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技之巔2018: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峰會,深度解讀GAN、區塊鏈行業應用

科技之巔2018: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峰會,深度解讀GAN、區塊鏈行業應用

3 月 25 日,籌備已久的科技之巔?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峰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活動是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DeepTech深科技聯合全球領先的科技金融公司宜信聯合主辦。會議上半場是對 2018 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的詳情解讀,諸如感測城市、對抗性生成網路等入選技術都被演講嘉賓以一種通俗、生動化的形式傳達給現場觀眾;而同樣重要的部分則是下半場重磅嘉賓對區塊鏈及其在行業中應用的解密,讓這項最近持續火熱卻又始終處於「迷霧朦朧」狀態中的技術以一個新穎的角度展示給大眾。

以下為會議內容,經 DT 君甄選後,以饗讀者:


圖丨騰訊優圖實驗室傑出科學家賈佳亞

對抗性神經網路是一個比較大的名詞。一個更專業的定義就是 GAN,指它是一個生成網路,不是一個普適性的對抗網路。

這個模型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生成模型,指的是能夠在隨機的生成觀測數據的模型,而且能夠在給定的某些隱藏參數的條件下,達到這個結果。舉一個例子。英文字體,或者是中文字體,可能有幾百種、上千種字體,每一個字體可能只和別的字體差了一點點。

那麼,怎麼去表達它呢?在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的研究者眼裡面,這些字體都有標籤。比如說叫這些字體 1、2、3、4。。。號字體。這樣的話,只要說字體 1 就能真正找到字體 1。

但不是僅僅止步於此,研究人員希望在給標號的同時能夠在標號的內部,產生一個隱藏的網路或者模型。這個網路模型應該記錄下所有關於標號 1 這個字體的特徵。所以標號 1 不僅僅給出字體名稱,它能夠把整個字體細節重新產生出來。這個就叫產生模型。

產生模型簡單歸納就是給出一個標識符,系統產生出這個標識符相應的結果。這個結果可能是很複雜的東西,可以是字體、圖像,也可以是其他特徵。

在生成對抗網路裡面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對抗(Adversarial)。有一個生成網路不斷的生成字體。生成字體以後,因為不知道生成的字體到底對不對,所以這裡要有一個判別網路。這個判別網路就會去判別到底這個字體對不對。

有了 GAN 之後,我們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說生成戶內、戶外的複雜場景。優點是它確實能夠生成各種各樣的圖象,甚至是語音,文字,特殊數據等。但是它的訓練過程和模型設計需要很多嘗試。很多時候失敗了也很難知道為什麼。

不過,GAN 現在也有瓶頸和比較大的問題,比如說難以控制,它的樣本會有瑕疵。生成結果基本不完美。它也比較難產生一些高解析度的結果。當然最近有相當多的工作來改善這些問題,騰訊優圖實驗室今年就開發了一套全新的技術,這個技術完全脫離了 GAN 的模型體系,使用者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語義輸入就可以生成高質量高解析度的圖像。希望在不久將來,通過科研人員的努力,把這個技術做到更加實用,真正能夠解決更多實際問題。


圖丨遠景智能副總裁余海峰

余海峰認為,智慧城市有多種不同的維度,而智慧能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把分散式的、可商用的能源連接起來,才能創造更大的業務價值。遠景構建了全球最大的智能物聯網平台 EnOS,連接和管理全球超過 100GW 的能源終端,包括數以億計的太陽能板、風機、儲能、用電終端,能讓各類能源設備協同運行。從點到面,去推動交通、醫療、安全、樓宇、園區管理,從而推進智慧城市真正落地。

目前,遠景正在為亞洲某領先國際機場提供智能解決方案。這個機場在全球已連續 8 年被評為最佳機場運營案例,用戶體驗和運營方式都達到了最佳。但現在,佔據整個運維費用超過 50% 的能耗費用已經降不下去了。這個機場把能換的設備都換掉,並且增加了很多智能策略,比如說根據時間段的智能決策。

機場已經在垂直領域做的很好,那麼怎麼樣才能再提升?

