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學中關注學生觀點的意義——讀《建構主義課堂教學案例》有感

教學中關注學生觀點的意義——讀《建構主義課堂教學案例》有感

本書簡介

因為計劃著要做關於教學策略研究的課題,在完成課題的過程中,發現對很多教學理論與模式缺乏了解與認知,便趁這個機會好好學習一下,於是找到了這本由美國什麼很長名字的人寫的關於建構主義的書。哈哈,建構主義很早就聽了,但對於它是什麼,什麼理念真的就是只是聽聽而已。該書很薄,只有150頁左右,但其中的理論深度、翻譯水平與生動活潑的案例,真值得讓人細細品味,讀完掩卷深思。

該書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第一部分提倡建構主義、第二部分建構主義的指導原則、第三部分創設建構主義環境。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一部分的重視學習過程,第二部分的尋求並重視學生的觀點與在教學背景下評價學生的學習,第三部分的追求成為一名建構主義教師。

尋求並重視學生觀點的意義

傳統教學比較忽視學生對知識的感受與觀點,我認為其主要表現在一是只看到學生對知識表面的認知,而沒有挖掘他們對知識更深的解釋;二是我們更多在追求正確的答案,而不是學生真實的答案;三是我們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有意義的問題,很多學生成為課堂的旁觀者,看著別人回答問題。

我們教師的這個做法相當普遍,我想主要原因是教學的指揮棒——考試,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考試也是衡量辦學效果的最根本指標。它讓我們老師不能沉下來,思考什麼是有意義的教學,什麼是對學生長期有益的教學,我們也急功近利的追求考試中的更高、更強。

但是,這種做法的弊端是我們沒有辦法真正懂得學生對知識的感受與認識,沒辦法從學生身上知道更詳細的反饋,那麼我們的教學就沒有針對性缺乏有效性,也不會對後續的教學起到指導作用;另外,因為追求教學進度,我們沒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這使得很多學生來不及思考而只是看別人的回答,使得他們最終放棄自己的思考,認為思考沒有價值;再者,我們都在教學中有意無意追求著正確的答案,這是教師效果的衡量,也方便教師引入下一個課題,但是只追求正確的答案,就會忽略學生真實的答案甚至是有趣的答案,這對於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是沒有真正價值的。

建構主義教學不但知道或是尋求學生的觀點,還很重視學生的觀點,它要求學生詳細闡述觀點的來源與本質,讓教師認識到問題的關鍵,並靈活調節課堂活動,目的使學生真正的理解概念。

追求做一名建構主義教師

好吧,其實這本書沒怎麼系統介紹建構主義教學,哪怕看完,最後大腦中也沒有留下很深的想法。不過,它到底讓我更有指導作用,特別對於學生是怎樣建構知識的,我們教師應該怎麼創設條件才能發揮教師的作用,使學生深入的理解並進行有意義的學習。總之,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真不容易,它需要宏觀的把握與計劃,有超前先進的人性化的理念,又要有高超的教學藝術與技巧。既要在高考的夾縫中求得生存,又要有對學生中長期的學習起到引導作用。所以,做一名稍微優秀點的教師不容易,我就慢慢努力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窗邊的豆豆 的精彩文章:

論讀書的苦與樂

TAG:窗邊的豆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