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洋之城》連放五個大招,讓郵輪業在中國熒屏上溫暖親切起來

《海洋之城》連放五個大招,讓郵輪業在中國熒屏上溫暖親切起來

近兩年,內地觀眾對行業劇已經不再陌生。只不過,某些國產行業劇在行業屬性、情節編寫和偶像流量之間的搖擺,時不時地略顯尷尬。類似於香港的《大時代》、日本的《半澤直樹》、美國的《實習醫生格蕾》那樣的現象級行業劇還並未出現。

究其原因,很多行業在以其做劇的時候都有一個門檻——接地氣。觀眾太熟悉的行業缺乏新鮮感,觀眾不熟悉的行業又難以接地氣。這顯然是擺在所有行業劇創作者面前的一道大難題。

近日,由博集天卷影業有限公司出品,陳昆暉執導,陳勵任總製片人張翰王麗坤領銜主演的海上職場劇《海洋之城》揭開了面紗。描寫郵輪業,乃中國電視劇里的首次。

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這個連名字都拿不準(郵輪?游輪?)的行業確實有些陌生。到處都是英文標註、很難看到華人面孔的管理層,以及西式的統一制服,都彰顯著歐美人在郵輪業里的壟斷地位。那,《海洋之城》的主創會使出什麼招數,來讓它接地氣呢?

1

招數一:採集真實案例,巧妙編寫故事

郵輪業來內地開拓市場只有十來年。十幾年對比上百年,內地觀眾只看到過郵輪業的冰山一角也就不足為奇了。在《海洋之城》的籌備期里,有長達3年的實地採風,其目的就是要先觀眾一步,仔細看看這冰山的全貌。

在採風的過程中,導演陳昆暉帶著製片組和編劇組多次上船下船,採訪各類工作人員,既有船長、大副、娛樂總監、酒店總監、行政主廚,也有前台、海乘人員、團隊協調員、旅遊團導遊等等,基本涵蓋了郵輪上的每個崗位和職位。在採風的內容上,他們既不局限於地域,也不局限於歷史,把發生在各個國家地區、各個歷史階段的郵輪業真實案例匯總起來,積累了海量的獨家素材。

有了足夠豐富的素材,下一步就是創作。創作團隊從中挑選的,有些體現了郵輪業的剛性規則,有些則體現了郵輪業的溫暖和體貼。這些案例可能發生在離中國很遠的地方,也有可能發生在離我們現在很遠的過去,但它們卻真實地反映了獨特的郵輪文化。

編劇團隊巧妙地玩了一手「移花接木」,將這些真實案例落地於劇本中。而這些故事也不是生硬選擇,而是與當下的熱門話題有機結合。人物的心理、情感和行動,依舊是推動劇情發展的核心動力。這種落地化,保證了劇集既有行業屬性的嚴謹,又有觀眾代入的親切。

2

招數二:船上船下兩個視角

郵輪業是個非常自成體系的行業。儘管在大型郵輪上吃喝玩樂的場所設施一應俱全,但它始終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運營體系。即便是參與過郵輪游的遊客,也並不會認為自己了解郵輪業。那麼,作為一個職場屬性和愛情屬性比例高達9:1的行業劇,《海洋之城》要怎樣打破壁壘呢?原來,他們為觀眾找了兩雙眼睛。

劇集的兩位主人公便是這兩雙眼睛。行政大副丁凱(張翰 飾)意味著「船上視角」,菜鳥導遊天悅(王麗坤 飾)則意味著「船下視角」。在劇集一開始,丁凱完完全全符合觀眾對郵輪業從業人員西式嚴謹的印象。他對安全近乎吹毛求疵的工作態度,讓歐美同事都頗感緊張。他的言談舉止、判斷準則、待人接物,都代表著郵輪業業內的標準。

天悅也完完全全符合觀眾對菜鳥(針對於郵輪業而言)的印象。她對郵輪上的環境、規矩不太知曉,隨時有可能鬧笑話,但她鄰家女孩的單純和初生牛犢的工作熱情,很容易感染身邊的人。當菜鳥天悅機緣巧合地登上了丁凱的船,一個是內行眼裡的滿是門道,一個是外行眼裡的滿是熱鬧。兩個視角通過愛情交織,就找到了將郵輪業接地氣的切入口。

3

招數三:「魚骨結構」杜絕跑偏

國產電視劇這幾年也不是沒嘗試過行業劇,但是往往會因為描寫職場外愛情生活過多而跑偏成偶像劇。這顯然不是《海洋之城》想要的結果。於是,主創決定不採用平鋪直敘的普通生活劇路子。

同時,郵輪旅遊明確的開始和結束,令其本身帶有強烈的階段性。航線一旦開始,一個階段內的遊客也就固定了。因此,從一般的創作經驗來看,本劇採用單元劇的形式最為容易,每個單元里的遊客請明星來客串。然而,這種做法也很容易出現跑偏。