BMS 系統只能連接我們看得到的設備,比如電梯、空調、安防系統,但還無法觸及更末端的設備,比如大樓的暖通流量閥門,通風口風速,二氧化碳含量等。

EnOS平台通過連接跨領域的感測器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把末端設備,像通風口、水泵、水閥等連接起來,能夠更細顆粒度更精細化的控制關鍵設備;

第二,連接監控錄像信息,監控錄像能記錄每個角落、每個門口、每個路過的人像並做人臉識別,這樣就能知道在一個時間點某個地方有多少人;

第三,連接航班信息等其他數據源,這樣就能估算在某個時間點的人流密度有多大;

第四,並且利用準確到具體位置的天氣模型,預測天氣變化的趨勢,更精確地提前控制機場這種具有巨大能量慣性的大空間的熱交換。

通過這幾個維度的數據,EnOS平台可以建立一個複雜的能量模型,能夠更準確的,更有提前量,更細顆粒度的控制整個能量系統。通過這些優化,EnOS平台預計能夠把整個機場的能耗降低 5%。

對於一個開發者而言,EnOS這個平台除了擁有大量的設備數據,還提供豐富的包括地形、天氣、人流、市場等數據,從而可以為客戶創造更有價值、更豐富的應用。

遠景緻力於為人類可持續發展而努力,我們希望大家能一起來拓展平台能力,打造應用,把這些應用運用到更多的真實場景里去,共同為人類事業而努力。


圖丨新華智雲 CEO 徐常亮

媒體大腦不僅只是 AI,它其實是由計算、數據、萬物、智能,這四種要素組合而成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數據和計算要去結合。

先來看數據,路透社流傳著一句話,「在新聞成為新聞之前,都在路透社存著」,而在新華智雲看來,「Before it』s news,it』s data;After it』s news,it』s data.」也就是說新聞即數據,數據即新聞。

數據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是一種無心之得,是在不知不覺中沉澱下來的。而新聞某種意義來講,是有心之失,要選出其中精彩的片段就一定會去選擇失去一些什麼,這方面的想法其實也引導了今天媒體大腦的發展。

重點來說一下智能和萬物。今天這個時代剛好是又一輪人工智慧蘇醒的時代,機器對於文字也好、圖片也好,本身的理解能力上都已經得到了非常大的突破。智能就在很大程度上映射了今天人類聽說讀寫的能力,不管是在人臉識別、語音識別,還是對文字基礎的理解等等方面都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萬物其實和感測城市最為相關。比如說智能汽車、智能音箱、智能電視,在各個方面讓各終端成為一個播放、傳播的介質,而且它已經突破了以往的單向傳播,形成了可以雙向交互的能力。

今天,遍布城市的攝像頭可以做很多的事情,阿里雲在實施的城市大腦,其實就是在用城市中成千上萬的攝像頭數據來改善城市的交通。

在媒體大腦裡面,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數據來做另外一件事情,比如說火災或者爆炸的報道。以前監察員對攝像頭採集下來的數據「視而不見」,接下來我們可以讓機器第一時間分析、判斷出哪出了火災、車禍,應用在新聞報道上,同時也是信息的傳遞和觸達,讓更多人知曉相關的事,在必要時做出及時處置。

這個平台叫做 2410,24 是指全天 24 小時在線,10 是指我們接下來想在每一個突發事件,或者每一個類似的新聞場景下,能夠在 10 秒中產生新聞。

這個平台生產出來的內容被定義為 MGC(機器生產內容,Machine Generated Content),不管在時間上、空間上、信息採集的種類上,都比人能所觸及的多。

我們希望通過智能平民化、萬物智能化,共同來記錄這個時代的進程。


Focusing on art and gaming and what does that mean as an industry as a whole

圖丨現場與Cryptokitties創始人江家俊連線

加密貓去年(2017 年)11 月開始正式的營運,到現在為止,加密貓的交易量已經達到 2320 萬美元,總共有 33.1 萬次的交易,目前最貴的一隻貓是 11.07 萬美元,在加密貓剛開始上線的時候,它曾經一度佔到 15% 以太坊的網路流量,甚至於讓某一些以太坊的交易所被迫沒有辦法正常的交易。

當初為什麼想要做加密貓,真的只是覺得貓很可愛嗎?或者是覺得區塊鏈這個東西可以拿來做遊戲很炫嗎?其實你表面上看到的是一隻貓,是一個加密貓,實際背後代表的是一個加密的收藏品,加密資產的概念。

