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騰雲駕霧的「光環新網」遇上改革助力的「超圖軟體」,究竟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當騰雲駕霧的「光環新網」遇上改革助力的「超圖軟體」,究竟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簡介

曉星研報公眾號,讓有深度的研報變得有溫度;讓有內涵的研報變得直白;讓迷茫的你找到方向。而我與研報之間只差一個你。

雲業務即將騰飛——光環新網

首先為大家精選的研報是來自華泰證券研究所周明分析師的報告

光環新網(300383)投資評級:增持

當前價:15.99元目標價:17.85-20.40元

核心觀點:

IDC龍頭再出發,雲業務即將騰飛

投資要點

第三方數據中心龍頭,雲業務即將騰飛。

第三方數據中心龍頭,擁有一線城市IDC稀缺資源。

強強聯合拓展國內雲計算市場,預計 18-20 年收入複合增速約86.4%。

公司雲生態布局完善,滿足不同層次客戶需求。

盈利預

預計18-20年的EPS分別為0.51/0.74/1.09元。公司最新收盤價對應2018-2020年PE分別為32/22/15x。參考同行業上市公司2018年平均PE30x,考慮AWS為全球第一大公有雲廠商,給予一定估值溢價,我們給予公司2018年35-40x目標PE,對應目標價17.85-20.40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公司概覽:第三方數據中心龍頭,IDC+雲計算雙輪驅動

公司主營業務為雲計算業務、IDC及其增值服務、IDC運營管理服務、互聯網寬頻接入服務等互聯網綜合服務。營收及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公司營業收入從2013年3.08億元增長到2017年40.77億元,複合增速約90.7%。公司歸母凈利潤從2013年0.67億元增長到2017年 4.36億元,複合增速約59.7%。

IDC+雲計算雙輪驅動公司發展。公司是國內第三方數據中心龍頭,IDC業務目前為公司主要業績貢獻來源,公司機房資源主要分布在一線城市,預計到2020年機櫃數將接近5萬個。公司雲計算及其服務收入佔整體營收比重不斷提升,由2015年2.5%提升到2017年0.4%。其中雲計算及其服務2015年毛利率較高的原因是,2015年公司只負責運營亞馬遜機櫃,收入並沒有包含雲服務收入,2016年獲得亞馬遜授權後,財報統計口徑變更導致該子業務毛利率大幅下滑。

公司作為龍頭,IDC營收及毛利率逐年提升。但一線城市IDC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目前一線城市機櫃價格穩定,隨著公司機櫃產能的釋放,IDC及其增值服務營收呈逐年上升趨勢,同時由於公司優秀的運營管理能力,2015-2017 年公司IDC及其增值業務毛利率呈上升趨勢。

海外 IDC 企業整合趨勢明顯,展望國內龍頭企業併購潛力較大

海外數據中心併購趨勢明顯。2017年全球數據中心併購活動活躍,總交易額高達200億美金,交易金額超越了前兩年的總數。這類併購可以幫助行業龍頭企業實現快速擴張。國內IDC市場整合潛力較大,有望進入整合併購階段。數據中心的需求不斷上升以及不斷升級轉型, 小型IDC企業受資源所限,大型IDC服務商將會兼并較小的IDC服務商。因此國內龍頭IDC企業存在較大整合空間,充分利用資本力量進行併購整合。國內IDC行業仍處於快速發展期。2016年全球IDC市場規模達到451.9億美元,增速達17.5%;2015-2018年中國IDC市場複合增速約38%左右,繼續維持高增長。預計2019年,國內市場規模將接近1900億元,增速大約為35.9%。

觀點一:數據中心業務享行業高景氣,預計18-20年每年新增7-8千個機櫃

1.雲計算需求拉動數據中心市場持續增長

雲計算需求是IDC需求的主要驅動力。2016年互聯網行業繼續成為IDC服務的主要客戶群體,佔比為55.9%。其中,移動互聯網客戶佔比最大,比例為14.8%;另外,網路遊戲與視頻及直播客戶貢獻度較2015年相比均有所提高,佔比分別為17.8%和19.2%。

