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教育的3個抓手,抓1個就及格

教育的3個抓手,抓1個就及格

大家好,我是圈主華川,育有一兒一女。曾留學歐洲,是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在此與您分享二胎孕、產、育兒知識,以及自家倆寶的親子教育經驗。

在我的家長課堂,每次都能遇到一些有特殊習慣的孩子,比如,一個過了嬰兒期的孩子仍然喜歡吃手,或啃手指甲。

前不久我4歲多的女兒也忽然開始啃手指甲了。每天晚上關燈後,我總聽見躺在身邊的女兒發出「咘嘰咘嘰」的奇怪聲音,我很快就得出判斷:「你是在啃手指甲嗎?」

女兒翻一下身繼續啃,啃得都顧不上跟我說話,好一會兒才說「是的,我在啃。」

事實確認之後,我平靜地思索了幾分鐘,把大腦里的育兒知識提煉成3個要領,然後分步實施,幾天後,問題順利解決了。

今天,我把這個過程再還原一遍,供有類似問題的家長參考。同時,我也會結合後面的其他實例(比如「孩子偷錢」),進一步講解教育中的三個關鍵「抓手」。

第1個抓手:有效溝通

孩子出現任何狀況,總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一方面可以由我們來猜測,另一方面,可以由孩子自己表達出來。

如果孩子不能主動表達清楚,只有通過家長的「提問」來獲得真相。

首先,這個「提問」必須是以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幾歲孩子的思維模式跟成年人有所不同,家長的問題,務必簡單、直接、並且具體。

其次,我們的提問必須是開放式的、啟發式的、而不要帶有傾向性或預設答案,比如:「你是跟誰學的這個壞習慣?」

最後,我們的溝通要在放鬆的狀態下進行,孩子如果感覺到了壓力,就很難對你敞開心扉。

我是這樣向女兒提問探究原因的:

「你啃手指甲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也沒什麼感覺,我就是想啃一啃。」

「如果有人不讓你啃,你會是什麼感覺呢?」

「我覺得太無聊了,又睡不著。」

幾句啟發式提問,孩子就道出了真相。

第2個抓手:正面引導

所謂「正面」,首先需要家長保持積極的心態,不恐懼錯誤,不害怕孩子出現問題,而把每一個問題都當作孩子、以及自己成長的機會。

剛看見女兒啃手指時,我意識到:嗯,孩子可能在生理或心理上出了點問題,這個問題之前是隱藏的,現在它通過啃指甲給我發出了信號。總體而言,這還是一個比較溫和的發射信號的方式,我應該感到慶幸。

啃手指不會傷害他人,也不會破壞環境,只是對自己會造成一點小傷害,所以這不是一起錯誤行為,我不需要去批評孩子,斥責孩子。而應該用心體察孩子,她在給我發出什麼樣的信號?

有了積極的心態,接下來就可以用理智腦來思考問題。同樣,我們可以通過正面引導來解決問題。所謂正面引導,就是用積極的、鼓勵的方式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與之相反的是,採用一種消極的、否定的、懲罰的態度,不許孩子做什麼。

關於孩子啃手指甲,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不要啃指甲!」

「我說過了,不許啃!!要多少遍你才記得住?」

每句話都是以「不」為關鍵詞,而孩子的回應往往是「我偏不!」

應該怎樣正面引導呢?——給孩子提供正確的選擇。

「把你的小手給我,來讓媽媽數數有幾個小手指頭。」

「想不想牽著媽媽的手睡覺?」

「我們一起手牽著手,閉上眼睛,想想白天最開心的事。」

在我提出了一些方案之後,孩子把她的小手交給了我,自然就沒辦法啃手指甲了。

第3個抓手:建立規則

對於孩子願意接受的辦法,我們可以用規則的形式明確下來,固定下來,這更有利於孩子長期遵守,直到形成習慣。

「規則」聽起來是個好東西,然而,從它的誕生,到完善,到執行,有個較長的過程,每個環節都需要教育的藝術。

四周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有能力跟家長一起探討自己的行為規則了,也能夠循序漸進地遵守規則。

