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一個粉絲的最高境界之一,就是給愛豆寫一本書

做一個粉絲的最高境界之一,就是給愛豆寫一本書

說書

對於粉東坡這件事,林語堂先生一直十分自豪且十分上心。

蘇東坡此人魅力太大了,中國文人相輕的道理到了他這裡,不存在的,粉他的人古往今來數不勝數。而林先生之所以在諸多粉絲們脫穎而出,是因為當別人還在追蹤偶像生活的種種印跡的時候,他早已把東坡所有的札記和七百首詩讀到了底兒;在大家還在瘋狂製造和買賣愛豆周邊時,他心裡已經裝下了東坡的八百通書簡;當人們還在傳頌偶像事迹的時候,他已經為偶像東坡寫了一本書,寫的還極好......

此間蘇東坡與林語堂兩個相隔千年的中國文人相互碰撞合成的配方著實妙不可言。讀完書最大的感慨只能說:此粉不紅,真是天理難容!

蘇東坡這個人物個性太複雜,方面太多,了解不易。因為他精通哲理,所以不能做道學家;同樣,因為他深究儒學,故也不能為醉漢。他對人生了解得太透徹,也對生活太珍惜,自然不願把生活完全消耗於醇酒婦人之間。他是愛自然的詩人,對人生抱有一種健康的神秘想法。

在超級迷弟林語堂筆下,蘇東坡就是一個全能愛豆。

在仕途上,他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官。他寫抗暴詩,寫祈雨的禱文,即使被發配荒遠之地,也積極賑災,救濟百姓。

在中國的文學史上,他站在那裡就是一塊里程碑。宋詞到了他這兒,九曲迴腸變得豪邁慷慨,清新脫俗。

在藝術領域,他的畫作氣韻有神,書法行雲流水。

蘇軾《枯木怪石圖》,紙本,水墨,縱26.5厘米,橫50.5厘米,(日本)私人收藏

蘇軾《瀟湘竹石圖》,絹本,水墨,縱28厘米,橫105.6厘米,中國美術館收藏

此外他更是一位偉大的哲學思想家,儒者的入世、佛家的度外、道學的玄思在他身上奇妙的混合在了一起,產生出一種獨特的曠達人格。具體表現大家再背一背《赤壁賦》,就可以窺見一二。

如果說上面這些尚且讓人覺得曲高和寡遠在雲端,那身為「東坡肉」創始人的美食家蘇先生就相當接地氣了。他自己就曾撰文《燉肉歌》寫自己的燉肉心得:「慢著火、少著水,柴火罨焰煙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東坡不出一本專攻美食的書,真的是很遺憾了。

他那首《惠崇春江曉景》我一直覺得就是他用一顆吃貨的心寫就的。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時」,這兩句詩讓我一度懷疑蘇東坡會不會在想著捉後面的河豚時順便把那鴨捉了一起做成美味佳肴。

林語堂自然也不會放過東坡的這些小趣味。他寫他野餐燉肉,寫他遊山玩水、寫他吟詩作賦,寫他親自釀橘子酒和松酒,寫他練瑜伽和煉丹,寫他給自己設計和蓋房子。事無巨細、無一疏漏,滿滿人間煙火,卻讓我們愛上這個人帶來的平實的溫暖與感動。

如林迷弟所講,蘇東坡是個「有魔力」的人,他時時吸引著我們的靈魂往他身邊挨近。

(放一張陸毅版東坡的劇照)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這等澄明的心境,讓他的一生過得快樂很多。

當然,除了傳主,傳記中還有其他一些很重要的人物形象。

比如蘇東坡前後娶過的三位超級棒的妻子,還比如兄控蘇轍(當然蘇軾也是弟控,他倆互控)。

但此處我比較想講的,不是他們,而是他「無相愛、只相殺」的政敵——王安石。

後世談到影響蘇東坡一生的事件,一定繞不開烏台詩案,也繞不開王安石變法,當然也就繞不開王安石。在這本寫蘇東坡的傳記中,作者竟足足用了兩章文字來介紹王安石以及他的新法(要知道夫人們和弟弟的部分全加起來都沒這麼多),足見此人對傳主的影響之深。

