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將門:連接大小,守護創新

將門:連接大小,守護創新

近年來,隨著國家加大對「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利好,民間的創業熱情得到極大激發,市場上創業公司的數量呈現了「井噴式」增長。截至2018年3月16日,我國各類市場主體總量超過了一億戶,其中企業超過了3100萬戶,五年增加70%以上。

這些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初創企業是否能夠經受得起波雲詭譎的經商環境和同行激烈競爭的考驗?初出茅廬的創業公司與龍頭企業如何實現技術對接與資源互補?這些不為人知的新尖端科技如何儘快落地,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

3月24日舉辦的「2018將門年度創新峰會」就為「小」與「大」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樑。在場觀眾和將門一同見證了「大」行業「大」企業升級迭代背後,「小」場景「小」創新帶來的創變力量。

在本次峰會上,新型創投機構——將門不僅邀請了聯想、英特爾、IBM、強生、博世等數十家「大」企業代表,更聚集了碼隆科技、杉數科技、禾賽科技等優秀的「小」企業,同現場700多位夥伴一起,共同演繹如何連接大小,實現效能創變。

將門CEO高欣欣在主題演講中表示,技術創新驅動了全新的可能,使得每個行業的用戶需求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升級迭代。為了滿足用戶越來越垂直化、細分化,越來越快的需求升級,必須要找到在細分場景里創新的小企業(創業企業),和他們攜手,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滿足用戶升級的需求。所以,發掘創新小企業,連接小企業和大企業,是創新的必然路徑。

(圖註:高欣欣開場演講)

在高峰對話環節,將門CEO高欣欣與IBM全球副總裁沈曉衛、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CTO芮勇、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兼研究院院長孫劍等重磅嘉賓進行深入對談,一同暢談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趨勢和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IBM全球副總裁沈曉衛認為,人工智慧會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改變我們的生活。在時間上,人工智慧會使得人們的工作效率呈指數型增長,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果;在空間上,人工智慧會給大到整個行業、小到個人職業上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誇張地來講,在未來,人工智慧無所不在。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兼CTO芮勇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人工智慧的設備會回歸自然。可能我們的穿戴設備,包括衣服、眼鏡、腕錶等都會變得非常智能。我們不用再去想我穿的是衣服還是智能設備,因為未來智能設備會隨你而行,和你的衣食住行融為一體,回歸自然。

人工智慧(AI)作為整場活動的關鍵詞,一共出現了169次,足可見將門對於人工智慧這一時代新的最強風口的關注。

對科技智能獨具慧眼的將門

峰會的四個圓桌論壇主要圍繞智能醫療、智能零售、智能交通和智能生活四方面展開。將門和與會嘉賓一同討論了這些最新最熱的AI技術如何在各自領域落地,以及落地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及如何規避的問題。

在智能醫療的圓桌對話上,將門戰略合作副總裁魏戰一與北京協和醫院信息管理處常務副處長朱衛國、強生中國亞太創新中心資深總監毛慶革、飛利浦健康醫療創新工場創新高級總監曾勇勤,以及技術創新的初創企業大數醫達CTO鄧侃、晶泰科技聯合創始人賴力鵬等行業專家對談,從醫療、醫藥、設備等方面,探討人工智慧如何在醫療領域落地。

大數醫達CTO鄧侃為大家舉例說明他們的智能診療系統如何幫助醫生進行診斷。他表示,智能診療系統搜集了近4億份來自北京三家醫院的病歷,通過搭建雲來分析相似的病例。每份病例都用谷歌翻譯的辦法翻譯成臨床路徑。那麼,四億條臨床路徑疊加在一起就構成了醫學知識圖譜。通過分析這些相似的病例,人工智慧可以更好得分配醫患資源。比如,像感冒小病不需要去協和醫院問診,人均值太低。這樣的小病應該給基層醫院的醫生練手,由此以來,智能醫療不僅提高了基層醫生的臨床實踐經驗,還減輕了大醫院醫生的工作負荷。

晶泰科技聯合創始人賴力鵬則向大家闡釋人工智慧如何助力藥物研發。他總結出「賦能」和「加速」兩個關鍵詞。賦能指的是人工智慧作為工具可以給不同領域的專家更迅速地分析和篩選藥物,加速藥物的發現過程。加速則體現在對傳統藥物研發的方法的加速或者在某種方法上進行取代。比如,怎麼在這麼大的房間裡面找到灰塵一樣的小點?用傳統的計算方法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人工智慧會通過分析以往的成功案例來總結出可循的規律,極大地加速藥物發現的過程。

其實,智能醫療一直是將門關注的重點。

對AI+醫療非常看好的高欣欣就曾表示,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落地將勢在必行,我們需要一個既懂醫療行業,又能夠在AI技術上跑得比別人快,跑贏時間的團隊。