想一想大家所玩的遊戲,如果有一天你的遊戲商倒了,你的伺服器廠商倒了,你在遊戲上面所有得到的東西(分數、寶物)都會消失在這個時空當中。

加密貓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就是每一隻貓都可以不受公司的影響,不受發行公司的影響,不受任何人的影響,只要它的主人握有這個密鑰,他就可以讓這隻貓永久的流傳下去,成為他的傳家寶。

當然,收藏一隻加密貓作為傳家寶是一個可行的方法,但是如果從加密貓替換成為不動產、房屋、汽車,成為其它有價值的產品,這又是另外一種社會資產的概念,這其實才是加密貓在整個區塊鏈應用當中最希望啟發到大家的。

為什麼區塊鏈很重要,因為信任的問題其實一直貫穿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從石器時代開始,每一個部落之間和部落之間的信任,到最後在農業時代,我們看到的是莊園統治者跟貧民之間的信任,到了工業革命之後,我們看到的是工廠和工人之間的信任等等。

從這個當中的整個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要跟不同的機構產生信任感,比如說像政府機構,我們在完成一個交易的時候,會有很多中介組織之類的。如何解決這樣所謂的信任的問題,互聯網也許是一個還不錯的方式,但是互聯網有一個問題,就是它需要中間方和第三人。這樣會有每個人的風險存在,就是你的數據、因此可能會被竊取。

為什麼我們需要區塊鏈,其實這代表的是傳統、完全集中、中心化的一個系統架構下,存在著一種被操弄、不可控的系統性風險。


圖丨網錄科技創始人&CEO 呂旭軍

網錄科技主要給國內的企業和政府提供區塊鏈解決方案,在 2016 年底做了很多的隱私方面的研究。

大家知道,比特幣出現在金融危機之後,非常及時,是一個點對點的現金系統。之所以把比特幣定義為現金,是因為現金事實上是匿名的,如果你把一沓人民幣轉給另外一個人,流轉了之後,沒有人知道當時那筆交易到底是誰給另外一個誰的,也不知道交易的金額。

但是,比特幣沒有完成全匿名。雖然用戶不需要公開身份、不需要做 KYC 認證就可以進行交易,交易信息跟身份認證信息不相關,從表面上來講,大家覺得非常匿名了。事實上,已經有公司能夠把比特幣裡面的所有交易信息用大數據的形式收集起來,在用戶消費過程中,對他們進行分析。假如系統能通過某一筆交易分析出用戶身份,那麼這個用戶之前的所有的交易對於機器來講一目了然。所以,我們把比特幣叫做准匿名。

為了解決隱私問題,很多人嘗試了各種方法。最簡單的辦法是 MIX,就是進行混淆,大家把所有的交易先放到一個籃子里,等從這個籃子里拿出去的時候,沒人知道誰是誰的,是從哪兒來的。

混淆一般來講是通過中心化的方法,通過信任的其他人,或者是其他一幫人。你要先把自己的資產轉到他那裡去,然後他幫你混,他收一筆很小的交易費用,然後再轉出去。當然,混淆有交易延遲、偷幣等各種問題。

現在也有去中心化的方法進行 MIX,比如 Hyperledger、MONERO、Zcash、網錄科技的萬維鏈。

Hyperledger 基於聯盟鏈進行隱私保護,現在是一個基金會運營的全開源項目,專門提供企業級區塊鏈解決方案。

另外一個就是 MONERO,它是環簽名和一次性地址的實現方式,有三個方面特點:安全、隱私、地方交易不可追蹤。

那麼它具體實現的方式是怎麼樣的呢?

在 MONERO 中,從一個發送方到發出方,就好像一個存單一樣,你先把一部分 Token(資產)先放到一個池子里,比如我們講的一個倉庫裡面,每一張存單都是不可辨認的,分不出來是誰誰。然後,另外一個人從裡面拿出去,和 MIX 很相似。

因為 MONERO 是基於比特幣的技術實現的,採用 UTXO 的方式,就是看 Input、Output 這裡面,用接收方的兩個公鑰,或者是地址。每一次發交易的時候,都產生一次性的地址,這個地址通過一個數學的演算法,通過一個類哈希的方式算出一個 Key emge,通過這個 emge 能夠對在這個池子裡面的交易進行混的簽名。在剛才講的池子裡面有很多交易進行環簽名,混在這個裡面,出去的時候,大家不知道這個交易具體是從哪個發售方出來的。

