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土木堡之變後,瓦剌放回明英宗的真實目的:點燃騷亂的導火索

土木堡之變後,瓦剌放回明英宗的真實目的:點燃騷亂的導火索

我們經常看到類似劇情:犯罪分子拿著槍或刀挾持人質和警方對峙,要求以人質換取生存條件,在歷史上也有這樣的情形,但劇情發展卻出人意料,那就是土木堡之變後瓦剌國放歸明英宗朱祁鎮。

按理說,瓦剌將明朝國君牢牢掌握在手,相當於捏著一張王牌,以後不管是作戰還是議和都是資本,那為什麼瓦剌還會無條件地放回朱祁鎮呢?

其實,有時候拿在手的東西多了反而受牽制的東西也相應增加。待我們講完這段歷史,大家就會知道瓦剌放回朱祁鎮也實為一種戰略。

明英宗朱祁鎮是何人也,九歲登基,寵信宦官,有一身抱負但無處施展,於是在瓦剌軍挑釁邊關時,二十多歲的朱祁鎮,滿腔身先士卒的熱血被宦官王振點燃了,倉促糾結二十萬軍隊帶隊出征。

朱祁鎮的用意很明顯,這一來是效仿先皇御駕親征,凱旋歸來之時彰顯國威,二來這是一個大好的展示自己的機會。可惜他遇到的只是能夠煽風點火和紙上談兵的王振。

不顧眾多大臣的反對,親赴一線的朱祁鎮由於軍事聯絡緩慢和戰術失敗,很快被瓦剌抓回了蒙古。此時瓦剌有兩個選擇:殺或者不殺。

瓦剌頭目的初衷是簡單的,留下他,日後便可向明朝索要財物和土地,至於歸還的問題,他們是沒有想過的。但結果還是朱祁鎮回歸明朝,筆者就客觀歷史條件,數列三條瓦剌送還朱祁鎮的原因。

第一,明軍的浴血奮戰。土木堡之變,昏臣王振被殺,于謙、郭登等一派有識之士迅速將明朝邊境軍事防禦提高了等級,在大同邊鎮的保衛戰中三次大敗瓦剌,瓦剌元氣大傷,只能邊打邊退。

另一邊,隔岸觀火的韃靼部落在觀望了許久之後,選擇了明朝,與明修好和瓦剌劃清了界限。面對韃靼的落井下石,瓦剌無力抗爭,如果雙方聯合討伐瓦剌,那後果不堪設想。

第一,明廷對群龍無首的局面迅速做出了反應(暫不論這反應是主動還是被動),皇弟朱祁鈺上位登基,將朱祁鎮架空。如此一來瓦剌軍看管的只是一個皇皇帝的名號了,朱祁鎮的價值大打折扣。

第二,放回朱祁鎮,不甘被奪位的他必定要聯合舊部採取措施重奪皇位,明廷內部勢必會引起一場騷亂。

瓦剌頭目又考慮到:如果直接殺掉朱祁鎮,明軍一怒之下說不定會追殺到草原,士氣大增的明軍就算在瓦剌的主場作戰都不好對付;如果不殺,瓦剌還能抱著攪亂明廷的可能性苟存幾年。

所以,瓦剌沒有等被滅國搶人,而是主動將人質朱祁鎮送還了明朝,剛好還可以與明再次修好,暫時結束吃虧的敵對狀態。

參考書目:《劍橋中國明代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雜貨鋪MP 的精彩文章:

努爾哈赤向萬曆索要國家賠償,得到一樣東西後,馬上劍指尼堪外蘭
清代秀女:不是皇帝的女人可自由婚配,是皇帝的女人只能進寡婦院

TAG:解憂雜貨鋪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