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艾灸不配穴,等於關燈走夜路,效果大打折扣!

艾灸不配穴,等於關燈走夜路,效果大打折扣!






   

點擊上方藍字或長按右邊二維碼加關注




穴位就是中藥,配穴就是抓藥!









練武需要秘籍,抓藥需要藥方,而艾灸,需要的是配穴。穴位就是中藥,配穴就是抓藥,然後就會有灸友就要問了,你不是說艾灸的基本原則是「哪裡不舒服灸哪裡」嗎?不是不用配穴也能艾灸嗎?



是的,艾灸確實可以哪裡不舒服灸哪裡,其實那也是穴位啊,疼痛或不適處在中醫叫來是天應穴、阿是穴,代表的是局部經絡不通,那麼當然,艾灸它是必須的,疏通局部,才能維持整體經絡的通暢。




很多灸友長期單獨的單獨灸某一完好部位,這才是我們要避免的!要知道艾灸是聚氣血的,長期定點灸某一部位,氣血就都往那跑了,而那地方又是完好的,不需要修復,這不是浪費了嗎?還害得其它部位氣血不足。



艾灸不配穴,就是關燈走夜路!







《針灸精義》中說:「不知穴之配合,猶如巔馬亂跑,不但不能治病,且有使病機變生他種危險之狀態。」如果配穴恰當,取穴準確,療效也會提高。如配穴無章,效果也差,甚至產生上火之類的副作用。可見,艾灸療效一定程度取決於配穴。




進行艾灸調理時,若艾灸操作已經沒問題了,那麼效果效果就取決於配穴了。所謂配穴,首先要掌握穴位的特性,與其他相關穴位的特性,按照一定的配方原則相互配合,使之達到較高的療效。下面是配穴的基本原則:




1、調臟腑氣血




這一點實際上是對於整體機能的調節的深化,也就是在配穴時必須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被表面現象或局部病象所糾纏。不管什麼症陰陽失衡,則是病理的實質,陽盛則陰病,陰病則陽病,而針灸治療的效應就在於調整機體的陰陽,使之從失衡達到平衡。而人體陰陽的平衡的維持,是以臟腑氣血功能來實現。調整臟腑之中,又以五臟為中心。




例如,對於五臟俞加隔俞方的配穴,充分體現《靈樞.本臟篇》所論述的「五臟者所以藏精神氣血也」的治則原旨,並將《內經》理論付諸於針灸配穴的實踐。調理氣血又以調氣為主,因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從艾灸的治療效應來看,又主要治氣調氣。




2、循經取穴



人之為病多以氣滯血瘀,經絡阻滯為主,結合經絡的「是動」與「所生病」證我們在配穴上還是應該以尊重傳統的循經配穴為主的原則。但決不局限為一條經的穴位,而是擴大到以治療經絡的病理實質為主,聯繫相關的各條經脈,並以審證求因、標本先後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循經取穴的原則。




雖概括地說,病在上部常選用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陰肺經穴;病在中部常選用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穴;病在下部常選用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穴。同時結合證因分析,可知本方以通經活絡,舒經利節為主,且能調和陰陽氣血,而以標本兼顧。



明星穴位「足三里」的常用配穴!







以下是明星穴位足三里的艾灸常用配穴,大家都有必要了解一下。


1、足三里 + 內關:益氣養血、寧心定志!







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足陽明胃經,為多氣多血之經。故足三里乃陽明經氣,猶如百川匯合入海之勢,經氣充沛而功效卓著。故足三里乃陽明經氣,猶如百川匯合入海之勢,經氣充沛而功效卓著。因為胃屬土,本經亦屬土,故足三里為土中之真土。後天精華之根,能升能降,為疏導胃氣之樞機。




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後天之根本,五臟六腑皆賴以營養,故艾灸足三里能以壯元陽,補臟腑之虛損,且能升清降濁,導痰行滯,治療範圍比較廣泛。所以,說:「百病莫忘足三里」。《針灸大成》中也說:「若要安,三里常不幹」。




內關為心包經之路,別走手少陽,能清心胸之熱,行三焦之氣,若與足三里相配能輔助足三里升降氣化之機,又能益氣養血、寧心定志,主治氣血不足、心神不安、驚悸、怔腫、失眠多夢等證。因其又能升清經濁,通利水道,清心除煩,導赤除濕,故以可用於心胃灼熱、胸悶、停痰宿飲、嘔逆倉咳、不思飲食等證。


2、足三里 + 曲池:疏理表邪、清解肺衛!







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合穴,曲池為手陽明大腸經合穴。二陽相配,二合相會;曲池走而不守,足三里能升能降、上下交融,故能協調胃腸氣機,通達上下,功專善行。




又因肺與大腸相表裡,故曲池又能間接疏調肺氣、清熱散邪;若與足三里相配合,又能疏理表邪、清解肺衛;故可用於表邪侵襲肺衛而不能宣達而見有惡寒、發熱、咽干、頭痛等證者,以及外邪直中胃腸所致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


3、足三里 + 太沖:平肝除逆,行血通經!







