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歐洲問題研究領域中,上海學者一直有著自己獨特的聲音

在歐洲問題研究領域中,上海學者一直有著自己獨特的聲音

未來,歐洲一體化

到底往哪個方向走,以哪種方式

近日,在上海歐洲學會召開的「十字路口的歐洲」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們圍繞英國脫歐與歐洲一體化、歐洲經濟與政治生態、歐洲外交與歐中關係等議題開展了學術研討。上海市社聯專職副主席任小文,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市社聯副主席姜峰等出席會議。

1

研究歐洲問題,一定要有更廣泛的視野、更深入的學術積累

上海歐洲學會會長、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徐明棋講到,歐洲的一體化往什麼方向發展、以哪種方式往前走?在歐盟層面來講,只在去年3月的白皮書中構畫了五種設想;這個問題在歐盟成員國層面、在歐盟某個國家、某個成員國的內部、不同的政治力量之間,都存在有分歧。這是導致歐洲一體化現在面臨前途相對來說比較迷茫的一個最重要原因。

儘管現有的機制不斷遇到新的矛盾、新的衝擊,顯出它很多的不盡如人意之處,但歐洲一體化不會逆轉、難以倒退,原因就是倒退逆轉的代價是非常大的。如何用最少的成本維護現有的一體化機制,可能成為未來歐盟這幾年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

在有關歐洲問題的研究領域,我們上海的學者一直是有發言的地位,有著自己獨特的聲音。研究中歐關係的變化,要從全球的一體化、中美關係、歐美關係的背景當中來看待這樣的問題。我們的學者研究歐洲的經濟、政治、社會、外交,一定要有更廣泛的視野,更深入的學術積累。

徐會長認為,只有真正了解歐洲的歷史文化、政策理念以及社會發展等內容,才能逐步發現規律、提前作出準確的判斷,從而在學術上推動歐洲研究水平,為中國對外關係的拓展提供學術智慧。

2

面臨四大危機的歐洲一體化

需要「科學瘦身」嗎

在復旦大學教授陳玉剛的主題發言中,主要闡述了歐洲一體化目前所面臨四大危機。

第一個危機是制度問題。對於歐盟來講,從區域一體化來說,歐洲一體化以往是無可置疑,是大家考察、衡量的一個樣板。在一體化出現許多問題後,這個模式是不是仍然是最佳的區域合作的模式受到質疑。

價值的危機。歐洲的民粹主義在很多國家裡出現,實際上已經反映出了原來所謂的主流價值遇到了很大的問題。原來的歐洲一體化還是建立在大家相互之間有一個價值共識的基礎上,而當這些價值共識在喪失的時候,產生的危機必然會轉移到歐洲一體化上。

地緣政治的危機,地緣政治的危機裡邊大的來講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一個是某種程度上,大國競爭的危機。這裡所講的大國競爭中國是排在後面。目前從歐盟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來看,這種地緣政治危機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地緣政治裡面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周邊地緣政治的問題。

今後發展的思考。歐洲一體化如果繼續往前走的話,是不是財政聯盟這方面往前推,還是一體化和逆一體化雙向並存?第三種一體化發展,原來談得比較多的是多速歐洲,現在是多領域、多區域的歐洲。

在當天的上海歐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一次會議上,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領導班子:徐明棋任會長,丁純、姜鋒、劉軍、楊逢珉、葉江、鄭春榮任副會長,楊海峰任秘書長。

如果歐洲一體化現在所面臨的危機繼續發展下去,是否會出現另外一種「逆一體化」,暫且可以稱之為「瘦身的一體化」。有些一體化的政策、措施是不是真的是它必須去做的?有些一體化的機構是否減肥減掉的?這些都有待我們學者去進一步研究。

3

從正反兩方面來看民粹主義崛起

對歐洲一體化的影響

在歐盟面臨的諸多的危機中,歐洲學會副會長、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鄭春榮教授重點研究了民粹主義。他認為民粹主義可以是一種意識形態,也是可以是話語方式,或者政治領導人的政治策略。民粹主義政黨的崛起,從這一撥來看,不是近年才有的現象。經歷了決定歐洲命運之年後,民粹主義衝擊波雖然有所減緩,但沒有出現趨勢轉折。

民粹主義政黨的崛起,對歐盟成員國來說,政黨格局會變得更加多元、碎片,組建政府會更為內耗,最終導致更為脆弱的政府的形成;政府或主流政黨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會受到民粹主義政黨的影響,這其中有「被動傳染」,也有可能是他們的「主動模仿」所致。

對於歐盟本身來說,歐洲民粹主義政黨的崛起分散了歐洲各國政府和主流政黨的精力和資源,使之沒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歐盟事務和全球事務當中,限制了歐盟內部共識達成與集體行動能力。

民粹主義政黨雖然在2017年沒有再製造「黑天鵝」事件,但是它們會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構成對主流政黨的挑戰。民粹主義政黨雖然不同於極端主義政黨,但實踐當中這兩者之間的界限很難劃,它們會對西方民主的基本制度造成挑戰。

這種崛起對歐洲一體化也有警醒的作用,一方面歐盟自己也在動腦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幫助普遍民眾了解和理解各種政策舉措的複雜性。另一方面,它的出現督促主流政黨更多地關注於一些民生問題,按照我們的講法就是要講好歐盟故事,讓老百姓重拾對歐洲一體化的信任,增加他們對歐盟的認同。

學 術 小 知 識

1957年3月25日,「歐洲煤鋼聯營」6個成員國(比利時、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和盧森堡)在羅馬共同簽署《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自此邁出歐洲一體化進程關鍵一步,為建立今天的歐盟奠定重要基礎。

2017年3月25日,紀念《羅馬條約》簽署60周年歐盟特別峰會25日在羅馬舉行。會議期間,除英國以外歐盟27個成員國的領導人和歐盟機構領導人將共同討論歐洲和歐盟的未來。

會上,歐洲學會副會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葉江,歐洲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教授丁純,歐洲學會學術研究部主任、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副教授忻華,復旦大學法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驥,分別圍繞「英國脫歐及其影響」、 「後危機時代的歐盟經濟的分析思考」、「歐盟對外關係總體格局的新變化」、 「雙層治理結構與歐洲對華政策的新變化」作了主題發言。

.END.

來 源:上觀新聞

微信編輯:楊小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淮海中路六二二弄 的精彩文章:

TAG:淮海中路六二二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