2.第三方數據中心龍頭,預計 18-20 年每年新增 7-8 千個機櫃

光環新網外延收購完成全國布局。公司作為國內較早開始第三方數據中心業務的企業,立足於北京市場,通過外延併購持續擴展IDC產能,完成全國性的布局。

預計18-20年每年新增7000-8000個機櫃,到2020年產值接近35億元。我們預計公司17 年新增自建機櫃約6000個,2017年底公司運營機櫃數(自建+代運營)大約在2.58萬個左右。隨著IDC產能的不斷釋放,公司未來2-3年內,每年向市場新投放機櫃7-8千個,最終運營的機櫃規模將接近5萬個,產值接近35億元,成為規模最大的第三方中立IDC廠商之一。

觀點二:一線城市IDC 是稀缺資源,公司先發優勢明顯

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IDC是一種稀缺資源。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位於國內寬頻網路的骨幹網節點上,在接入網速和延時方面,有一定優勢。國內互聯網公司主要聚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未來數據中心更多基於SDN和NFW來構建,高等級數據中心的運維對於運維人員技術水平要求更高,從需求端看,一線城市IDC基本都是下游大客戶首選。從供給端來看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由於環保和能耗等因素,IDC擴建存在政策限制,這使得一線城市的IDC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對比海外,海外數據中心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根2016年底,數據中心需求主要集中在全球主要中心城市。IDC需求主要集中在倫敦、新加坡、法蘭克福、東京等經濟發達的中心城市,這些地區也是國際網路的重要連接節點。光環新網機房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一線城市,公司先發優勢明顯。公司在北京擁有6處自建數據中心,機櫃規劃數量約 3.72 萬個,有2處共建或代運營數據中心;在上海,公司自建嘉定綠色數據中心,機櫃規劃數量約4500個。IDC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IDC機房經歷漫長的建設周期,在一線城市供給有限需求持續提升的情況下,一線城市IDC有一定稀缺性,價格有望維持穩定。

觀點三:強強聯合享國內雲計算市場成長紅利,預計18-20年AWS雲服務收入複合增速約86.4%

1.AWS全球第一大公有雲廠商,技術全面領先 BAT

AWS全球公有雲市場佔比47.1%,全球第一。根據 Gartner 最新數據統計,AWS全球市場份額佔比由16年44.2%提升至17年47.1%,顯示出在全球公有雲市場較強的統治力。AWS 領跑雲計算技術競賽。中高端客戶優選AWS服務,中高端用戶ARPU值更高、 黏性更強。根據光環新網公告,我們預計AWS(北京)2017年整體收入14-15億元,付費用戶數大概1000左右,用戶ARPU值超過100萬元/年。從ARPU值來看,阿里雲目前主流客戶可能以中小企業為主,而AWS中國地區的客戶以中高端客戶為主,中高端客戶對高品質雲計算服務的付費意願更高。

觀點四:公司雲生態布局完善,滿足不同層次客戶需求

1.收購無雙科技,提供互聯網搜索營銷 SaaS 服務

公司通過收購無雙科技,進入互聯網搜索營銷SaaS雲領域,拓展公司大數據分析能力。2015 年9月,公司收購無雙科技,交易對價4.95億元,其中49%以發行股份支付,51%以現金支付。無雙科技主營業務為搜索引擎營銷(SEM)及相關服務,屬於SaaS雲服務。依託精細的大數據挖掘技術,通過對廣告主投放廣告效果的追蹤、分析,進行投放策略調整,使客戶的廣告效果達到最優化。無雙科技的盈利來自於:向廣告主收取技術服務費用;搜索引擎(媒體)返點。