足三里又能補血、活血、涼血、清血,而太沖功能為泄肝膽、降氣逆、通經、行氣、止痛,也能涼血、活血。




兩者相配,平肝除逆,行血通經,涼血活血,疏通肝胃之氣機,清理肝膽胃腑之蘊熱,主治痛經、肝膽氣逆、頭暈頭痛、煩躁善怒、嘔呃、胃痛等屬於氣逆或氣滯蘊熱者,以及脅痛、臟躁、癲狂、肝胃不和、胃中堵悶等證。


4、足三里 + 陽陵泉:疏氣通經,搜風祛濕!







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之樞紐,疏通胃氣,升清降濁。陽陵泉為足少陽膽經之合穴,功能為平肝和胃,降逆緩衝,疏木和土,調理肝胃。兩者相配,則能主治木郁悔土,見有中消停飲、口苦吞酸、反胃呃逆、泄瀉嘔吐等證。




又因足三里能調氣活血,陽陵泉為諸筋之會,二者相配,疏氣通經,搜風祛濕,舒筋利節,故也可用於治療風痹、膝腫、下肢麻木、半身不遂等屬於經絡痹阻者。


5、足三里 + 百會、風府:祛風散邪!







足三里能升清降濁,調理氣血。百會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足三里、百會相配,益氣昇陽,舉陷健腦益智,若加風府用瀉法,又能清理腦海之氣血。




故足三里、百會、風府三者上下相配,調理逆亂之氣血,祛風散邪,醒腦安神,主治內風、外風所致之頭暈目眩、語言蹇澀,半身不遂或肢體麻木等證。


6、足三里 + 天突、膻中:宣肺止嗽!







足三里、天突、膻中相配,補之則益氣補肺,宣肺止嗽,亦即培土生金與母子相生之意;瀉之則降逆化痰,開胸順氣。




若為肺氣虛而痰飲肺者,則可以補足三里、膻中,而瀉天突,攻補兼施。




蓋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脾虛胃弱,痰濕內生,肺阻氣,也可潛用足三里、天突、膻中而脾肺同治。




聲明: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謝謝!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昨日分享:





  • 春光正好,卻總想發火怎麼辦?可能是陰虛!



  • 終於找到這套全身拉筋動作3D圖解,比教科書還管用



  • 艾灸治療精神分裂症



  • 推完背部後會痛?會癢?會累?快來對號入座!


更多疾病治療方法請關注公眾號點擊疾病查找,不定期更新



新手必讀、

排病反應

3000種疾病取穴

穴位查詢


視頻學習

獨穴炙法

艾灰、

配穴全集

取穴處方


艾炙保健、冬病夏治、三伏養生


 



?

 

男女科


腺肌症

月子病

閉經

月經不調

痛經、婦科病


巧克力囊腫

多囊卵巢

子宮肌瘤、

早衰

輸卵管


男不育、

白帶

、乳腺疾病、備孕

卵巢保養

宮寒


升下垂臉

祛痘

黃褐斑

美容

臀部排毒

不孕


卵巢囊腫

陽瘺

早泄、

前列腺、

毛囊炎


子宮內膜異位




?

 

其他疾病


失眠

鼻炎

感冒

風疹

落枕

關節炎

禽流感


痛風

祛濕

腰間盤突出

神經痛

強直性脊柱炎


牙痛

過敏、

腰腿疼痛

小兒艾炙

扁桃體

咳嗽


帶狀皰疹

老人艾炙

白髮變黑、

老花眼

富貴包


手麻

腫瘤

自汗

體虛

耳病

甲狀腺

高血壓


咽喉疾病

頸椎痛

胃下垂、胃寒、胃炎、結腸炎


胃潰瘍、脾胃虛寒、

腰疼

腺樣體肥大、

氣血不足


濕疹

舒肝解郁

退燒

癌症

白癜風、

靜脈曲張


盜汗

腦梗

撞傷

、、

腎陽虛

骨質增生

節氣炙


化痰

中風

糖尿病

高血脂

、、

三伏養生

腳氣


頸椎病

消炎

皮膚癢

咽炎、

陰虛

浮腫

偏癱


骨刺

心悸

水腫

高血糖、

尿失禁

鼻竇炎


防寒


 



艾炙療法


長蛇灸

核桃灸

、黃豆灸、

隔姜灸

威靈仙炙


隔物炙

火柴灸

督脈炙

隔蒜炙

蓖麻仁炙


葯捻炙

隔鹽炙

桑枝炙

桃枝炙

白芥子炙


鼠糞炙

燈火炙

葯錠炙

藥線炙

吳茱萸炙


敷藥炙

毛莨炙

斑蝥炙

甘遂炙

巴豆霜炙


蠟炙

隔附子餅炙

水炙

冷炙

旱蓮草炙






⊙版權聲明:文章及圖片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免責聲明:本平台偏方和中醫食療、經絡養生知識僅為分享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或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艾灸大全 的精彩文章:

她被慢性病折磨到想要自殺,艾灸一次就看到了希望~
胃痛胃脹,不用吃藥,這樣艾灸馬上緩解!

TAG:經絡艾灸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