事實上王安石與蘇東坡兩人並無私人恩怨,只是因為從政理念的不同走上不同的道路罷了。推開政治因素不談,王安石也算一個清廉自持、有遠大抱負的人。

但在林語堂先生那裡,王先生在政治上的韜光養晦變成了蓄謀已久,他的果決厲行變成冥頑固執,他的變法革新變成一場鬧劇。

有意思的是,林語堂所選的王安石的事例多為正史所載,真人真事,可他卻能用高超的語言技法將王安石描摹得極其卑瑣,令人生厭,且行文不吐一個髒字,就已經把王安石罵的個狗血淋頭。語言功力之深可見一斑。

只能說奈何林語堂愛東坡太深,東坡又因為反對王安石新法而遭難,所以在他筆下,王安石就變得不討喜了。

但只要不是考據癖,相信很多人並不在意把反派人物的名頭安在王安石身上。畢竟我們知道歷史中的王安石與書中王安石還是有所不同的,他的功過如何自有人去評論。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蘇東坡的Super-fan林先生這裡,他是過不了關了。

「我寫蘇東坡傳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只是以此為樂而已。給他寫本傳記的念頭,已經存在心中有年。」這是林語堂在《蘇東坡傳》的序言中談及的寫這本傳記的緣由。

林語堂出生於19世紀末,逝於上世紀70年代,是一代國學大師,同時也是第一位以英文書寫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家和語言學家。他有著中國傳統文人的堅守,卻不迂腐;他生性幽默,像蘇東坡一樣,是個積極的樂天派。也正是因為兩個人性格與思想上的相通,以及林雨堂對蘇的喜愛與敬仰,才有了現今我們看到的這本《蘇東坡傳》。

中國曆來的歷史人物傳記,要麼是官方正史中的人物功過傳,言辭規整簡潔,但卻不夠詳盡豐滿;要麼就是野史中的人物軼事記,儘管與人物相關的敘事多了,可讀性更強,可卻無法保證真實性。

故而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出版時,可算是對中國人物傳記的書寫開闢了新徑。由於作者曾在海外攻讀過語言學和文學,所以《蘇東坡傳》的風格更趨向於西方的傳記文學。且書中人物事迹均是由作者經年累月在古籍和史料收集而來,可見林語堂對筆下人物的喜愛和寫此書時下的功力之深。儘管全書由英文寫就,但翻譯成中文並不失骨子裡的節氣。

不可否認《蘇東坡傳》中的蘇軾是帶著林語堂先生一些個人理想化色彩的,同時可見他將自己的一些人生之見摻入在了對蘇東坡的敘述中。但這並不影響故事整體的真實與可靠。

林語堂既是在寫蘇軾,也是在寫自己、寫自己對一種人格與境界的嚮往。他塑造的這個人物形象實在太討喜了,所以我們樂於看到作者將此人洒脫的一生展現出來。

在少不經事的年紀里,渴望有超凡脫俗的生活,所以會喜歡蘇軾那樣的雅士。等到閱歷漸多,白雲蒼狗,明白在俗塵中保持通明豁達之心並不容易,才會真正愛上那個隨性瀟洒的蘇東坡。

他把酒問過天上明月,乘舟到赤壁長歌,他有過鬱憤,也曾落魄,可他到底挺過來了,且活出了一個真正洒脫之士的模樣。

在東坡的詩詞中,很喜歡他那首《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細雨斜風作曉寒。

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

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以前總覺得「清歡」無非是一種不爭不怒、知足安寧的心態,總不會太難得。後來才明白,就是這個看似簡單的曠達心態,不知要耗掉多少心血和年歲才有可能得到。

尋得清歡的東坡是幸運的,寫東坡的林語堂是幸運的,能夠認識東坡的我們,也是幸運的。

因為,僅此人間清味,足夠蕩氣迴腸。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酒的村 的精彩文章:

TAG:阿酒的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