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眼AI:尋機再飛揚

風眼AI:尋機再飛揚

日前,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5G、物聯網、AI和各種黑科技的發展促進了產業升級,各種高端有品位、創意又便捷的智能電器、家居服務生活,將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 行雲/視覺中國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王曉濤

AI開啟數字經濟新時代

3月22日,「2018中國IT市場年會」在北京召開。在當天上午的演講嘉賓中,Founders Space創始人史蒂文·霍夫曼是唯一的外國人,當被譽為「矽谷創業教父」的他開始演講時,會議的主辦方並沒有為現場聽眾提供同傳耳機,取代同傳翻譯的是「搜狗同傳」,中文和英文字幕幾乎同時出現在霍夫曼背後的顯示屏上。他演講的內容是人工智慧(AI)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而這場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賽迪顧問承辦的會議,主題正是「人工智慧開啟數字經濟新時代」。

同傳翻譯被AI取代只是一個開始。霍夫曼表示,AI將給個人和企業帶來新的生活方式和運營模式,甚至影響社會運行方式,新的生活需求和商業機會將會被創造出來,AI時代即將到來。

AI時代就要來了,但「懂你卻未必真的愛你,因為它有可能想從你身上獲得更多利潤」。賽迪顧問總裁孫會峰的話讓許多人感到吃驚。該公司的一個員工最近因工作忙而連續一周加班,通過打車平台每天晚上9點定時從單位回家,結果發現他打車的價格調高了。因為基於相同的時段和相同的距離,平台通過精準的計算分析將他的打車行為視為剛性需求,於是開始「殺熟」了。

在題為《算力即權力》的主題演講中,孫會峰認為,算力將對產業上下游、合作夥伴及競爭對手形成掌控能力,未來互聯網將向AI×發展,也將會催生更多的產業形態和新的企業物種,這一萬物互聯的時代將需要更加巨大的計算能力作為支撐。

AI對超強算力的渴望,直接導致了2017年晶元價格的上漲,2016~2017年,中國在集成電路領域新建產線20餘條,產能翻番,但能否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還有待觀察。2017年,汽車的聯網率只有20%,有機構預測,2020年將達到98%。如果達到98%,按照目前汽車電子產品在整個車輛成本中的佔比增長情況,2030年電子產品將佔整個車輛成本的50%,屆時汽車是出行工具還是電子產品呢?對此,孫會峰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這給了我們新的想像空間。」

AI最難突破的地方

AI已向人類展示了其將帶給人類一個無比絢爛多彩的時代,但對於企業而言,AI發展的破局點又在哪裡呢?

東軟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陳錫民認為,在智能化的時代,企業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快信息化技術和行業的深度融合。做人工智慧的基礎是大數據,但數據從哪兒來?基於數據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怎麼開放數據?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讓更多的人使用AI的生態系統。大家都能運用。其次是如何實現行業協同。最後是落實到真正應用的場景里。「對於一個IT企業來講,現在要做的是跟行業深度融合,能把相關的數據資源,過去積累的知識都運用起來,而不是簡單的計算機軟體方面的工具,要真正跟要去落地的行業結合起來。」他說。

百度希望用科技把複雜的事件變得簡單一些,但在百度看來,在創新和挑戰方面的問題還有很多。百度雲副總經理張志琦表示,人工智慧在B端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場景中落地,如百度跟一些鋼鐵企業合作,用AI圖象識別技術對鋼板進行缺陷方面的判斷;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幫助公安部門工作;利用AI技術,幫助上海電器在運營管理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維護。

在金山看來,AI的當務之急則是行業的標準化問題。金山雲合伙人兼高級副總裁梁守星說:「現在很多企業都在做AI,業內有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就是各個企業打的標籤不一樣,如果大家都用不同的標籤定義一個東西,將來會特別麻煩。」他表示,AI要走向更簡單化,把一些標準制定出來,這個行業才會形成更大的突破。此外,有關AI的法律法規制定問題也面臨很多挑戰,例如無人汽車,如果法律法規落地,那麼AI的落地也會更加快速。

深鑒科技是一家專註於晶元製造的創業公司,公司CTO單羿表示,AI晶元的問題是如何跟客戶的應用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業務模式的創新遠遠滯後於技術創新,人工智慧是技術驅動的浪潮,但現在非常缺少業務模式創新。他以傳統行業為例道:「無論在電力行業、機械行業或傳統製造行業,有非常多的場景需要AI去改造,那為什麼大家沒有撲進去,因為雙方講的是兩套不同的語言。要跨越鴻溝,就要有一些跨界的人才,這是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他說。

單羿眼中的另一個難點是生態的問題,因為無論是軟體環境,還是晶元的體系結構標準等,企業都有各自的技術體系,如何形成生態推廣出去,大家用生態再做創新,是深鑒科技非常希望看到的。

東方國信副總裁敖志強也表示,工業是一個多門類的工藝複雜的大生態,AI所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既懂工業又懂AI的人才少之又少。

浪潮集團AI&HPC業務總經理劉軍表示,過去兩年AI技術在不斷發展,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讓這波AI的紅利釋放出來,只有儘快推動AI在行業的落地,真正形成有效的大量的行業需求,AI從業人士才能看到光明的未來。

AI最具潛力的行業應用

在本次會議上,賽迪顧問發布了《2018十大風眼行業》和《2018十大風眼項目》,其中在十大風眼行業中,位居前三的分別是:以計算機視覺、無人駕駛等為主的AI行業;以共享出行、新能源汽車為主的智慧出行行業;以存儲器、AI晶元為主的集成電路行業。

展望AI的行業應用前景,陳錫民比較看好醫療服務。他表示,由於醫療資源和經費都比較有限,因此肯定對技術工具的需求很強烈,現在可以看到許多AI在醫療領域應用的場景,如在醫療影像中,使用AI看片子;輔助醫生的自動診斷等。此外,東軟還可能涉足智能網聯汽車、金融保險等。

談及百度的ABC戰略,張志琦表示,AI必須結合大數據、雲計算,形成三位一體的解決方案,在百度內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這三駕馬車齊頭並進。他說:「百度承接百度內部所有技術的商業化工作。所以無人駕駛、大數據等方面的技術,都會通過雲計算的方法輸出。現在百度的AI技術應用在很多場景和領域,包括語音和大數據相結合的解決方案,如在金融行業提供有效的智能客服。」

對於AI如何和製造業實現深度融合,敖志強表示,工業互聯網在數字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是重要的抓手,工業互聯網是AI、大數據、雲計算結合得非常好的典範。「數字技術和數字工廠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基礎,工業互聯網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的重要領域,這個階段一定需要AI、大數據、雲計算的共同推動。」責編:宋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發展網 的精彩文章:

人才評價標準不能一刀切!創新技術技能人才評價體系
「良渚古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文明曙光照亮美麗洲渚

TAG:中國發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