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上出現這種皺紋,心臟可能有危險
冠心病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它作為一種常見慢性病代表,近年來其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長趨勢越來越威脅著我國人群健康。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數據顯示,我國冠心病患者人數約1100萬。
目前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還未完全清楚,但是已經明確一些疾病或者生活習慣會增加罹患冠心病的風險。
冠心病「青睞」的5類人
1吸煙人群
吸煙可以說是引發冠心病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煙草煙霧中的上百種有毒物質,會損傷血管內層的細胞,加速血管硬化,並生成粥樣斑塊。輕則引發心絞痛,重則發生心肌梗死。
即便是電子煙,也會給心臟帶來相似程度的危害。另外,不僅是吸煙的人,不吸煙的人也會受到二手煙的傷害。
最簡單的防病方式就是,戒煙。
2高血壓人群
血壓長期處於較高水平會導致心血管硬化、血管壁變厚,這使得血流通道變窄,心臟需要更努力工作才能保證全身血液循環。這大大增加了患冠心病的幾率。
定期檢測身體各項指標很關鍵。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內會因為一系列氧化應激反應、胰島素抵抗等,損傷血管細胞,開始或加速冠狀動脈的粥樣硬化的進程。
而且糖尿病患者的感覺會不如常人敏感,很有可能察覺不到冠心病造成的胸悶、胸痛等癥狀,等真出了事,有可能就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
糖尿病人一定要嚴格控糖。
4高膽固醇人群
體內膽固醇沉積會形成斑塊,使得血管變狹窄,加重心臟負擔,也增加了心臟病發生率。
5超重、肥胖人群
肥胖(BMI≥30)比其他因素更危險,因為肥胖往往與高血壓、高膽固醇有關,甚至還會發展為糖尿病。
另外,體型瘦削和有運動習慣的人也不應掉以輕心,因為當代謝系統有問題時,血脂也可能出現異常。
最好定期體檢,有問題及早發現。
除此之外,還有這些因素:
年齡。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本就是一種老年退行性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粥樣硬化會逐步加重,不可逆轉。據研究顯示,55歲以上人群患病幾率有所增加。當然,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不良飲食方式、不愛運動等),結合年齡增長,會使患病幾率大增。
性別。女性在絕經期以前很少患嚴重冠心病,因為有雌激素的心血管保護作用,除非有明確的其他誘因。而男性患冠心病的概率遠遠高於女性。
遺傳。家族中如果有近親曾患心臟病,那麼你得冠心病幾率也會增加。
精神壓力。長期高負荷的工作以及易激動生氣的脾氣,也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很多男性在高中時就已經在吸煙,且量大再加上長期處於高負荷、高壓力的工作狀態從而導致精神緊張誘發冠心病。
冠心病的表現癥狀
許多冠狀動脈出現病變的病患,特別是女性,沒有什麼明顯癥狀,因此容易被忽略,延誤病情。不過下述癥狀的出現提示你可能患有冠心病:
胸痛
胸口疼痛(或心絞痛),感覺像被人往胸口重重地打了一拳,疼痛可能逐漸加劇甚至讓你喘不過氣來。
這種疼痛還能放射到上臂(特別是左上臂)、肩部、背部、脖子、下巴、牙齒或上腹部等部位。
警惕不典型心絞痛
有些心絞痛癥狀並不典型,患者不會有明顯胸痛,而是出現腹部不適、氣喘、無力、頭暈、身體發麻、噁心、牙疼、不消化、虛弱、焦慮和流汗等癥狀。在患糖尿病女性身上比較容易出現。
這種表現容易和胃腸道疾病混淆。
耳部出現褶皺
近年來不少學者發現,冠心病患者耳垂上幾乎都有一條褶皺,俗稱「耳垂冠狀溝」。耳垂作為末端部位,是一種既無軟骨又無韌帶的纖維蜂窩狀組織,易受缺血缺氧的影響,產生局部收縮,導致褶皺出現。
中老年人如果發現耳垂處有一條條連貫的、明顯的紋路,同時伴有胸悶、心悸、心前區疼痛等癥狀時,就應警惕冠心病的可能性,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氣短
冠心病晚期由於心臟泵血能力下降,血管堵塞,容易出現氣短表現。
監測異常心率
發現自己出現頻繁發作的心跳加速或心律不齊,伴有頭暈目眩、大汗淋漓等現象,最好及時到醫院檢查。
如何預防冠心病
合理的飲食習慣
平時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或者一些豆製品,避免過於油膩的高脂肪的食物,適當的補充魚肉或瘦肉,有利於身體調節。
適當補水
喝水不足導致血粘稠度上升,導致缺血,血管堵塞等。要養成良好的補水習慣,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
戒煙戒酒
吸煙者的冠心病發病率比不吸煙這高3倍,酒精容易導致心臟病,戒煙戒酒無疑可以大大降低冠心病的發病幾率。
適當的體育鍛煉
鍛煉可以使心臟變得更強健,有助於心肌供血。如果身體不適合進行激烈運動,可以進行健步走,太極等。


※哈欠連連是春困?也可能是一個死亡信號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科學?這6個誤區人人會犯
TAG:PiPi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