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不通電,天黑之後大家都在幹什麼呢?

古代不通電,天黑之後大家都在幹什麼呢?

古代不通電,天黑之後大家都在幹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是沒有電這種概念的,古人不知電為何物,所以我們古代的一切智慧都是靠手工創造出來的,所以中國古代也沒有電燈,據史料記載:紫禁城最早通電燈的時間是公元1888年,也就是光緒十四年,當時的海軍衙門命神機營機器局總辦恩佑用六千兩白銀為宮裡購置了幾台電燈,還有一些鍋爐等等,光緒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這一天沉寂了幾百年的紫禁城終於有了電燈,而第一台電燈是安裝在慈禧寢室里的,這也是中國開始使用電燈的開端。

古代不通電,天黑之後大家都在幹什麼呢?

當然在此之前,中國的古人們並沒有使用過電燈,那麼他們天黑後都在幹什麼呢?或許我們可以從古人的詩詞或宮廷皇帝的起居注中找到答案:

古代不通電,天黑之後大家都在幹什麼呢?

中國古代最幸福的人應該就是皇帝了,作為帝國的九五之尊,皇帝享受著世界上最大的榮耀,可以說是以天下供奉一人,但是這只是我們個人的想法而已,對於古代的皇帝來說,他們並不輕鬆,天下這麼多的事情都等著皇帝去處理,如果想要做個昏君,王朝就要面臨著覆亡的危險,但是如果想要做個明君,就要兢兢業業,天天幹活,比如明朝的朱元璋同志,他的夜生活就比較苦悶,天天抱著一大堆奏摺批閱,一直批到凌晨,再比如清朝的雍正皇帝也屬於死干類型的,大臣上個摺子可能只有幾百字,而雍正皇帝可能給人家回復幾千字,這明顯就是幹活打了雞血類型的。

古代不通電,天黑之後大家都在幹什麼呢?

所以對於皇帝來說,大多數皇帝天黑之後還要點蠟燭批作業,而對於很多昏君來說,夜生活就比較豐富了,吃喝玩樂,舉辦個聚會什麼的都很正常,當然對於大部分老百姓來說,天黑之後只能早點睡覺,因為白天畢竟辛苦一天了,累得不行,晚上也沒什麼娛樂活動,所以只能早點休息了。

古代不通電,天黑之後大家都在幹什麼呢?

而對於文人墨客來說,沒有電燈沒關係,起碼還有月光,比如李白同志,大半夜的不睡覺,看著月亮發愣,然後寫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對於憂國憂民的政治家來說,半夜可能會更加的熱血噴張,比如陸遊同志,寫下了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壯麗詩句,就連晚上做夢都在想著收復河山,當然對於正在談戀愛的小年輕來說,晚上是寫情詩,互訴思念之情的最好時間,此時靈感湧現,連情詩都寫的入腦入心。

古代不通電,天黑之後大家都在幹什麼呢?

比如《詩經》里非常典型的一首詩《關雎》中就曾經寫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書生想淑女想的輾轉反側,這充分證明了晚上雖然沒電燈,也沒啥娛樂活動,但是起碼腦子沒閑著,現在的我們一到半夜開始聽歌、發朋友圈,聊微信,而我們的古人也沒閑著,雖然科技不發達,但是精神生活還是很豐富的,比如偉大的文學家曹雪芹同志,就選擇白天出去和朋友喝酒,晚上就著靈感寫《紅樓夢》,效果非常不錯,一般來說偉大的作品都是這個點寫出來的。但是對大部分老百姓來說,既不識字,也不會寫詩,估計只能早點睡覺了!這樣的夜生活還是比較枯燥無聊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