杭州迪英加科技有限公司非常符合高欣欣的期待。

這家主打智能技術的初創公司獲得將門的天使投資,由兩名美國華裔青年科學家創立。整個技術團隊擁有超過15年的影像大數據研發經驗和世界領先的醫學圖像處理技術。在普通計算機上處理分析超過1G的二維或三維數字影像圖僅需5-10秒,同時準確率高達99%,處理速度和分析準確度遠超市場已有的同類產品。迪英加科技的產品應用在醫院輔助診斷、分級診療、新葯實驗、以及科技研發等領域,對推動醫學影像學變革具有積極意義。

在過去的2017年中,迪英加科技已經與二十餘家醫院建立了聯繫,近十家醫院建立了戰略合作,籌備許久的新產品也即將發布。

高欣欣表示,我國目前存在著近10萬病理醫生的缺口,通過人工智慧、深度學習解讀病理切片,輔助醫生判斷是非常好的應用和場景,但是人工智慧醫療影像領域的持續創新門檻很高,不僅需要人工智慧方面的專業能力,也需要醫療專業領域的深厚背景,迪英加團隊的技術積累和行業經驗,使得將門相信其可以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價值。

將門的創立,基於使命感

2年前,高欣欣和團隊告別了深耕數年的職業經理人生涯,創立了將門——一家專註於發掘、加速及投資技術驅動型創業企業的新型創投機構,也是行業領先企業的一站式企業開放式創新服務商。

在創立將門之前,擁有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以及INSEAD EMBA學位的高欣欣在微軟工作了16年,是微軟創投在中國的創始成員,也是微軟創投加速器中國CEO。當時叱吒風雲的她曾優選和深度孵化了126家創新的技術創業公司,他們的產品及服務了超過5億個人和過百萬企業,企業估值超過500億元。

為什麼要走上創業的道路?

高欣欣坦言,在那幾年服務創業者的過程中,我們接觸了超過5000多個技術創新的初創團隊。我們看到了巨大的問題。在我們最熟悉、最熱愛、最相信的技術領域,技術創新型的創業者卻面臨著獨特的,無與倫比的巨大的挑戰。

高欣欣和團隊不願意看到有潛質創業者們無法驗證其商業價值,過早地消亡。

正是由於對創業者特殊的使命感,高欣欣決定成立將門。

「將」,代表專業度和忠誠度;「門」,代表聚集這樣價值觀的人。同時,將門也可以理解為通往將來之門。高欣欣希望有價值的創新可以被認可,而且越走越遠。

「大與小」的連接器

最近幾年,中國政府大力扶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出台的相關政策利好為創業者提供了施展拳腳的舞台。中國創新創業的大潮以勢不可擋的趨勢奔涌而來,也帶動了不少創業服務機構的崛起與發展。

將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專註於連接大與小,即標杆大企業和創新型小企業。

公司在創業初期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獲取標杆型企業用戶的認可,迅速證明自己的商業價值,從而為接下來的快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用「互聯網+」打造經濟轉型升級新引擎的背景下,大企業則希望利用最新的科技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保持在市場競爭中的領先地位。

將門敏銳地發現了初創企業和龍頭企業之間巨大的互利合作機會,成為行業龍頭企業尋找創新合作夥伴的「創新獵頭」。

高欣欣認為,作為一支所有成員平均擁有服務行業領軍企業超過10年經驗的團隊,我們既了解創業者又理解領軍企業,我們將致力於把這個新型服務做到最專業。同時,我們非常願意和期待通過戰略合作的方式,把將門的服務提供給創新服務生態系統里的合作夥伴,使最優質的資源可以集中地給予最適合的、最有潛力的創業企業,從而使資源產生最大價值,加速創業企業成長。

和將門簽約的企業都是各自行業的領軍人物:世界領先的技術服務提供商聯想、博世、ARM;世界最大快消公司聯合利華;世界最大啤酒公司百威;世界最成功的汽車和摩托車製造商之一寶馬;中國的龍頭企業、世界知名企業三一重工、新世界集團;國家投資建設的全國性學術計算機互聯網路賽爾網路等。

僅在2016年,將門團隊就為211家創新的創業企業,完成了301次標杆用戶的對接;其中147家創業企業,215次對接獲得了成功進入了合作流程,達到了70%的標杆用戶對接成功率。

作為優秀的創新企業「星探」,將門在成立第一年就榮獲第三屆藍鯨年會年度明星創業服務機構獎。創始人高欣欣最後說了這樣一句話:「記得在你打天下的路上,將門希望,能為你而戰!」

新浪高級副總裁魏江雷為將門聯合創始人兼CEO高欣欣頒獎

這是將門對創業者們永恆不變的承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國家周刊 的精彩文章:

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收官 為發展高精尖產業加油發力
估值超過200億的人工智慧「國家隊」雲從正式發布了中國首款高性能AI攝像機

TAG:財經國家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