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肺癌治療新方法—射頻消融,不開刀與腫瘤說拜拜!

肺癌治療新方法—射頻消融,不開刀與腫瘤說拜拜!

老王八十多了,渾身又是糖尿病又是高血壓,如今又得了肺癌。老王還想活到100歲呢!可是到了醫院,醫生說他的身體怕是不能接受手術治療了!那老王該怎麼辦呢?很多身體素質不好、或年歲已高的患者沒辦法承受手術、放化療。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聊聊肺癌治療的新方法—射頻消融。

一、肺癌多發生於中老年人

與30年前相比,我國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 %,每年大約有60萬人死於肺癌。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估計,2012年肺癌新發7 3.3萬人(男性50.9萬,居首位;女性22.4萬,居第2位);肺癌死亡61.0萬人(男性43.2萬,女性17.8萬,肺癌是各種癌症中導致死亡最多的癌症。)

肺癌多發生於像老王這樣的中老年人,臨床上有1/4 - 1/3的肺癌患者不光有肺癌,身上可能還患有其他疾病,比如高血壓、冠心病等等,因此手術存在一定風險。根據患者接受手術可能存在的危險,一般把肺癌患者劃分為低風險組、高風險組和不能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組。

約60%的腫瘤以外科治療為主,外科治療就是所謂的動手術,而且一般肺癌手術就是要完整切除腫瘤[2]。但是很多老年患者的身體已經無法接受手術切除腫瘤。

那麼,像老王這樣不能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還能怎麼治呢?

可以採用腫瘤熱消融和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等。腫瘤熱消融是指利用熱產生的生物學效應直接導致靶腫瘤發生凝固性壞死的原位滅活技術。簡單點說,就是用熱源對準腫瘤,然後燒死。它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安全、併發症少、適形(不限於病灶形狀)、效果可靠,可重複、費用低等優點,被用於因腫瘤本身的原因,或者心肺功能不適合於外科手術治療的肺癌病人。

目前,國內外常用的肺部腫瘤熱消融手段包括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冷凍消融和激光消融等。2000年Dupuy等[3]報道3例經皮射頻消融治療肺部腫瘤患者,同年程慶書等於國內首次報道了CT引導下高溫射頻消融治療肺部腫瘤105例患者的經驗,從此,射頻消融開始應用於肺癌臨床的序幕。

二、射頻消融治療癌症的操作平台、適應症、禁忌症

1

操作平台

(所謂操作平台,通俗理解就是醫生需要藉助CT和B超等影像技術來動手術。)

CT 是目前最常用和最準確的操作平台。

B超引導可實時監測,操作時間短,但它顯示的病灶和穿刺位置沒有CT那樣直觀清楚,但是B超的優勢就是沒有多少輻射,對於各種原因不能接受CT照射的患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

適應症

1. 原發性肺癌 I期周圍型早期非小細胞肺癌(腫瘤最大徑≤3 cm,無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合併心肺功能差、高齡或拒絕手術的患者。包括多原發肺癌。

2. 肺轉移瘤原發灶得到有效控制者,同時單側肺部轉移瘤總數≤3個,雙側肺轉移瘤總數≤5個,腫瘤最大徑≤3 cm。

這兩種情況,簡單理解就是肺部腫瘤比較小,而且不再轉移了。這兩種情況的患者,是有可能通過射頻消融使肺部腫瘤組織完全壞死,並有可能達到治癒和延長生存的目的。

此外,對於以下肺癌的情況,可以進行姑息性消融。

原發性肺癌,腫瘤最大徑>3 cm,進行多點或多次治療,或聯合其他治療方法。

原發性肺癌術後肺內孤立性複發。

周圍型非小細胞肺癌放化療或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後肺部腫瘤進展或者複發。

周圍型小細胞肺癌經過放化療以後腫瘤進展或者複發。

合併惡性胸腔積液的周圍型肺癌在胸膜活檢固定術後。

以上的情況,簡單理解就是腫瘤較大,反覆複發的肺癌患者。這些患者適合接受姑息治療。

所謂姑息性消融,是指通過射頻消融,最大限度地誘導腫瘤凝固性壞死,達到減輕腫瘤負荷、緩解癥狀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

3

射頻消融手術的禁忌症

(1)絕對禁忌證(絕對不能使用)

有嚴重出血傾向、血小板18 s,凝血酶原活動度

(2)相對禁忌證(不是絕對不能使用,要遵從醫囑)

有廣泛肺外轉移者,預期生存

有嚴重合併症、感染期、免疫功能低下、腎功能不全者。

心臟起搏器植入、金屬物植入者。

體力狀態較差。

小結以上的情況,簡單說就是身體很差,其他疾病也不少,體力也較差

最近研究表明:射頻消融治療無法手術的早期非小細胞型肺癌(腫瘤直徑≤3 cm)手術後生存1年、3年和5年的患者分別達到90%、70%和50%。簡單說,就是手術後百分之90的人能活1年以上,百分之70%的人能活3年以上,還有50%的人甚至能活得更長。且死亡率小於2%。

這些臨床證據讓我們相信這一技術可能會成為繼手術、放療、化療之後的第四大治療手段。但是,該方法開展時間較短,所以還需要醫療實踐的進一步檢驗。總之,從臨床實踐的角度看,有關射頻消融技術治療肺部腫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已得到臨床驗證。

看來老王活到100歲,不再是夢想。

參考文獻

[1] 劉寶東等,影像引導射頻消融治療肺部腫瘤專家共識(2018年版).[J].中國肺癌雜誌.2018.21(2):76-88.

[2] 魏於全,腫瘤學.[Z].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

[3] Dupuy DE, Zagoria RJ, Akerley W, et al.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malignancies in the lung. AJR Am J Roentgenol,2000,174(1):57-59.

doi: 10.2214/ajr.174.1.174005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抗癌衛士 的精彩文章:

爸爸患癌離世,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醫生和患者有這麼大的矛盾!
5個不會患癌的好兆頭,特別准,你有幾個?

TAG:抗癌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