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拒絕鸚鵡學舌

拒絕鸚鵡學舌

鸚鵡學人類罵人學得唯妙唯俏。各種萌寵學人類的行為也廣泛流行於各視頻App,人類也喜歡這種形式的表演,部分原因在於他們有趣模仿的內容對釋放壓力也很有幫助,甚至,初生孩童說的一些很「出格」的語言討長輩歡喜也跟這些情況類似,只是隨著孩童的長大,他的言論具有了意義他自己也能意識得到。

現代人也正因為這種高度的模仿能力(我們稱之為學習。),才使得文明一代代的延續下去。隨著印刷術的普及,思想的啟蒙。科學新發現也越來越多,革新性的發明也普遍起來。相應的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等學科也為整個工業社會的發展而服務(無論是馬克思,塗爾干還是馬克斯 韋伯或是其他學者)。這些學科使得人類社會也掌握了更多的系統化知識。因此,人們在面對不確定性的時候,不再訴諸神靈的保佑,而是積極地尋求專業的服務以克服困難。同時也因為,眼前的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無法從歷史中得到具體的指導。

中國四十年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巨大的變化。但是大部分也僅僅只能以個體為視角去看待變化,尋求升職加薪的機會(或者發財致富的機會),這本無可厚非。弔詭的地方只在於,我們僅僅只能鸚鵡學舌似的去複製見得著一切成功的事物,方法。而且——永遠只在感慨逝去的機會,而不著眼於未來。更沒辦法看到適合於自己的機會。而這裡的「複製」更多的時候指的是原封不動的複製,而不是快速地將紛繁複雜的表面現象加工歸納,為己所用。結果就是,自己永遠在追趕,從來沒辦法超越老師,甚至,自己都沒辦法吸收自己想要學習的事物。

記得小時候,我經常被長輩批評說不會說話,要學某某。讀書的時候非常排斥,同時也覺得為什麼他們口口聲聲說學某人,為什麼長輩們的人際關係也不是很好呢?工作幾年後,終於明白,有些人的人際關係好不是從表面上學得出來的:有些人認為人無貴賤,人和人之間靠契約維繫,人和人之間人格平等。因此,待人處事首要的是要尊重他人,說話不讓人難堪(自己待人友好,就會收到友好,從社會心理學上來說叫自證預言)。而中國仍處於一個從身份社會(依據行政級別分配利益)轉向一個契約社會(類似於客戶-服務提供者)的一個過程中,越強調身份就更有爭奪存在感的傾向,說話就是要讓人為難,與人對抗而不是合作。靠學來的話術能跟人建立密切關係嗎?很遺憾,所謂的掌握話術就是很多50,60後眼裡的會說話,而不是「」套路「」他人。

然而,讓人能夠有自己的想法中國的教育還有太多的工作要做了,填鴨式的中小學教育已經讓現在的80,90後們思維上有了太多的懶惰。只求標準答案,追求快速的得到答案(如何快速做XX,如何快速XX....),更別提去(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了。鸚鵡學舌似的做法也最終讓人流於不甘平庸似的平庸。(平時迷戀網路遊戲,關鍵時刻病急亂求醫。)

最後,摘錄幾段我著名管理大師德魯克的幾段話,希望能夠共勉。

重將來而不重過去;

重視機會,不能只看到困難;

選擇自己的方向,而不盲從;

目標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heundefined 的精彩文章:

TAG:theundefi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