2.光環有雲布局雲增值服務,幫助客戶更好地完成 AWS 上雲

光環有雲布局雲增值服務,主要面向混合雲客戶。環有云為客戶提供雲諮詢、遷移、部署、 DevOps、定製開發和維護等雲增值服務,構建一套端到端的 AWS 混合雲解決方案。光環有雲幫助國內客戶更好地落地AWS,未來空間較大。光環新網在承接AWS北京區運營工作以後,將會直接面對AWS客戶,在圍繞客戶IT建設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光環有雲將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和上雲的落地環節。公司雲生態布局完善,可滿足不同層次客戶對雲計算產品組合和配套服務的需求。

3、強強聯合拓展國內公有雲市場,預計18-20年收入複合增速約86.4%

公司與亞馬遜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正式給AWS提供數據中心服務。雲牌照落地,雙方強強聯合拓展國內公有雲市場。2017 年12月22日公司公告,正式拿到雲計算服務牌照,亞馬遜 AWS 中國(北京)區域雲計算服務得以正式展開。光環新網將全權負責AWS北京地區基礎設施的運營管理,AWS中國地區銷售工作目前也全部授權予光環新網,而亞馬遜主要為光環新網提供技術支持。我國雲計算市場總體保持快速發展態勢。2016年中國公有雲市場規模達到170.1億元,相比2015年增長66.0%。預計2017年到2020年中國公有雲市場仍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到了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03.6億元。預計公司AWS雲服務收入 18-20 年複合增速約 86.4%。雲計算及相關服務收入預計同比增長60%以上,考慮公司強大的技術實力以及雲業務下游需求釋放,參考阿里雲連續11個季度增速都在100%以上,我們預計公司AWS雲服務收入18-20年複合增速約 86.4%。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目前公司運營機櫃數大約在2.58萬個左右,隨著IDC產能的不斷釋放,公司計劃未來2-3年內,每年向市場新投放機櫃7-8千個,最終運營的機櫃規模將接近5萬個,產值將接近35億元,成為規模最大的第三方中立IDC廠商之一。公司已獲取工信部頒發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未來公司有望藉助AWS、光環有雲、無雙科技、中金雲網等雲生態布局,加快從IDC服務商到雲服務商的轉型,打開成長空間。

改革助力GIS大發展——超圖軟體

其次為大家精選的研報是來自安信證券研究所胡又文分析師的報告

超圖軟體(300036.SZ)投資評級:買入

核心觀

機構改革助力GIS大發展,再迎國土三調歷史機遇。

投資建議

國務院機構改革後地理信息產業迎來重大機遇。

新形勢下的「國土+」信息融合與共享模式帶來新機遇。

GIS是我國極少數能夠與海外巨頭抗衡的國產基礎軟體領域。

土地三調是不動產登記後,公司迎來的又一重大機遇。

軍工市場有望再造一個超圖。

盈利預測:公司先後迎來全國不動產登記、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兩大歷史性市場機遇,同時國家加強信息安全建設、二三維一體化產品更替、進入軍工核心市場等都是助力其加速發展的「助推劑」。預計2018-2019EPS分別為0.68元、0.93元,維持「買入-A」評級,6個月目標價25元。

觀點一:國務院機構改革後地理信息產業迎來重大機遇。

1.自然資源部的組建有望帶來新的地理信息建設和數據整合需求

自然資源部以原國土資源部為主體,規模空前擴大。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獲得十三屆全國人大通過。根據方案,國家將組建自然資源部,不再保留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從自然資源部組建上看,雖然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主體是原國土資源部,但是卻集成了原國家發改委和原住建部的規劃職責,水利部、農業部和林業部的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並整合國家海洋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職責,相對原有國土資源部規模空前擴大。

