沒收。縣委把這一放行許可權下放到山區的幾個公社,由這些公社革委員會(當時政府稱謂)開具放行證,各竹木檢查站見證放行。

那幾年來漕泊買樹的人絡繹不絕,。他們帶著省吃儉用積攢的票子,持著各公社開具的信件,希望買上幾十百把根木材,運回去建幾間房子。但是他們並不一定來一次漕泊就能如願,因為並不能碰巧一次就能訪到一堆現成的樹,若如此,就只好再來一次甚至多次。那時去漕泊交通並不便捷,既要乘車還要乘船又要跑跑,往返一趟很不容易。但攸縣人信奉「建房造船,晝夜冇眠」,對於有住新房夢想的人,吃這點苦又算什麼呢?最終他們都能買到滿滿一車樹。當他們運樹回家的時候,其喜悅之表情真像「鐵杆王老五」娶上了媳婦。

那時候,縣委領導也很關心農民建房,叫「為老百姓住房還多年的賬」。他們也偶爾會寫個批示給漕泊公社的書記、主任,要安排好多根等外村給辦點大隊建居民房。記得縣委書記何得雲,一次批示要求給辦點的老君潭公社桃水大隊解決一萬根木材建居民房,這對桃水大隊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大隊為此派出幹部駐漕泊公社負責落實。也有各公社領導寫信請漕泊公社領導幫忙的,聯繫為所在公社農民建房解決木材。因而漕泊雖然地處偏遠,被人們戲稱為「攸縣的西藏」,但也人來車往,平添幾分熱鬧。然而漕泊的木材也有限,每年供應的等外材、舊木料也就六萬多根,滿足不了購買者的需求。漕泊本地農民有木材這建房的第一資源,申請建房戶日增。他們用新木料建房,將舊屋料賣出。為自建房屋解決了部分資金,加快了改善居住條件的速度。

有了木材,這為建房解決了重要問題。有了木材,就可以做門架門頁窗子,就可以架樓袱水料。但是還要磚瓦,而有無鋼筋水泥並不重要,有就做點鋼筋水泥預製構件,如樓板用水泥「一字板」代替等,沒有就用幾根木料做樓袱。磚瓦卻必不可少,過去建房一般土磚,就是用水田泥巴加些穀殼做牽筋踩均踩熟,然後把熟泥用力甩入木框,啟開木框就成了土磚坯子,晒乾後就成了土磚。而紅磚當時還用得少,因為紅磚雖然比土磚更堅固更美觀,但紅磚要燒制,需要煤炭,需要花更多的錢,紅磚房只有機關單位才有,尋常百姓真是可望而不可及。

但是廣大農民從來不缺乏對美好生活追求的熱望,也從來不缺乏創造精神。他們發明了建「金包銀」房子,所謂「金包銀」就是外牆用紅磚,內牆用土磚,內牆用石灰粉刷一下,這樣外觀看起來就是紅磚房,而實際上與內外牆全部用紅磚還是節約了不少資金。那時「金包銀」房子成為農村的時尚,農民住房問題一度得到緩解。

農村的建房熱潮引起縣城幹部職工和居民們的羨慕,久囿於缺房的人們躍躍欲試,也曾颳起一陣「建房風」,但由於政策限制,不久立即止步。縣城居民住房問題長期難以解決。1983年在縣委辦公室工作的我剛結婚,妻子在縣人民醫院工作,沒有新房,我在縣委辦公室的一間辦公用房就成了新婚卧室,妻子在人民醫院的一間房子就成了廚房兼餐廳。兩頭跑啊,也沒辦法,特別是生小孩後,住房更顯困難。其實,像我這樣的住房狀況還普遍,甚至比我還困難的都有。年輕人有寬敞的房子結婚,想都不敢想啊。

豎立的「火柴盒」

外界人說,攸縣人是「猶太人」。這是認為攸縣人聰明還是說攸縣人是游列之族?但我更認同後者。攸縣的確是移民之縣,元末明初的一場大變故,攸縣人幾乎被斬盡殺絕,是外省遷徒繁衍了攸縣人丁,這些遷徙者成為今天攸縣人的始祖,他們太艱難了,再也不願遷徒了。戀窩戀家成為今天攸縣人的特質。他們特別愛建房子,建了拆,拆了建,總想追趕時代潮流。

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春潮湧動,攸縣人的錢包已開始鼓起。他們想做的第一件事業就是改建房子。他們不再滿足於「金包銀」的房子,而要建全質紅磚鋼筋凝土結構房子。於是,全縣紅磚廠、水泥廠應運而生,酒埠江鋼鐵廠的鋼材也特別紅火。一幢幢紅磚鋼筋混凝土樓房首先在106國道兩旁拔地而起,形成「百里工貿長廊」,接著全縣農村集鎮區街道兩旁也建起了類似的房子,各地農民紛紛拆掉或改造「金包銀」,代之以堅固結實寬敞的紅磚鋼筋混凝土房子。這些房子雖然堅固結實,但設計比較單一,外形就像豎立的「火柴盒子」,所以人們戲稱為「火柴盒」房子。特別是農村集鎮,人們說一排兩排「火柴盒」就是一條街、一個鎮,就這麼簡單。

