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余雖不敏,然余誠矣

余雖不敏,然余誠矣

詞中境界| №.60

一闕小詞,葉先生用了近10頁紙,來細微剖析。將每一個字的細微感觸,都讀了出來,但這種解讀,絕不是知識點的累計或平白的講述,而是帶有先生自己非常深切的情感和人生閱歷,將自己的理解投注到詩詞中。

? Jackie

?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先生的著作之一。之前陸續讀過一些小片段,也經常能在很多評論詩詞的書籍中,遇見那段「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不同的作者,對這段話的理解不同,如今讀了葉嘉瑩先生這本《人間詞話七講》。才知道自己原來看書、讀詞是如此的不求甚解。

葉嘉瑩,號迦陵。1924年7月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常年從事古詩詞教學研究,舉行古典詩詞專題講演數百場。這冊《人間詞話七講》也是她的講稿合集。

葉嘉瑩先生評析古詩詞的方法,從作者本身出發,研究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個人的發展經歷,朝代的更迭變遷等諸多因素,全方位360度拆解一首詩詞。在書中,先生反覆強調:「一首好詞中的每一個字,都起著非常微妙的作用」、「中國的詩詞,它的形體,它的聲音,它的出處,它的典故,都帶著豐富的信息,一起傳達出來。」舉個例子,南唐中主《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這首小詞的分析,先生依次提到了《爾雅》《釋荷篇》、中國的「五行」、「五方」之說及他們同天乾的匹配、中國詩歌中的思婦情節、《古詩十九首》中的「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唐詩中的「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陳陶《隴西行》)、男子的「三綱」、由思婦引申出的男子懷才,不為朝廷所用的被拋棄感、王國維先生讀出的詞中的「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以及屈原所著《離騷》中對自己不為楚王所用,國將不存的投射等。一闕小詞,葉先生用了近10頁紙,來細微剖析。將每一個字的細微感觸,都讀了出來,但這種解讀,絕不是知識點的累計或平白的講述,而是帶有先生自己非常深切的情感和人生閱歷,將自己的理解投注到詩詞中。

因此,葉先生講到:「現在賞析詩詞的書一本一本地出,把五個字鋪陳成五十個字,好像他就講明白了,其實真是非常淺薄。所以,做學問寫論文,把一些知識材料填進去還可以,但詩詞的評賞,要真正憑你自己的感受來說,大家就都說不出來了。」

讀完整本書,在感佩葉先生知識淵博,情感真摯,研讀講究的同時,更喜愛葉先生引用的她老師的一句話:「余雖不敏,然余誠矣」。這一個「誠」字,伴隨葉先生一生。葉先生也用自己的一生,為王國維先生所言的「大事業、大學問」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END。

採蓮曲

 世紀樂典:古箏名曲

楊靜 

00:00/07:27

?

書籍信息

HSlysb| 孤獨彼岸

在塵世的旅途上,我看見思想的風景,如燈擱淺在闌珊處,真理的容顏卻從未衰老,只有寂寞肉身看破紅塵,抱著人間盡情享受一生食色。

閱讀|分享|記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懶雲書吧 的精彩文章:

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
你已經足夠好了……

TAG:懶雲書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