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倍耐力為世界上最尊貴的復古車輛打造輪胎

倍耐力為世界上最尊貴的復古車輛打造輪胎

原標題:倍耐力為世界上最尊貴的復古車輛打造輪胎


米蘭, 2018 年 3 月 22 日 ——經典傳統的造型與現代化的內核, 秉承倍耐力Collezione系列的復古精神,全新的Stelvio Corsa輪胎是專為法拉利250 GTO車型打造的一款輪胎,保持著傳統外形的這款輪胎,同時也結合了最現代的科技。


倍耐力歷史上的這個經典命名因這款最新輪胎而得以重新面世,並與法拉利方面達成了一致。在新近復興的經典賽事米蘭-聖雷諾歷史拉力杯上,倍耐力是該項賽事的合作夥伴,為法拉利250 GTO車型全新打造的這款輪胎將首次與公眾見面。這是一輛打破了諸多紀錄的尊貴車型:2014年,該款車型的一輛車以超3800萬美元的價格拍出。



倍耐力將在蒙扎賽道的圍場俱樂部展示一眾倍耐力Collezione系列的輪胎,蒙扎賽道是米蘭-聖雷諾歷史拉力杯賽的出發點。除了為250 GTO打造的全新Stelvio輪胎,為瑪莎拉蒂打造的Cinturato CN72輪胎、為保時捷打造的P7和CN36輪胎,將齊齊亮相。


Stelvio輪胎是全新倍耐力Collezione家族的最新成員,該家族適配於1950年至1980年期間世界上最令人神往的那些汽車,幫助這些汽車保持完美獨特性。輪胎的胎面花紋設計、胎側設計,和當時的輪胎相似,不過,復古的迷人外形中隱藏了現代科技的藝術。使用了最新、最先進配方,倍耐力Collezione系列的輪胎可以提供更出色的抓地力和濕滑路面上更好的抓地穩定性,在不破壞當時設計風格的情況下,確保最高水準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輪胎研發的過程中,倍耐力的工程師們使用了那個時代車輛設計師們使用的相同參數,完美地適用了原配懸掛和機械特徵。最終的成果兼容了性能表現、設計風格和獨特屬性。倍耐力基金會所收藏的圖片同樣在設計中發揮作用,而這些特定輪胎的生產過程則使用了與賽車運動輪胎相似的專屬技術。

Stelvio Corsa


當我們回望歷史,那是在1952年和1953年,當時的車手是阿爾貝托·阿斯卡里(Alberto Ascari):賽車是法拉利500車型,而輪胎則是倍耐力Stelvio輪胎。這位生於米蘭的車手在當時初出茅廬的一級方程式大獎賽中贏得了連續兩屆世界冠軍,將法拉利和倍耐力的聯手推向世界之巔。之後一年,莫里斯·唐吉尼奧(Maurice Trintignant)和佛羅里安·岡薩雷斯(Froilan Gonzalez)一起,駕駛法拉利375Plus車型,贏得了勒芒24小時的冠軍:這是Stelvio Corsa輪胎所取得的又一個冠軍頭銜。


那幾年裡,倍耐力使用最著名阿爾卑斯山口的名字為其輪胎命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Rolle輪胎和Sempione輪胎應用而生,但是Corsa系列中的Stelvio輪胎才代表著1960年代中期性能表現最出色的輪胎產品。因此,當倍耐力決定為法拉利250 GTO這款世界上最昂貴的經典車型專門定製一款輪胎時,從過往的傳奇中挑選這個名字是很容易的決定。


倍耐力的工程師們使用倍耐力基金會提供的原始設計作品開始打造輪胎,確保其契合這一具有當時外形的標誌性車型。同時,也必須確保其尊重環境——這得益於不含芳香油的配方,兼具性能表現,這款輪胎的內部結構源自於倍耐力在賽車運動中的經驗。為250 GTO打造的這款輪胎,尺寸是前輪215/70 98W、後輪225/70 R15 100W。這款輪胎沒有其他尺寸,也沒有其他車型可以使用倍耐力Stelvio Corsa輪胎。一切,只為法拉利250 GTO。


Cinturato CF67/CA67


1950年代中期,誕生了子午線輪胎結構,配之以交叉模式的帶狀層結構。無論駕駛條件如何苛刻,帶狀層結構的穩定性功能防止輪胎出現變形。和上一代的十字輪胎相比,附著力大大增加,而磨損程度則減少了一半以上。


全新輪廓和胎面花紋的設計,增強了特殊皮帶的使用,也提高了抓地力。倍耐力Cinturato輪胎在1951年獲得專利認證,並在1950年代中期推向市場,保留了經典的"367"設計的這款輪胎,在十多年以來享譽全球。1966年,這種胎面花紋設計使用首字母縮寫命名為CF67/CA67。


