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彥宏你好,這是我的隱私

李彥宏你好,這是我的隱私

當我們沉浸於科學技術帶來的空前便利與無所不能之時,也將自己暴露得無處遁形。

3月26日,李彥宏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中國人對隱私問題更加開放,也沒有那麼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是願意的。

此話一出,李彥宏就被罵慘了。

這屆的百度公關表示心很累……

雖然被噴的很慘,但其實李彥宏只是把我們一直忽略的現實說出來了:當科技變革引起的社交屏障慢慢消失時,我們都在無意識的貢獻自己隱私。

在美劇《疑犯追蹤》中,幾乎每次遇到很難找到的目標人物時,Finch 就會告訴 Reese,這個人很少上網,Facebook 和 Twitter 都不怎麼更新,也不網購之類的。也就是說,你想要不被人追蹤,就得遠離網路。

的確,每當我們上網、使用手機或者信用卡,我們的瀏覽偏好、採購和行為都會被記錄和追蹤。

比如吃飯前我們會打開點評軟體搜搜附近有什麼吃的,接著通過手機地圖看看怎麼到達餐廳,如果要打車還會順便開個打車軟體,上菜後再拍幾張照片發到朋友圈……一頓飯下來,我們的位置、消費情況、圖片都交給了資料庫。

所以,在這樣一個永遠在線的時代,只要你使用互聯、聯網設備,你就無時無刻不在貢獻你的隱私給各種各樣的服務商,這些提供商則會各取所需,甚至有些會別有用心。例如通過收集數據並將其出售給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和廣告客戶來賺錢,或者利用大數據進行各種商業開發。

今年1月,今日頭條被網友指責利用手機麥克風獲取用戶數據隱私,在網上引起激烈討論;

據網友「互聯網路人」爆料,老婆元旦去摘草莓,一沒在頭條搜索「草莓」,二沒在頭條看「草莓」類資訊,轉天就收到了和草莓有關的推送文章。網友打開老婆的手機,發現今日頭條使用了麥克風的許可權。

之後,各種「信息泄露」輪番轟炸,例如:

「電話通話聊到護膝,就推送護膝的。我覺得這個應該不是廣告聯盟乾的」。

「你在京東瀏覽商品再回到頭條,你的頭條廣告就是你瀏覽過的商品」。

此外,百度旗下「手機百度」「百度瀏覽器」也曾被爆在未取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獲取諸如「監聽電話、定位、讀取短彩信」等各種許可權;阿里系旗下支付寶在「年度賬單」活動中弱化提示套取用戶數據,巨頭公司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其他互聯網公司?

此外,由於公司自身盈利模式的限制,數據泄露事件往往難以避免。前幾天Facebook事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上周,Facebook被爆泄露了5000萬用戶數據並被政治廣告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利用。

由於社交屬性的緣故,一位Facebook用戶可以連接多位用戶,因此一位用戶泄露,那麼也會泄露他們朋友的信息——這正是被劍橋分析公司利用的地方,通過27萬名調查對象,訪問了5000萬Facebook用戶的數據,獲取廣大用戶的個人信息,並用其數據分析向這些用戶進行「精準營銷」,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

在問題被曝光之前,Facebook根本就沒意識到隱患。似乎嫌這樣的數據交換還不夠,在2018年舉行F8的時候,Facebook又大幅放寬了服務條款。

所以,儘管把數據泄露這件事的鍋甩給Facebook並不完全合適,但Facebook在用戶安全上的確做的不夠,沒有及時警示用戶其隱私可能已被第三方濫用。

當然,為了保護隱私你可以不開啟地理位置,不常使用這些工具。但已經習慣了這些服務帶來的便捷和分享帶來的樂趣後,你會願意捨棄嗎?

所以,李彥宏的言論沒有錯,錯在於媒體的添油加醋,也在於李彥宏用詞過於直白。加上百度之前的「黑歷史」影響還未完全消除,這種問題無疑是一個大坑。

隱私與便利,本就是互相矛盾的東西。人們也並不願意出賣自己的隱私,只是沒有選擇。互聯網公司也不應只是默認的接收「用戶願意」,而應該為它們的數據獲取行為劃定強制邊界。

正如李彥宏自己說的,「我們當然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則,如果我們認為用這個數據會讓所有者受益,而且他也願意讓你去使用他這個數據的話,我們會使用的。 」如果互聯網企業都能做到,用戶也會放心將自己的隱私信息交出換取便利,而不是「被願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時金 的精彩文章:

從拓荒英雄到陪跑小弟,只怪李國慶太「小氣」
連1輛車都沒有交付,就敢做中國的馬斯克?

TAG:新浪時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