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孤獨是愛情的開始

孤獨是愛情的開始

《水形物語》:孤獨是愛情的開始

魔幻類型電影,從低成本B級片到史詩巨作,怪物元素必不可少。工業化的商業運作便是呈現這種看起來毛糙的人怪雜處,奇形怪狀的生物、陰森恐怖的場景、故事背景是戰爭或高壓社會,更能反襯人性,反思文化,同樣也在傳播文化。

今天要說的是墨西哥風格的電影《水形物語》,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國人稱「陀螺」)和兩位老鄉阿方索·卡隆、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這三位奧斯卡得主並稱好萊塢的「墨西哥三傑」。

本片的故事背景設定在1963年的美國冷戰時期,由莎莉·霍金斯飾演的啞女艾麗莎在一間政府高度機密的實驗室工作,她和同事澤爾達(奧克塔維亞·斯賓瑟飾演)發現政府在試驗某種魚形怪物,被怪物吸引的艾麗莎計劃幫他逃出實驗室,與邁克爾·珊農飾演的實驗室負責人理查德展開對抗,從而引發了一段神秘奇幻的冒險故事。

這種跨物種、跨時空、跨越生死的愛戀,如迷戀音樂的小米格,講述米格家族故事的《尋夢環遊記》,人和死去的祖先可以交流。對於墨西哥人毫不成問題,國人「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思潮之下如何信服、很多人期待拍出新意。

在華人的世界裡,怪、力、亂、神是隱晦的依託,不可說的事情,放在仙狐鬼怪、神魔互斗的袋子里,如《聊齋志異》、《子不語》、《白蛇傳》等志怪小說,尋找一份神秘、不可知的寄託與追憶。

同時這句話「子不語怪力亂神」有另一個解釋,應該是「子不語,怪力亂神。」亦即「孔子不說話了,惟恐用力分散影響集中精神。」

托羅用一個略顯老套的故事,以水為媒介,兩個無法交流的物種,讓在意識形態高壓下的人們自謀出路,開創和傳承古老的傳說,這部電影充分體現童話故事的美妙,同時包括政治立場,神秘主義,強權崇拜,同性戀,種族歧視等問題。

全片從老畫家尼爾斯的角度講述,常見的美國小說絮叨的開場白,遠不如《美人魚人面豬》這般簡潔:「崇明打起美人魚,貌一女子也,身與海船同大。」

艾麗莎是個熱愛生活的女人,每天都是睡醒了,煮蛋、做飯、泡澡時自慰、擦鞋把自己打理得乾淨優雅,吹著口哨去上班,同鄰居尼爾斯看電視、吃派,有條不紊。

電視畫面中出現了《路得記》,《聖經.舊約》中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題是「神沒有棄絕外邦人」。

片中的艾麗莎、同性戀畫家、黑人同事、俄國博士(間諜)和大管家理查德無一不是「外邦人」,由此看來,電影明線講述的是關於人與神如何「救贖」的故事。

《路得記》中,外來女子路得在丈夫亡故後,對婆婆依然十分孝順。故事中設定她是一個「善良、柔順、低調」的女工,這些性格與艾麗莎都吻合。片中路得的台詞是:「我冒犯了上帝,我曾質疑獻祭儀式」。

後來被亞馬遜人視為「神」的魚人,被理查德質疑為低等動物,並百般折磨,最後理查德不得救贖,啞女拯救魚怪,在水中長出腮,被召喚走了。

本片說孤獨的美女與野獸,沒有形狀的水象徵愛,啞女和怪魚都是孤獨脆弱的,當他們相愛,不想分離,艾麗莎拼盡一切都要把魚怪救出來,又變得強大。

二者開始相見便產生了情感,很多人不能理解。認為是劇本的失敗,奧斯卡的倒退和保守。這麼看,已經是帶著觀點先入為主的觀念,無法理解到導演的點。

導演托羅回應:魔幻和現實能夠共存的世界,這就是墨西哥。一個人和非凡的生物能夠一起去生活,做愛,也是墨西哥的風格。

墨西哥人眼中的世界上本來是人怪雜處,人是生物之一。?即人魚之戀和同性戀一樣,這是自然里本身就存在的事情。

人和魚怪平等,怪物不被理解,殘疾是難以接受的,有色皮膚、同性戀被排斥,只有意識形態的大刀闊斧可以橫行無阻,碾壓超越人的「神」,愛情幾乎難以倖免。

人的底色是孤獨,孤獨需要理解,影片是說需要被拯救的內核。

本片愛情的類型是大家經過千辛萬苦,人和魚怪終於在一起,捍衛了自由,得到了開始就相信的愛情。老套嗎,一見鍾情。

好萊塢近幾年劇本呈下滑態勢,根據漫畫改編超級英雄電影的火爆,成功地給很多人灌輸了超級特效加宏大場面加插科打諢的模式,直接粗暴的視覺刺激,才能引發G點反應。

獲得最佳原創劇本的《逃出絕命鎮》和《萬能鑰匙》的某些相似,這種現實正是凸現原創劇本的乾癟。

除了水中的場景,全片基本沒有大場面,底層小人物的反抗,看著製作精良,仍然是B級片的特質。好萊塢翻拍《金剛》、《木乃伊》系列,加入不同的場景,爆米花電影展示奇觀,對於超自然的征服和失敗,對人類的歌頌和反思。