自然資源部的組建有望帶來空前的地理信息建設和數據整合需求。機構調整後,自然資源作為全國自然資源最主要的管理部門,需要資源信息作為管理支撐。新組建自然資源部擁有自然資源監測和自然資源信息管理的最基本的業務部門,整合原林業監測中心、林業信息中心、水利信息中心、國土信息中心和基礎地理中心以及下屬各個測繪院、勘測院和林勘院等。隨著各信息部門整合進入國家自然資源部,更多的類型空間數據將納入地理信息數據範疇,更多的數據應用將得到挖掘,更多行業的地理信息應用得到開發,可以預見未來地理信息產業將得到極大發展:一方面國務院機構改革後,市場主體將是企業而非政府下屬機構,市場競爭公平化和有序化,將極大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龍頭企業將進一步收益;另一方面自然資源部建立也有利於打破早期地理信息應用門檻和阻隔,促進地理信息之間交換融合,也將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

2.公司已提前布局各類自然資源信息平台建設並取得成效

公司在水利行業已經布局GIS應用系統。公司此前已經啟動湖南省水利普查河流普查開發應用項目,該項目以湖南省水利普查空間信息開發應用為核心,實現省內補充普查的中小河流5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已有水利普查河湖、水利工程等水利空間地理數據和功能共享服務,並實現對水利空間數據服務的應用展示、對空間信息資源和用戶申請資源的管理、對水利業務實時數據的接入展示,逐步實現了全省水利普查空間信息的共建共享,並以此為示範帶動全省水利行業數據的交流與融合。

觀點二:新形勢下的「國土+信息融合與共享模式帶來新機遇。

1.政府部門對信息共享態度發生轉變

《信息化建設「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出迎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應用、智能控制技術為核心的新「IT」浪潮。消除各部門各行業各自為政、獨立封閉,數據之間存在「信息孤島」現象,進行系統集成,資源整合,信息共享。

《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推進國土資源數據開放共享,積极參与國家大數據戰略,研究編製國土資源數據開放共享目錄清單。充分依託國家電子政務內外網,構建國土資源數據共享平台,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與交換,建設國土資源數據開放平台,向社會集中開放。

2.「國土+」生態圈正在構建

國土空間信息採集佔比超過65%以上,蘊含豐富;國土空間信息是其他行業所依附的重要基礎信息以國土資源為核心,通過雲計算、大數據、分散式存儲技術等,與其他行業產生更緊密的關聯。

3.數據服務新模式正在逐步落地

目前國土信息服務運營包括三種模式:

第一,利用各類媒介提供信息服務。國土的數據通過一些處理後,可以通過現有媒介最大限度的提供給公眾,提供便民服務。

第二,通過挖掘國土信息價值提供增值服務。不動產資料庫包含了很多信息如登記業務、不動產對象、權利人、戶籍信息等,信息量非常大,經過一定的數據處理後可以為其他部門和公眾提供服務。

第三,針對行業信息共享需求提供服務。

典型案例:以地控稅——國土與稅務信息的融合應用。以地控稅產品主要分析納稅人申報稅額與其不動產應繳稅額的差異,因為地級部門可以為稅務部門提供非常精準的面積、位置信息。首先進行國土與稅務數據匹配模型,實現宗地與稅源數據關聯,疊合現勢性強的影響和互聯網數據使稅源核查更加精準。

4.區塊鏈技術在不動產登記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根據公司旗下南京國圖官網分析指出,區塊鏈的技術特性,在不動產行業的應用上至少有三方面的好處:一是保障政府公信力,通過集體約束、集體監督來達到信任;二是提高不動產交易安全,通過去中心化、加密裝臵保證了交易內容不受篡改;三是具備歷史回朔功能,能夠回朔任何不動產及其交易主體前後經過了多少環節。

觀點三:GIS是我國極少數能夠與海外巨頭抗衡的國產基礎軟體領域。

1.國產GIS軟體份額已逐步超過國外品牌

2000年以後,自主GIS基礎軟體取得了較快發展。據賽迪顧問發布的調查報告,2008年,中國市場GIS軟體份額前四名中,自主品牌佔兩席;到2015年,中國市場GIS軟體份額前四名中,自主品牌佔三席,且首次奪得第一。

