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腹壁成形聯合脂肪抽吸技術的臨床應用

腹壁成形聯合脂肪抽吸技術的臨床應用

術前設計

術前常規全身檢查,排除手術禁忌證。患者站立位,標記劍突、前正中線、髂前上棘、腹部脂肪堆積等高線及脂肪抽吸範圍,抽吸範圍包括上、下腹以及髂腰部。於恥骨聯合上陰毛上緣標記「W」形切口,根據腹壁松垂程度向兩側髂前上棘延伸。

手術操作

所有手術均在全身麻醉下進行。腫脹液的配製: 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0.05%利多卡因400mg+腎上腺素0.5mg。在下腹部髂前上棘內側做長約3mm切口,插入注水管,注入腫脹液至抽吸部位堅硬、皮膚溫度降低。然後採用負壓吸引器行全腹及側腰部脂肪抽吸,抽吸層次為暈層脂肪,保留約2.0cm的皮下脂肪層,邊抽吸邊觀察抽吸量及出血量,及時調整抽吸部位。脂肪抽吸完成後,沿「W」形標記線切開皮膚,至腹肌筋膜淺面,根據腹壁鬆弛情況沿腹肌筋膜淺層向上剝離,至劍突及肋緣下,注意兩側不做過於廣泛的剝離,以免損傷血管穿支。剝離至臍孔時,環形切開臍部皮膚,直徑約2.0cm,保留臍蒂與腹壁相連,此時注意臍蒂周圍保留足夠量的脂肪組織以保證臍部血運。向頭側掀起腹壁皮瓣,徹底止血後,根據腹壁鬆弛情況,以7號絲線摺疊縫合腹直肌前鞘。將患者置於屈髖屈膝位,向下推進腹壁皮瓣,確定新臍孔的位置,在腹壁皮瓣相應位置做縱行切口,固定臍孔,縫合臍周皮膚。切除多餘皮瓣,在保證無張力縫合的情況下,逐層縫合切口。兩側各留置負壓引流管1枚,穿彈力衣加壓固定包紮術區。

術後留置負壓引流48~72h;常規應用抗生素3~5d;予屈髖屈膝位7d;術後10d拆線;彈力腹帶加壓包紮3個月。

至今,將脂肪抽吸術與腹壁整形術聯合應用於腹部體形重塑已有較多報道,但其安全性一直存在爭議。Dillerud對比聯合手術和單獨腹壁整形術的併發症發現,兩種手術的術後併發症發生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Matarasso在統計了大量臨床病例後得出:只要臨床病例選擇適當,合理控制脂肪抽吸量,聯合手術是非常安全的。因此,手術前應嚴格篩選受術者,筆者認為,此術式適合於腹部脂肪堆積同時合併明顯皮膚軟組織鬆弛的患者,既往有剖宮產瘢痕患者尤為適合行此手術,同時還可達到去除瘢痕的目的。

Matarasso根據腹壁皮膚的血供情況,將腹壁脂肪抽吸分為4個風險區域:安全抽吸區、限制抽吸區、仔細抽吸區和抽吸不受限區。因此,在抽吸時不同區域應進行不同程度的抽吸:上腹部為仔細抽吸區,其血供是不可靠的,在此區域抽吸時需注意層次,仔細抽吸;側腰部為安全抽吸區;以上兩區之間為限制抽吸區,腹壁主要血供走行於此區域,需縱向、平行於血管走行抽吸;下腹部為抽吸不受限區,亦即腹壁成形切除區。抽吸時,先行深層抽吸,逐漸移至淺層,保留厚約2.0cm的皮下脂肪層,以免損傷真皮下血管網。脂肪抽吸完成後,腹部皮瓣成為帶有神經、血管的可滑動皮瓣,因此,無須過多分離即可先向下推進皮瓣。在去除皮膚時,患者屈髖屈膝位,以減少腹壁張力;綜合皮膚的鬆弛程度、皮膚張力和皮膚的血供情況確定皮膚切除寬度。固定腹部皮瓣時,自上向下分多點,以可吸收線縫合皮瓣深面與腹部筋膜,可避免死腔形成並減少血清腫的發生概率。在進行腹壁肌肉縮緊時,有學者認為無論切除皮瓣範圍如何,腹直肌前鞘摺疊均應從劍突下開始,至恥骨聯合為止]。筆者通過臨床實踐發現,過多的收緊下腹部筋膜可造成上腹部膨隆加重,腹圍增大,影響腰部美感。因此,術中需注意觀察收緊肌肉後有無橫隔上移或上腹膨隆,如有此情況發生應及時調整,以免影響腰部術後形態。

相比傳統的腹壁整形術,脂肪抽吸輔助腹壁整形術具有以下優勢:①採用腫脹抽吸技術進行腹部脂肪抽吸對組織損傷小;抽吸後腹部皮瓣下形成網狀間隙,剝離皮瓣時視野清晰,出血少,易操作。②脂肪抽吸後皮瓣成為可滑動皮瓣,減小了剝離範圍,術後皮瓣血運豐富,不易發生壞死。③脂肪抽吸去除血運較差脂肪組織,降低脂肪液化、脂肪栓塞的發生率。將脂肪抽吸術與傳統方法結合,通過一次手術即可達到去除鬆弛皮膚和多餘脂肪、加強腹壁張力、重塑腰腹部形態的目的,不失為一種安全可靠的手術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脂肪 的精彩文章:

輕度脂肪肝真的「滴酒不能沾」?今天告訴你真相!
如何去除脂肪粒 這些日常方法你要懂得

TAG:脂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