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艾灸祛濕終極大法,醫生都不會輕易告訴你

艾灸祛濕終極大法,醫生都不會輕易告訴你

相信只要去過養生店,工作人員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你的濕氣實在太重了。

是不是忽悠我們不知道,但能肯定地是,現代人濕氣重確實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尤其春天裡濕氣本就重,眼下清明、穀雨、黃梅季……一大波雨水正在排隊上場,接下來將高發的濕疹、腳氣、炎症……皆和濕氣脫不了干係。

1

濕氣最愛這三種人

我們先要明白濕的形成,有從外部傳來的,也有脾胃失運,濕從內生

所以下面這三種人就是濕氣最愛,而這三種人,在現代社會裡也是普遍存在。

1、常年生活在濕氣重的地方或者老穿濕衣服,下雨不打傘

2、每餐都吃到扶牆

濕氣重的內因,就是脾罷工造反了。嗜食膏粱厚味,或過食生冷瓜果,甜膩食物均可使脾氣不運,濕濁內生。

3、能躺著就不坐著

脾主肌肉,一個人的脾胃不好,肌肉四肢肯定是無力的。每天適量運動微微出點汗可以很好的健脾,補益脾氣,同時排汗也是在幫助排除身體里的濕氣。

2

你到底是哪種濕

濕氣分寒濕和濕熱,很多人一直都弄不懂自己到底是哪種,

寒濕一般比較普遍佔80-90%,濕熱佔10-20%。

下面符合一條就是寒濕

1、身體沉重——覺得發困、身體發沉、沒精神

2、身體陰冷——四肢發涼、面色灰暗、發青、發紫。

3、各種皮膚病多發:在上是風疹、頭蘚、濕疹;中是各種胃病、噁心、食欲不振、消瘦;下是陰囊濕疹、腳蘚

4、身體長菌——各種細菌、病毒極易感染。

5、身體腐爛——各種炎症、潰瘍長期不愈。

6、經絡不通暢——痛經、長囊腫、長腫瘤了。

7、身體肥胖——尤其是下半身,濕氣趨下,寒濕日久,帶脈鬆弛,小腹部贅肉

8、抑鬱,臨床很多明確診斷抑鬱症患者大部分是寒濕體質!

符合一條,基本你就是「寒濕」的童鞋了,如果要確定下來,還要看看舌頭:

濕熱的特徵,符合一條,加上濕熱的舌像便是濕熱

1,臉總像洗不幹凈。面色發黃、發暗、油膩。

2,牙齒比較黃,牙齦比較紅,口唇也比較紅。

3,容易生以膿包為主的痤瘡,紅腫疼痛較明顯。

4,口乾、口苦、口臭。汗味大、體味大。

5,大便燥結或者粘滯不爽。小便深黃色,異味大。

6,容易緊張、壓抑、焦慮、發怒。

7,如果人瘦,則身上容易生疽(深度膿腫)。

8,濕熱嚴重者會出現:脘悶腹滿,噁心厭食,肝區脹痛,發熱怕冷交替,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腹痛腹瀉,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

9、皮膚問題:脂溢性皮炎、酒糟鼻、膿包痤瘡、毛囊炎、瘡癤腫毒等。

3

祛濕終極大法

(一)堵住濕氣進入身體的入口

1、肩頸部的「大椎穴」

2、胸口的"膻中穴"

3、肚臍部位的「神闕穴」

4、肚臍對面的「命門穴」

5、腳踝處的「三陰交」

大椎穴:

膻中穴:

神闕穴:

命門穴:

三陰交穴:

我們老說「春捂」可不是唬人的,春天裡流行的九分褲、無跟鞋,露臍裝,會有多大傷害你造嗎?特別是女性!

(二)艾灸健脾溫陽祛濕

所謂「治濕不治脾,非其治也,但脾就好比一個煮飯的灶頭,如果這個灶頭下面沒有火,那麼水就會冷冰冰地聚結在那裡。而能暖脾的正是我們的腎陽!

熱水袋,是暖不了脾的,拔火罐也補不了只有艾灸能二合一!!

如果你艾灸過,就會發現祛濕太有效了!——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艾灸後皮膚表面出現水汽、水泡,那正是體內濕氣快速排出的表現!

有人認為艾灸不能除濕熱,其實濕熱證的治療重點不在清熱,而在除濕。所謂:濕去熱無以所附,沒有依附便能一觸即發。

艾灸分型祛濕,辯證治療

1、寒導致濕,解決的路徑兩個:

一個提升身體處理濕的能力,一個減少讓身體產生寒濕的機會。

艾灸足三里,關元,神闕等等這些穴位都可以提高陽氣,增強人體的驅寒祛濕能力。

另外使用艾葉泡腳,除寒濕效果加倍。

2、解決濕熱的辦法,還要強調調理脾胃。

成人要少吃燥熱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小兒濕熱與積食有很大關係,通常也就是吃了不易消化的,導致身體內垃圾瘀滯出現濕熱。

濕熱的熱,是因為有垃圾才引起的,調理脾胃,讓身體的運化能力強了,就不容易產生垃圾。

所以濕熱艾灸推薦:曲池、公孫、太白、三陰交、陰陵泉、血海。

曲池穴:

公孫穴:

太白穴

三陰交穴:

陰陵泉穴:

血海穴:

(三)溫膽湯泡腳

如果你是濕熱體質,可晚上9點用溫膽湯直接泡腳,每次30分鐘左右;

如果你是寒濕體質,可晚上9點在溫膽湯里+3-5g花椒泡腳,每次30分鐘左右。

(四)從點滴做起

1、適當動:運動方面,量力而行、適度出汗,盡量選擇在戶外有陽光的地方進行,讓身體的氣血有效地運作起來。

2、管住嘴:對生冷瓜果、肥甘厚膩這些食物,包括喝水都要格外留心,避免給脾胃增加更多的代謝負擔,

3、不亂來:就是指生活中一些小習慣要注意好

穿衣不露臍露背露腿

洗頭、洗澡、淋雨後及時擦乾自己身體

等衣服完全晾乾再穿上

夏天少吹空調風扇,少吹冷飲

少生悶氣,穩定情緒

(五)紅豆薏米去不了濕氣

雖然眾多資料顯示赤小豆利水消腫,對於水濕內停的諸多病症有良好的效果,但它同時也會擾動身體里寶貴的津液,造成白白的流失。使用過度,或者是本身有易渴、心煩、失眠、皮膚乾燥、小便短少等陰虛情況,赤小豆無異於一味毒藥。

薏米利水滲濕、健脾止瀉,但道理和赤小豆類似。此外,生薏米性質偏涼,如果本身脾胃就虛寒,反而會使濕邪在體內積聚得更加猖獗。就算薏米炒一炒,也沒法把它本身耗傷津液的燥性抹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匠心居 的精彩文章:

1條頸紋=顯老10歲!頸部保養好,女人不顯老!用對艾灸,除頸紋、消浮腫、緊肌膚!
入春後,那些老毛病又統統回來了?這是身體在提醒你:該多多呵護它啦!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