2.國產GIS軟體技術已從追趕到與國際頂尖水平並駕齊驅

中國GIS基礎軟體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之路,在1980年代的起步階段,GIS應用主要以桌面GIS為主,提供基礎的GIS空間分析功能,並應用於個別傳統行業。1990-2000年代,自主GIS軟體實現對國外GIS軟體的追趕,以組件式GIS、WebGIS、空間資料庫技術為主,逐步發展起了三維GIS技術。過去十年間,自主的GIS基礎軟體取得了較快發展,與國際GIS技術並駕齊驅,廣泛應用於中國信息化建設的方方面面。

觀點四:土地三調是不動產登記後,公司迎來的又一重大機遇。

1.第三次土地調查的主要任務

土地調查是我國法定的一項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實查清土地資源的重要手段。第三次土地調查作為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目的是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基礎上,全面細化和完善全國土地利用基礎數據,國家直接掌握翔實準確的全國土地利用現狀和土地資源變化情況,進一步完善土地調查、監測和統計制度,實現成果信息化管理與共享,滿足生態文明建設、空間規劃編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宏觀調控、自然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和統一確權登記、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等各項工作的需要。開展第三次土地調查,對貫徹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提升國土資源管理精準化水平,支撐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2.土地三調與二調的主要區別:內容更加豐富,方式手段多樣化

3.土地三調有望掀起國土信息化建設新高潮

「一調」工作解決了我國土地調查有和沒有的問題;「二調」工作奠定了我國國土信息化的重要基礎,對以後的工作起到了標杆作用,它將整個國土信息化工作推到了一個高水平層面。建立在「二調」基礎上的「三調」,將再次帶動國土地理信息行業的騰飛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投入總金額約為150億元,其中地方投入約130億元。

公司早已布局土地三調解決方案,優勢明顯。公司提供了一套內外一體、上下同、雲端互聯、智能人性的土地三調解決方案。該方案提供內外業一體化服務,能夠協助客戶開展土地外業調查、數據建庫、資料庫管理,數據共享分析等工作,優勢明顯:

公司解決方案能夠內外業無縫銜接,確保數據完整、準確。內業提取調查數據,將調查底圖數據自動導入外業調查系統中,外業調查結束後一鍵更新到內業資料庫中,內外業操作無縫銜接。通過程序的自動處理,避免了手工錄入造成的調查信息丟漏等問題,保證了調查數據的準確性,有效提高了內外業的工作效率。

雲端一體化服務,讓數據管理共享與分析一體化。公司系統基於超圖雲伺服器和雲端一體化體系架構,實現了雲GIS服務與各種智能終端的一體化協同。共享分析軟體作為數據的提供者,把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實時共享給應用部門。便於應用部門實時獲取數據,實現國土資源部門與應用部門之間數據的實時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聯動。極大的提高信息資源利用率,避免在信息採集、存儲和管理上的重複與浪費。

觀點五:軍工市場有望再造一個超圖。

從公司全球最大競爭對手Esri發展歷程來看,軍工領域是GIS軟體最核心的戰略市場之一:Esri的ArcGIS平台很早就成為美國國防部指揮控制系統的標準地理空間開發工具。隨著國家大力支持軍民融合發展以及軍改的進一步推進,作為擁有軍工二級資質(2015年就公告獲得二級軍工保密資格)和全球頂尖技術的國內GIS龍頭企業,公司有望在軍工市場取得進一步突破。從軍工市場在Esri的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來看,軍工市場有望再造一個超圖。

投資建議

國家加強信息安全建設、二三維一體化產品更替、進入軍工核心市場等都是助力公司加速發展的「助推劑」。預計2018-2019年EPS分別為0.68元、0.93元,維持「買入-A」評級,6個月目標價25元。

?曉星研報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曉星研報|

|研之有理

每一次的分享

都想與你同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星研報 的精彩文章:

優秀的獨角獸孵化平台——崑崙萬維 投資評級:買入;良信電器002706.SZ 投資評級:買入

TAG:曉星研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