網錄對於比特幣隱私的解決方式是萬維鏈。這個團隊需要把技術應用到一條公鏈上,把所有的區塊鏈連起來,所以做了一條萬維鏈。

萬維鏈有三個主要的特性:隱私保護、跨鏈、智能合約。在跨鏈的基礎上,在多條鏈上實現帶有隱私的智能合約,這樣實現了真正的數字經濟的可編程。

萬維鏈已經上線,它的隱私解決方案類似 MONERO,又做了很多改進。MONERO 是 UTXO(比特幣)基礎上改進的,萬維鏈使用了以太坊底層的代碼,我們做了很多改進,不僅有原生幣的隱私保護,還支持上面發行的資產的隱私保護。

圖丨能源區塊鏈實驗室首席戰略官、信達證券區塊鏈首席戰略官曹寅

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區塊鏈就是一個以去中心化方式集體維護的、有共識的可信資料庫方案或者可靠的分散式賬本,通過共識機制實現異地多活的一致性,然後通過非對稱加密的公私鑰機制的賬戶體系實現交易、清結算。

但不久的將來,大家將不再關心區塊鏈底層如何實現,大家關心的如何在區塊鏈上構建一個生態,這個生態就是所謂的dapp,包括社交、購物、出行等……區塊鏈作為一種技術、架構,關鍵還是要來解決問題的。

區塊鏈其實只解決一個問題,就是最重要的信任問題。

去中心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終目的是解放生產力。在一個行業裡面,如果中心化能夠最大化的釋放生產力,能夠最公平的服務每一個參與者,那就是好的生態、機制,沒有必要完全為了去中心化而去中心化。

目前作為一個基礎設施的角度來說,區塊鏈並不完善,但可能到 2019 年的時候,很多成熟的主鏈就會湧現。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這樣的基礎設施,或者是 IT 架構,都不是實驗室設計出來的,都是通過持續的迭代更新之後完善的,通過大量的商業應用之後錘鍊出來的。

這個過程會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有大量的獨角獸誕生的一個過程。

實體行業怎麼和區塊鏈結合呢?它十分類似於產業互聯網,產銷主體、平等分散決策,供應鏈各個環節參與者高度協同,生產要素充分的市場化,自動化的交易。這個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協同自治、市場化、智能合約是有異曲同工的內在一致性的。

但在此之前需要確定的是一個行業有沒有去中心化的需求。

舉一個例子來說,像在能源行業,消費者根本不關心這個電是去中心化,還是中心化,大眾只關心一點,電是否便宜、安全、穩定,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像能源這種天然具有規模經濟效應的產業,就是越中心化,成本越低;越中心化,供應越穩定;越中心化,生產端和消費端的配給、匹配越完善。

最後談及政策是否許可的問題,這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政策是否許可你去搞去中心化的應用;

第二部分:現在的這個政策框架是否允許你在這樣的一個去中心化應用上發行你自己的產業通證(token)。


圖丨達闥科技首席科學家陳原

在未來,所有的類人類智能的設備或者機器人,他們的智能都應該是被放在雲端的。因為在相當長時間之內,科技水平沒有辦法把與人腦同等計算力的硬體做到與人腦同等大小與功耗的水平。達闥科技正致力於為設備與機器人提供雲端智能服務。那為什麼這樣一家做智能技術的公司會在區塊鏈領域投入大量的研發,並擁有了非常多的專利(全球區塊鏈專利數量排名第九)?因為區塊鏈技術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在雲端智能機器人體系結構裡面的安全問題。

為了讓設備與機器人可以訪問雲端智能,我們需要在全球的範圍內構建一張安全高速的網路作為機器人的神經。這張網包含很多節點,將會服務於很多企業與個人的機器人以及智能設備。這些設備們都將擁有特定的許可權,訪問特定的資源。在這張網路上,我們使用了軟體定義網路(SDN)的技術,遵循著軟體定義邊界(SDP)的方法,而我們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在SDP結構中,控制器本身是中心化的,並由此會引發單點故障等一系列問題。

所以我們把區塊鏈的技術應用到了智能設備的認證與授權上。我們把私有鏈和SDP相結合,實現了一個去中心化的「認證中心」(CA)。在這個許可鏈中,每一個節點的許可權受到嚴格的管控。同時,我們可以以鏈外應用的形式讓這條鏈為外部的應用提供許可權管理服務。例如,一個企業現在在使用一個中心化的CA,給員工們頒發證書提供認證,那麼這個企業也完全可以將這個工作交給這個私有的區塊鏈來實現。

