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流感剛完,手足口又要來了,怎樣科學預防和護理

流感剛完,手足口又要來了,怎樣科學預防和護理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

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

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

文/娘娘說

作者/辣媽菲爺

好不容易送走了煩人的流感,可是當媽的就沒有省心的時候,因為讓人揪心的手足口高發季又要來了!

我家娃去年就突然患上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的一種。醫生說出這名詞的時候,她奶奶還焦急的以為是上火,爸爸就緊張地以為娃要住院打吊針……

家庭成員對這類疾病沒有絲毫認識,讓我捉急,這讓我怎麼放心把生病的娃放家裡照顧呢?

那皰疹性咽峽炎到底是什麼?

前面說到這是手足口病的一種,因為導致他們發作的原因都屬於同一類的病毒。

只要是病毒類的疾病,都沒有特效藥,只能等待自愈,不用吃抗生素(消炎藥),因為就算用了也只是產生副作用卻對娃的病沒有任何效用。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一樣,都容易在春夏、夏秋期間高發,而5歲以下兒童是高發人群,傳播很簡單,通過糞、口、呼吸道就能傳播。

流感剛完,手足口又要來了,怎樣科學預防和護理

病程有兩周,通常是這樣:

①潛伏期3-5天,在這段期間,孩子身體沒有任何癥狀,但是病毒已經潛伏在孩子身體里;

②前驅期,就是開始病發的時候,寶寶一般是突如其來38-40度的高燒,嚇壞爸媽等家庭一眾人等;

③水皰期,就是發病後2-3天後,這時候孩子除了例常的高燒,還會在上顎喉嚨出長出水泡;

④潰瘍期,一般是發病後4-5天,這時候孩子已經退燒或者處於低燒階段,但是因為皰疹帶來的潰瘍,讓寶寶還在受苦,這會導致他流口水,進食困難,哭鬧不停。

不過,雖然手足口病與皰疹性咽峽炎都是同一類的病毒導致,但是兩者還是有區別的:

首先,兩者的皰疹位置不一樣,皰疹性咽峽炎只在口腔出現皰疹,而手足口病則會在口腔,手足臀等位置出現。

然後,也是最重要的區別,就是發病風險,皰疹性咽峽炎算是病情較輕的一種,一般1-2周會自愈,而手足口病則會0.1%重症的可能性,在20種導致手足口病的病毒當中,有一種病毒最為兇險,它叫EV71,容易引發重症,導致腦炎和肺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流感剛完,手足口又要來了,怎樣科學預防和護理

發病期間,我們要怎麼照顧孩子?

一個疾病的痊癒,三分靠治,七分靠護理,我們在孩子發病的期間,我們最重要的就是照顧好我們的孩子。而且像這類自限性疾病,沒有特效藥,只能靠我們的耐心護理,下面結合我自己的實戰經歷,給大家幾個護理tips吧。

發病護理:物理降溫是關鍵

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退熱貼,體溫實在太高,後背也可以貼一張;如果到了夏天天氣炎熱,還可以給孩子穿上長衣長褲,然後打開空調,氣溫調到26度,寶寶也沒那麼難受;除此以外還能用熱水擦拭寶寶的腹股溝、後背、腳掌等有大動脈的部位退燒。

這裡要做個小科普,熱脹冷縮的原理我們都清楚,如果用冷水擦拭,那麼只能在擦的時候降溫,但是擦完皮膚毛孔會收縮,不利於熱量排出;而用熱水擦拭會皮膚毛孔擴張,幫助體內的熱量散出去。

如果寶寶體溫超過38.5,那麼可以嘗試使用退燒藥,例如布洛芬(美林)或乙醯氨基酚(泰諾),但兩次必須間隔6小時以上,一天內不超過4次;我家娃一般都是使用布洛芬,但是當我發現這不太管用的時候,我在6小時後果斷換了乙醯氨基酚;如果還是持續高燒,甚至可以嘗試肛塞的藥物進行退燒。