然而,無庸置疑,全縣人民居住條件已經大大改善了,住房水平已經跨上了新的台階。

縣委、縣政府也根據中央省市精神,從縣情出發,實事求是解決縣城幹部職工和廣大居民的住房問題。當時的縣情是,縣城居民住房十分困難,而縣財政拿不出錢來建居民房,房產部門沒有辦法拿出房子供人們租住。解決縣城居民住房的出路只能走集資聯建、調動社會特別是個人的積極性路子。為此,經縣委、縣政府部署,縣國土部門將一些邊角餘地、偏僻之地、開發之地拿出來供城鎮居民建房。這樣做,取得了吹糠見米的效應。縣城一處處集資聯建房建起來了,多年未解決的城鎮居民住房問題很快得到緩解。

1992年,我在親戚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在鸞山老家籌集木材、在上雲橋親戚處燒制紅磚,在衡東縣買來瓦片、在市場上買來鋼筋水泥,如鳥築巢,千辛萬苦,終於建成佔地86平方米的樓房。建成的房子雖然像豎立的「火柴盒」,但堅固寬敞,我心滿意足。從此,住房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我也更加安心地工作了。

超越「洋房」的追求

過去通常描述人們對美好活生活的追求是「穿講漂亮、住講寬敞、吃講營養」。而攸縣人對住的要求不斷提升,在解決了居住基本條件後,不僅講有房住、講寬敞,而且開始追求房屋的式樣、交通條件、配套服務等等。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攸縣縣城第一處多層套房居民住宅小區——海康花園橫空出世,一下子改變了住宅模式,攸縣人過去歷來講究房屋「有天有地、獨立成棟」,而這套房雖然讓人們在住宅多樣性上有新讚揚,適應了攸縣人對住宅的新追求,加上這裡交通、商業、醫療、就學等條件十分便捷,但畢竟與人們傳統住宅觀念有很大差距,因而開發商對套房能否順利銷售顧慮重重。但讓開發商始料未及的是,幾百套住房很快被城鄉居民銷售一空。攸縣縣城高層樓房建設由此拉開帷幕。

同樣是這一時期,上雲橋鎮依託城郊地利,以十分優惠的條件,吸引當地農民利周邊居民投資,建設了歐式別墅群「龍形花園」。這種式樣的房屋,開攸縣之先河。其房屋圖樣來源於沿海朋友寄來的一套新年掛曆,掛曆十二張,每張一幅別墅圖片。攸縣的磚木工匠過去從來沒建過這樣的房子。於是,「龍形花園」就成了這些工匠們的練兵場。經過兩年多的建設,一幢幢新穎別緻的別墅房子進入了人們的眼球。參觀者接蹱而至,省市領導十分重視,中央電視台也作了專題報道。由此,也成為新一輪城鄉居民住房建設的重要範本。

進入新千年以來的十多個春秋,,十多層、二十多層以至三十多層的高層住宅樓房悄然崛起。這樣的高層樓房往往幾幢以至十幾幢規劃建在一塊,並與中、低層樓房相匹配,形成高低錯落的居民住宅小區。這樣的住宅小區,配備物業管理,功能齊全,服務配套,成為人們幸福的生活港灣。據筆者所知,這些住宅小區主要有望雲明珠花園、雲升山莊、麗水山莊、新外灘、美麗新城、中心嘉園、紫金名門、景秀家園、公園世家、公園華庭等等。入住的業主,不僅有在縣城的上班族和居民,也有來自農村進城務工經商者。在小區內,可以看見小超市、小餐館、小幼兒園、小醫療室近在咫尺,年經人上下班匆匆的身影、老人們帶著小孩子嬉戲玩耍。清晨,有跑步、打太極拳等的晨練者,傍晚,人們伴著音樂跳起健身舞,一派祥和景象。

在農村,已不僅是古代詩人描述的「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那樣一種小農生活場景。現代之風已吹進山村。歐式風格的別墅房似乎為人們所追捧,即便在最偏僻的山沖,也會有一二幢歐式別墅映入眼帘。這鄉間別墅是那麼新穎,那麼搶眼,配襯起青山綠水,真是一幅優美的圖畫!偶爾走出的土狗和雞鴨,才使你領略到農村的氣氛。除了歐式風格的別墅,也有的地方建起了江蘇、安徽等地風格的房子,現在攸縣人走南闖北的很多,他們發現外面什麼式樣的房子很漂亮,就依樣畫葫蘆搬在家鄉來建,因而農村的住房已呈多姿多彩。但無論哪種式樣,人們都喜歡在外牆貼上瓷磚,似乎不貼瓷磚就不顯檔次。即使政府支持的安居房,也盡量貼上外牆瓷磚。所以,瓷磚在攸縣的銷售很旺。

現在農村廣建「門口小廣場」,小超市、圖書室等就近都有,人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誠然,在攸縣城鄉還有很小一部分人群,由於種種原因,住房條件還不是很好。各級黨政組織一直在幫助解決問題,並且一步步取得效果。但就總體水平而言,攸縣城鄉居民的居住條件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已經展示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麗畫卷。

總 編: 劉湘林

副總編: 黃德勝

總編助理:蕭 駿

執行管理:文江蓉

執行編輯:李方明 陳麗雅 劉新華文江蓉 譚金枚 陳谷媚

本期編輯:李方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攸河文韻 的精彩文章:

【隨筆】吃榴槤記

TAG:攸河文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