達闥科技現在已經把這種基於區塊鏈的認證技術應用到我們自己提供的智能設備上面去,包括一些智能終端,或者是一些服務型機器人等等。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給一些企業提供這種技術服務,讓企業可以基於這套私有鏈平台去構建自己的鏈上應用。

從我們的實際使用來看,將區塊鏈應用於智能設備的認證,其好處在於:第一,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認證中心」;第二,節點之間有互信機制;第三,認證軌跡可以被追蹤;第四,整個體系的擴展非常靈活而安全。


討論嘉賓:網錄科技創始人&CEO呂旭軍、能源區塊鏈實驗室首席戰略官、信達證券區塊鏈首席戰略官曹寅、宜信翼啟雲服負責人、翼啟雲服供應鏈金融首席創新官劉灝

主持人:對於區塊鏈技術安全、甚或是所謂完美網路隱私的看法?有些人認為安全性是相對性的問題,而不是絕對性的問題,這對於打造一個安全的網路環境而言,究竟在技術與應用環境上的追求關注重點應該是什麼?

呂旭軍:像 Facebook 這樣大部分的隱私泄漏,更多的是個人為了某種方便,免費地讓這個信息被拿走了。所以說,我們在網路裡面不可能實現絕對完美。

曹寅:任何東西都不存在絕對完美,但是這不影響我們追求完美,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很意義的事情。

還有一點很重要,舉一個例子來說,最近 Facebook 出現的這個事情,為什麼是從歐洲這邊開始先湧現的呢?包括以前 Google 的事件為什麼也是從歐洲這邊開始出現的呢?其實是因為歐洲對於數據隱私和美國對於數據隱私的看法是不一樣的。

美國對於隱私的看法是把它作為一種財產,歐洲是把它定義成個人尊嚴。所以,我們現在更多的需要在社會契約層面去探討什麼是個人隱私的邊界,如何來確保我們稱為有尊嚴的個人隱私的環境。

劉灝:在整個網路隱私這個話題裡面,技術只是一方面,就像 Facebook 這次泄漏數據這個事件,有多少是完完全全因為技術呢?它和整個的監管環境、社會環境,包括一個人為的操作風險都是有關係的。

主持人:你們覺得怎麼樣去幫助企業上鏈,或者企業應該怎麼樣面對上鏈的困難?

呂旭軍:我們已經找到了一個解決的方案,從 2015 年開始,我們在國內各個地方給企業提供區塊鏈的解決方案,後來發現拿區塊鏈來存數據是非常好的,用在身份認證也非常好,但是它有一些局限性,就是區塊鏈改變生產關係。

經過很長時間的探索,我們找到了一個新的方向,就是通證經濟,如果沒有 Token,區塊鏈的革命性就沒有那麼強,但是通證不一定要公售、不一定是貨幣,它是一種發行的資產。

這個資產有可能是鏈下的,可能是一個具體的東西,但是你越虛擬,上鏈就越容易,我們提供的就是類似於聯盟鏈這樣一個可以轉換成公鏈、也可以變成私鏈的形式,可以在上面可以發行資產,假如需要的話,也可以跟其它的鏈連起來。

所以,我們找到了這種辦法,能夠幫助企業(特別是互聯網企業)用通證更好的把用戶、資產能夠儘快的上鏈,跟其它的經濟體進行流通。

曹寅:現在各大傳統互聯網公司,甚至一些產業公司都有區塊鏈的布局,有些像螞蟻、騰訊、平安,都有一個完整的區塊鏈的部門,但基本上這些團隊過一段時間會自己跳槽,出來創業。

為什麼呢?很大的原因在於這些團隊在這些公司裡面根本施展不開手腳,他做的所有業務其實都需要對於自己公司本身的這個業務進行重構,或者說如果和現在公司業務沒有任何交集的地方,他也發現得不到任何公司資源的支持,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現在大型公司、產業企業、互聯網公司,做區塊鏈化更大的挑戰其實不是來自於外部競爭對手,而是在於內部的職能和利益的分配,來自於高層領導者對於區塊鏈業務的重視以及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麻省理工學院成立最重大AI項目!谷歌前執行董事稱其「新力量源泉」
《Science》刊發MIT聯合研究:假新聞也有大科學,真相幾乎「沒鞋穿」!

TAG:DeepTech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