經過導演和編劇的反覆研究,最後定下了一種獨特的「魚骨結構」。這是深入結合了郵輪特點後的一種類單元劇結構。劇情的推進首先以郵輪的起航為一個結構節點。該航線里,郵輪上的遊客會帶來&發生一些很有特徵性的故事。不過這些遊客的故事不會在此次航線的結束而迎來結構終點,而是繼續「活」在男女主人公的生活里。

在相對獨立的航線單元里,編劇會用強情節、類型手法來提升節奏、豐富表現;在航線間的岸上生活里,編劇會放緩節奏,注重描繪主人公的情感走向。於是,整部劇形成了一個魚骨——男女主角對郵輪的認知所帶來的成長為主幹,位於中軸;五六個航程里不同遊客的故事為枝幹,分列兩旁。

主幹引領枝幹、枝幹影響主幹,魚骨結構很好地杜絕了劇集向偶像劇或明星劇跑偏,既牢牢地凝聚在郵輪文化上,又能用強弱情節的搭配來調劑出讓觀眾感到舒適的節奏。

4

招數四:你看到的都是真的

和某些觀眾不熟悉的行業不同,雖然郵輪業很高端,但它卻是很容易被觀眾所觸及的。換言之,你拍翻譯官和談判官多多少少是可以弄虛作假的,因為看劇之前不接觸這個行業的觀眾看劇之後也不會去接觸它。

可郵輪業就不同了,本來郵輪游在內地就呈現很明顯的上升趨勢,《海洋之城》播出後,肯定會更加燃爆這股潮流。到時候,沒準兒會有千百萬的觀眾在看完《海洋之城》後便要去實地考察一番啊。如果那時候被人發現穿幫,得多尷尬啊?無論如何,《海洋之城》這個項目只要干,就必須每個環節都得來真的。

在這件事上,《海洋之城》的團隊又體現出了「匠人」精神——能上船拍的全部上船實拍,實在不能上船拍攝的,就在影棚里進行還原。劇組對場景的還原不僅在比例上嚴苛實行1:1,更在細節上追求到了極致。一張圖、一本書,一個告示、一個按鈕,都與船上的一模一樣。比如操作台上的滑鼠,不看《海洋之城》的話,觀眾是想像不到郵輪操作台上的滑鼠會那麼具有海洋氣質的。可以說,《海洋之城》完全可以成為觀眾計劃郵輪游時的參考攻略。你看過該劇再登船,沒準兒會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呢。

5

招數五:落腳點具備時代精神

一代觀眾都是活在一個時代背景下,那麼接地氣就是要接住當下的時代精神。因為行業內普遍預計「中國在2019年左右將成為世界第二大郵輪市場」,所以和很多傳統行業一樣,目前已經經歷了「改變中國」的郵輪業也到了即將「被中國改變」的節點。每一個將郵輪游選擇為自己度假方式的中國人,都將無意中成為這個歷史的參與者&見證者。《海洋之城》的創作初心顯然來自於這個時代,那落腳點也必然是這個時代。

船上船下兩個視角既是故事的起點,也是故事的延續方向。丁凱帶我們領略了郵輪業先進的技術、嚴謹的管理和高端的運營。這些是歐美人百年傳承下來的榮譽與自豪,但從《海洋之城》傳遞的信息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以丁凱為代表的中國郵輪人的努力,必將打破這一壟斷。天悅帶我們領略了郵輪與人情間的交匯。她讓我們看到了郵輪之所以被稱為「海洋之城」的原因。在遠離了各種圈子,這裡的人間百態變得更真、更明、更深刻。人們也更容易用清醒的頭腦去看那些社會上遭遇的挫折與困境,並鼓起戰勝它們迎接新生的勇氣。這些勵志的正能量,都是當下時代的主旋律。

中國改革開放40年成績卓著。那些曾經被西方壟斷的行業紛紛遞出橄欖枝,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又何止郵輪業。作為一種度假方式,郵輪游本身並不像它的運營體系那樣理性,而是充滿了感性的認知和體悟。離岸、靠岸,本就是人生的縮寫。

《海洋之城》巧妙地呈現著郵輪業的全貌,讓它接住地氣,讓它在普通百姓的熒屏上溫暖起來、親切起來。這,顯然是在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文|滿囤

--END--

【第一製片人服務影視創業者】

2013年6月創立,微信內創建最早、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影視商業圈平台

關注中國最具創造力的製片人

匯聚能夠引領中國電影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中國影視人學習、創作、 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影視人和商人們最新動向和信息

組織國內外各種培訓、沙龍、論壇等行業分享

幫助影視人獲得更多信息、資源並達成各種合作

公司、項目合作diyizhipianren

項目、影視宣傳合作 dyzpr816

我們在一起, 看看將來影視業是個什麼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製片人 的精彩文章:

《慶余年》豪華陣容曝光 老戲骨新生代齊亮相
影視日報|《西遊記之女兒國》情人節登頂破紀錄;《黑豹》韓國首日票房超《復聯2》;蜘蛛俠衍生片《銀貂與黑貓》定編劇

TAG:第一製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