因此,在某個晚餐時間後,我們一家人一起召開了一個家庭會議,議題是:「上床關燈後睡不著覺,應該怎麼辦?」

大家一致討論出來的幾條原則是:不要發出聲音,不要影響他人。

然後一起頭腦風暴了幾種辦法:晚上不要看刺激的動畫片和故事書;睡不著覺,可以閉著眼睛數數;可以默背三字經;讓媽媽幫忙揉揉背;可以牽著大人的手;可以抱一個毛絨玩具……

我讓女兒自己挑了幾條,然後由哥哥執筆,女兒配圖,形成書面成果,貼在了卧室的牆上。

這是一個很有儀式感的過程,孩子們也都鄭重其事。

當下一個夜晚來臨,如果我意識到孩子要「故伎重演」時,我就輕輕提醒:「你還記得床頭貼的規則嗎?」

我用「有效溝通、正面引導、建立規則」三個方法,幾天之內解決了女兒啃手指甲的問題,當然,與之配合的還有睡眠環境、作息規律的調整,這裡就不做細述。

接下來,我再就如何解決「孩子偷錢」這個問題重新示範一下:「有效溝通」,「正面引導」、「建立規則」三個抓手的運用。

【有效溝通】

「兒子,媽媽丟了幾塊錢,請問你有沒有看見?」

「大家都沒看見?會不會是家裡進來了小偷?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報警?」

(首先,不要直接給孩子扣上「小偷」的帽子,而用一些提問技巧,讓孩子主動承認。)

「我看見你包里有一包餅乾,是你自己買的嗎?」

「是同學送的呀,請告訴我哪個同學?媽媽要打電話去感謝一下?」

「用自己的零花錢?你能告訴我你花了幾塊嗎?上周說你還有100塊,那現在應該剩下多少?你拿出來我們一起數一數看。」

「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瞞著我?大膽說出來吧,媽媽不會責怪你的。」

(大多數孩子,在這樣環環相扣的提問下,都會說出真相。)

有些孩子可能隱蔽得更好,沒關係,只要是謊言,你總能找到突破口。把你的提問進一步深入,不斷地追問細節。整個提問的過程,保持心平氣和,孩子遲早會向你說出真相。

【正面引導】

「你很喜歡錢是嗎?媽媽能夠理解,錢有很多用處,我也很喜歡呢。」

「不過偷錢是比較嚴重的錯誤,還可能成為犯罪。來,媽媽給你看一個新聞報道…」

「我們一起來商量一下:怎樣才能用正常的渠道,獲得自己想要的錢——就跟爸爸媽媽上班得到工資一樣。」

【建立規則】

第二類規則,即當孩子再犯以後的處罰規則。這裡所謂的處罰,絕對不是打罵,而是對矯正孩子行為有幫助的、一些關聯性的措施。

總之,處罰的目的不是為了發泄情緒,傷害孩子,而是為了能切實幫孩子改正錯誤。

規則的形成,仍然建議以家庭會議的形式,一起商量制定,比如:

讓孩子去冷靜角反省;

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寫一篇或n篇反思檢討文;

取消一個月的零花錢(重犯次數越多,取消期限約長);

用自己的計價勞動來償還偷用的錢;

...

以上便是通過兩個實例來解釋教育中「三個抓手」的使用方法。不知大家能否掌握,並靈活應用?

有一個教育界的朋友說過:「我們學知識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知識,就好像吃饅頭不是為了長饅頭一樣。」

因此,我專門製作了一個課程,進一步深入講解這三個關鍵的教育抓手。在我的課程里,我採用了一些「特別」的辦法,有助於大家把「饅頭」消化成營養,把知識「內化」成真正的行動力。

聽課方式有兩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胎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哪些情況不適合生二or三胎?
二胎這種葯能治什麼病?

TAG:二胎媽媽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