導演說好的故事是50%隱藏在水下,故事裡的對意識形態的批判,對「神」的敬畏,是種對自然敬畏的延伸。對照在美國根深蒂固的清教徒價值觀,本片走保守路線。

在清教徒心中,「職業」就是一件被冥冥之中的神所召喚、所使喚、所命令、所安排的任務,而完成這個任務,既是每個個體天賦的職責和義務,也是感謝神的恩召的舉動。

前蘇聯博士不接受殺死魚怪的命令,要繼續研究如此珍貴的生物,卻被殺掉,背後是兩個國家機器的對抗思維。

不讓對方研究這個魚怪,國家意志的冷酷,即使這個生命再怎麼可貴。而接觸到的其他人,出於對生命的敬畏,卻要拯救魚人。這是直接對冷戰思維打臉,一邊是美國,一邊是前蘇聯。

片中有許多老片的致敬,學《小上校》跳踢踏舞,艾麗莎可愛活潑性格生動起來,當理查德發表了「魚人才不是神,神肯定長得像我們人類的樣子」一番論述後,他的孩子們在電視上看的動畫片,是1960年開播的《脫線先生》,而艾麗莎開口唱歌與魚人跳舞的橋段,用唱歌跳舞交流心聲,來自於1936年的經典影片《海上戀舞》。好奇的觀眾可以對照一下。

說到跳舞就少不了音樂,插曲「Pretty Baby」的歡快喜慶,「You"ll Never Know」中的歌詞「你永遠也不會知道我有多麼思念你,有多麼在乎你」,「I Know Why (And So Do You)」艾麗莎和魚人相處時播放的音樂,救魚人時的緊張氛圍,很好的推進了情節進展。

對於怪物吃貓的理解,觀眾大可不必太驚訝。導演說:「這個怪物不存在是好還是壞……自然就是自然,不存在好和壞,自然是純潔的,是超越人類的存在。他既是好的,也壞的。他是一個河神,不需要應對法律,道德觀這些人類標準,對我來講,他這代表的是自然的純潔,這種純潔和無辜是不一樣的。」

導演在訪談中稱《水形物語》受到了1954年《黑湖妖譚》、《美女與野獸》和《印斯茅斯的陰影》三部作品的影響。類似一部講怪物不變成人形也能與人類美好相處的「克蘇魯」電影。

說到導演,這個著名的「怪獸宅」,六歲起看到《黑湖妖譚》里的人魚沒有在一起,用46年找到合適的故事,從《環太平洋》中的「怪獸」到《潘神的迷宮》中「吃小孩的怪物」,從《刀鋒戰士II》中的吸血鬼到《地獄男爵》中的魚人,探討人類與異種之間的關係的熱衷,讓墨西哥文化在全世界傳播。

片中扮演人魚的演員道哥·瓊斯常演各類非人類角色,表演隱藏在化妝背後,與莎莉·霍金斯的啞女,呈現出的愛情如此另類,又真實感人,甚至會讓人覺得另一個世界也存在,或許「電影」就是那個世界的通道。

多時空維度存在嗎?鬼怪殭屍存在嗎?外星生命怎麼和人類接觸?或許是需要物理學等專家解釋證明,從傳統文化里汲取營養,講好故事,導演和編劇的本職工作。

上世紀香港電影對魔幻奇幻類型片的開創功不可沒,如殭屍題材喜劇元素加入,周星馳的《美人魚》,奇幻愛情元素,探討環保的議題,大陸後來的兩部《畫皮》等等,都是類似題材的發展和傳承。

本片在院線上映時,部分鏡頭被刪減,露出身體被「小黑裙」替代,有效的消減了原有的意境。沒有分級制度,便用審查制度代替。?帶小孩的觀眾,請自帶眼罩嗎?(在2010年8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文化體制改革發布會上,廣電總局的領導鄭重表態:關於分級制的討論「可以停止了」,中國「不適宜推進電影分級制」,原因是「管理跟不上」、「不適合國情」等等。?)

國情不同,對好故事的渴望和感動可以相通,好萊塢標準工業化產品,在每年幾十部的體量不斷瓜分國內市場,這還沒有包括其周邊產品,網路電視的版權銷售,如果我們在銀幕上只能看到北歐神話、墨西哥、甚至印度神,國內除了西遊記的衍生品,幾乎看不到同類型。

當有一天00後回憶:《哈利波特》伴隨了我的童年時光,迪斯尼是最好玩的地方。或許我們該反思想像力怎麼了、管理去哪兒了。

不語怪力亂神,減掉不能「公開」的,可是動物和那個魚怪沒穿衣服哦。作為一個文化大國,不能正視某些傳統,一味壓制,反而會讓人覺得不夠自信。我們應該集中精神認真講故事,在傳承中開創新的類型。

本片比《潘神的迷宮》溫和許多,人們遭受的恐怖和摧殘,與高壓下暗涌的壓制和管束,水的無色無形,從縫隙中流淌的愛,不論世道怎麼艱難,善良的靈魂終究被善待。

「TIME IS BUT A RIVER FIOWING FROM OUR PAST.」時間是河流,不過是從前往後。

法國詩人呂凱特曾說:「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真誠勇敢的心值得呵護,底層人物抱團取暖,而另一些人去照顧心以外的東西了吧。

本片的童話特質,一段漫延流淌水的故事,散發迷人的光彩。你的一生中很難遇見願意愛的人,遇上了,不管怎麼樣都要去試一試。?因為靈魂孤獨,所以才會愛。

片尾詩句:

Unable to perceive the shape of You.

我不知該如何描述你,

I find You all around me.

我發現你將我包圍,

Your presence fills my eyes with Your love.

因為你,我的眼中充滿了愛意。

It humbles my heart.

柔軟了我的心。

For You are everywhere.

因你無處不在。

(圖片來自電影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是南飛 的精彩文章:

《三塊廣告牌》心碎後渴求的光芒

TAG:如是南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