飲食:選擇流質食物

因為皰疹性咽峽炎的主要癥狀是皰疹,那麼當皰疹破裂,潰瘍的階段,寶寶就變得不願意吃東西,連水都不怎麼願意喝,這種時候必須做好和娃艱苦作戰的準備,使用各種方法誘導她吃東西,能吃一口是一口,讓粥涼一涼,讓她吃點酸奶或者冰激凌,只要她願意吃,什麼都可以。

葯:適量使用外用潰瘍葯

口腔潰瘍除了可以用鹽水和溫水漱口,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一些外用藥物,比如「喉風散」,一般藥店都有賣,我一般口腔潰瘍都是用它,也可以嘗試給孩子使用;如果潰瘍實在嚴重,醫生就會適量開消炎效果好的中成藥,比如德國產的「施保利通片」,口服或含在口腔,可以抑制潰瘍面產生的細菌感染。

觀察:留意孩子的生病徵兆

雖然只有0.1%的可能孩子的手足口病會變成重症,但是重症的後果嚴重到不敢想,所以在前期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孩子連續三天高燒不退,睡眠中還會嘔吐,一驚一跳甚至還有驚厥等癥狀,一定要立即帶孩子去看急診;

如果醫生說可能是腦膜炎等重症可能性,不要抗拒,聽從醫生安排,做好腰椎穿刺、甚至CT、核磁共振等檢查的準備,好讓自己心安。

陪伴:用耐心和愛安撫孩子

孩子在患病期間,因為滿嘴甚至滿身潰瘍,不肯吃飯,愛哭鬧,甚至會煩躁生氣亂丟東西,發脾氣……這種時候,就讓我們比平時再多一些耐心和溫柔,多抱抱她,多陪陪她,規矩什麼的就先拋一邊;如果自己太疲憊,拜託爸爸或者奶奶先照顧孩子,你好休息一會,釋放壓力,從而繼續備戰;或者多帶孩子睡覺,白天就拉上窗帘,睡眠能讓孩子暫時忘記痛苦,也能有利於痊癒。

流感剛完,手足口又要來了,怎樣科學預防和護理

預防:及時接種疫苗以及與患者保持距離

2016年上半年開始,6個月以上、5歲以下的兒童可以去醫院接種「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雖然不能預防所有的手足口病,但是可以預防由EV71病毒導致的重症的手足口病。

因為手足口病有3-5天的潛伏期,所以很容易一接觸就傳染,所以一旦聽聞已有手足口病的孩子一定要堅決隔離,同時要避免出現在手足口病的環境里,比如幼兒園高發就果斷停課,小區高發就不去公共場所游泳,最重要的是,外出就餐一定要自帶餐具。

說到餐具,就是血的教訓,我家娃中招極有可能是我有一次帶娃去度假村用了酒店裡提供的兒童餐具,現在自己回想,很有可能因為客流量過大,酒店回收了其他房間的孩子使用過的餐具,簡單清洗,沒有嚴格消毒就給下一個客人使用。一旦客人裡面有手足口病的孩子,這傳染速度絕對杠杠的!

為此,我決定以後出門就餐再也不偷懶,絕對自己帶上餐具!

流感剛完,手足口又要來了,怎樣科學預防和護理

真理:勤洗手通風

最後,就是真理了,和「喝熱水」一樣真的真理,以至於大家聽到總是在笑:勤洗手、勤通風、喝凈水、吃熟食、多吃水果、多運動,增強抵抗力,少去人多的地方……

孩子一生病,遭苦的除了孩子還有大人,媽媽這時候都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但是請媽媽們也不要成為驚弓之鳥,從此不敢帶孩子出門。從好處想,孩子的抵抗力不就是從一次又一次的生病中建立起來,只要合理治癒,照顧得當,咱們照樣可以帶孩子出去撒野看世界!

最後,希望各位寶寶跟病痛拜拜,健康成長!

作者簡介:菲爺(spicymom2014),通信業與母嬰界斜杠青年,曾旅居海外就業生娃,不拘一格的麻辣生鮮辣媽子,願我做一個陪你一起面對育兒屎尿屁的閨蜜。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

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

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