這個名字源自於倍耐力頒出的67個許可證,授予25個國家的最重要輪胎生產商們。CA67是第一個用SR碼的紡織子午線輪胎,該代碼意味著它的最高時速可達180公里/時。胎面設計方面,四條主要縱向凹槽之外有獨立通道,獨特圖案,充足排水的能力,而配方則能兼顧耐高溫和耐磨程度。到了1960年代中期,倍耐力Cinturato輪胎成為了全球大部分汽車行業的標杆作品。


Cinturato CN72-CN73


汽車製造業自1960年中期開始日益追求特定化產品,帶來了標識為HR級別(最高時速可達210千米/時)的輪胎應用而生。全新版本的Cinturato輪胎設計產生,帶有H和HS(高速)標識,佼佼者便是全新CN72胎面花紋,確保安靜、舒適的行程。1966年誕生的CN72輪胎裝配於全系的法拉利車型(250GT、400 Superamerica和275 GTB),同時,還裝配於瑪莎拉蒂4000和5000兩款車型。之後一年,這款輪胎又被蘭博基尼相中,裝配在350 GT、400 GT和Miura車型上。


1969年,第一代低扁平比輪胎產生,名為GR70 VR 15(225/70 VR 15),被法拉利選中裝配於365 GT和GTB車型,同時,也用於蘭博基尼Miura和Jarama車型,瑪莎拉蒂Ghibli、Quattroporte、Mistral和Mexico車型。CN72輪胎的繼承版本,是CN73輪胎。


1960年代末,在多年的研究和實驗之後,全新的科技時代開啟,高性能輪胎開始在HR和VR系列(意為最高時速達210千米/時和更高時速)上使用鋼帶。

Cinturato CN36




1968年,Cinturato CN36輪胎誕生,這款輪胎專為菲亞特Dino車型打造,特定尺寸為185 HR 14。這款輪胎的設計滿足了高性能表現和多用途的多種需求,這也是第一款零售的鋼帶子午線輪胎。這款輪胎同時也標誌著倍耐力回歸拉力賽場,收穫了無數勝利。這款輪胎被描述為,有著「低速時柔軟,高速時精準」的特定設計,意味著其遇到障礙物或涉水時保證車輛處於控制之中。這是一款HR輪胎,具備多項重要的技術特徵,幾年之內持續發展,包括為寶馬定製的70系列和13英尺系列,後者在1971年裝配在菲亞特124運動版車型上。菲亞特124運動版和倍耐力CN36輪胎的強強聯手,開啟了倍耐力主導國際拉力之巔的悠久歷史。


Cinturato CN12



當Cinturato CN72輪胎覆蓋了所有標準高性能尺寸,這一系列在1970年代初有著從175 HR 13到235 VR15等全系輪胎,而其低配尺寸輪胎則隨著60系列(245/60 VR 14,255/60 VR 15)和70系列的低扁平比尺寸(205/70 VR 14, 215/70 VR 15)日臻完善。CN12這種胎面花紋專為這些新尺寸輪胎定製,其裝配的車型包括蘭博基尼Miura P400、Jarama、Urraco,以及瑪莎拉蒂的Bora車型。


Cinturato P7



倍耐力P7輪胎自1976年1月起作為民用道路輪胎面向市場銷售,但其實這款輪胎早在1974年的世界拉力錦標賽上已上演首秀,裝配在藍旗亞Stratos車型上。作為眾所周知的超跑輪胎,這款全新的子午線輪胎為世界賽車輪胎領域帶來了多項關鍵革新,比如50系列中的極低扁平比輪胎。


因此,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之間,P7輪胎助力倍耐力為Cinturato CN72、CN12和CN36打造低扁平比輪胎的研發工作。和賽車運動引出50系列的民用車輪胎一樣,在賽車比賽中使用的P7輪胎也為低扁平比民用車輪胎鋪平了道路,正是30系列。P7民用車輪胎首次亮相,裝配在保時捷911 Carrera Turbo車型上,然後是1976年用於蘭博基尼Urraco和Countach車型,隨後是De Tomaso Pantera車型。此外,用於民用車定製的倍耐力P7輪胎還裝配在冠軍賽車菲亞特131拉力車型上,尺寸是195/50 VR15。


Cinturato P5



捷豹:在研發新系列輪胎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汽車製造商。1976年,捷豹要求倍耐力定製P5輪胎。全新的倍耐力P5輪胎專為捷豹高端車型定製,專註於其出色的技術,以及其舒適性、操控和質量。


1979年,倍耐力P5輪胎正式以205/70 VR 15的尺寸版本,成為捷豹包括XJ6、到XJ12、再到XJS等全系列車型的原配輪胎。在此之後,則是藍旗亞Gamma (轎車版和雙門轎跑版)車型、阿爾法·羅密歐Alfetta 2.0和GTV車型的原配輪胎。從1970年代之後,P5輪胎和「賽事輪胎」P7、「運動輪胎」P6一起,使得倍耐力多元的低扁平比輪胎家族日益完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械博覽 的精彩文章:

新松移動機器人驚艷亮相「北京8分鐘」冬奧會閉幕式
本田宣稱研發出世界首塊可實際應用的鎂電池

TAG:機械博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