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徽特產丨2000年的歷史回味,唐代至清都是貢品

安徽特產丨2000年的歷史回味,唐代至清都是貢品

原標題:安徽特產丨2000年的歷史回味,唐代至清都是貢品



霍山黃芽產於安徽省霍山縣,屬於黃茶,為中國名茶之一。

該茶外形條直微展,勻齊成朵、形似雀舌、嫩綠披毫,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醇濃厚回甘,湯色黃綠清澈明亮,葉底嫩黃明亮。


唐朝李肇《國史補》把黃芽列為14品目貢品名茶之一。


自唐至清,霍山黃芽歷代都被列為貢茶。


據農業部茶葉質量檢測中心檢測顯示,霍山黃芽的香氣成分共有46種之多,同時還富含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等生化成分,具有降脂減肥、護齒明目、改善腸胃、增強免疫力等功效。

2006年4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霍山黃芽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09年霍山黃芽茶在第十六屆上海國際茶文化節名茶評比中獲金獎。霍山黃芽自明代列為特貢品。


六安州志載:明時六安貢茶制定於未分霍山縣之前原額茶二百袋,霍山辦茶一百七十五袋。


霍山縣誌載明人曹琥"注黃芽茶疏"中說:臣查得本府額貢茶歲不過二十斤,祖宗以來聖賢相承不聞以為不足……寧府正德十年之貢(1515年)取去芽茶一千二百斤,細茶六千斤,不知實貢朝廷幾何……芽茶一斤,賣銀一兩,猶恐不得。


清乾隆四十一本(6-2)《霍山縣誌》貢茶產地載:六安茶六安與霍山所併產也其以六安名者當霍未建縣已有貢額從其朔也。

《天啟志》謂以六安寨得名以似鑿(寨本名六萬,訛稱六安),顧霍邑山多繞確六地既廣且饒(產茶實浮於霍而貢額州不縣之什二)……產茶之地惟東山最早,而東山皆屬州境,每年大府薦新及本縣貢品,率皆州民於雨前,赴縣售賣;霍產悉出西南,遲在雨後,幫不及入貢,則茶之專名六安,亦紀實也。今為詳著其地此霍被六大較可睹矣。東山……貢茶歲居其八九(東山25處屬縣境的有磨子潭、與兒街、但家廟、單龍寺、東西溪等21處)。


又據《霍山縣誌》載:「光緒年間,以南鄉霧迷尖(即烏米尖),掛龍尖二山所產為一邑最採制既精,價亦倍於各鄉。」


霍山黃芽曾一度失傳。


1971年以來開始挖掘、研製,恢復生產。1972年4月27日至4月30日,縣茶辦室選派農業局茶廠、壩上茶站三位茶葉技干,在烏米尖同三位七、八十歲高齡的茶農共同炒制黃芽茶,共計14斤茶樣,當即用白鐵桶封裝六斤上報國務院進行鑒評。


翌年縣土產公司又布點三處,正式生產黃芽,金字山為重點,數年來,由審評室老茶師負責技術輔導。其餘兩處為烏米尖和金竹坪。

此後,經過大化坪區農技站、茶站的技術人員反覆切搓,試驗改進,黃芽茶採制技術有所提高,品質規格趨於固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臉 的精彩文章:

他和毛主席重名,官至中央副主席,是開國將帥中第一位正國級!
他曾兩救徐海東大將, 老打勝仗被毛主席點名批評,103歲的他是至今健在唯一金寨籍開國將軍

TAG:徽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