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幾句話就撩得人口水滴答

幾句話就撩得人口水滴答

每一集都看著一個中年大叔到處吃各種美食的電視劇有興趣嗎?

沒,換成我愛豆還差不多!

可就是這麼一部聽起來有些無聊的電視劇,4月6日就要迎來第七季了。

它的名字,叫做《孤獨的美食家》

男主角井之頭五郎由松重豐扮演,它在工作間隙穿街過巷,努力尋找周邊好吃又有特色的小店。

GIF

孤獨的美食家

它到底有什麼看頭呢?為何在豆瓣從第一季到第六季,評分從8.8飆升到了9.2。

現在大家工作學習這麼忙,大概只有吃飯的時候且得一點空閑,像辦公室每天中午都是就著便當追劇的人。這部小而美的美食日劇,一不小心就成了下飯的好選擇!

不管是五郎對食物的專註虔誠,還是他獨自一人吃飯時溢出的幸福感,都是被快餐和外賣圍繞的我們嚮往的寬慰。

GIF

未註明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在對吃的認真、虔誠乃至鑽研上,這裡也有幾位穿梭各處遍嘗珍饈的老饕,他們的作品未曾登上銀幕,只單憑文字,就霸佔了美食家的一席之地,有的還有諸多才學,稱得上大師二字。

舒國治

1952~

流浪街頭的美食家

舒老是西西君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非常契合孤獨的美食家的形象。

他不做朝九晚五的工作,以生活本身度日,若要說有一份事業,便是城市晃悠。他是中國台灣人,也可以說是一位十分有趣的人了。

他偏愛流浪,又喜睡覺,也深諳吃中門道,以特殊的觀察力,寫出十分通透的文字。

他寫吃刨冰

吃刨冰最好是在樹下:耳吃蟬鳴,眼觀身前晃動遠近人影,然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只專註在那一口接一口涼入心肺、甜溢舌喉之冰屑。

他寫挑番薯

挑番薯,也需以手輕輕按下,若軟凹柔綿,且皮面微微出蜜者,則吃時不但極甜,且入口即化。這指的是嗜軟漿者所愛;若喜多筋者(如有人特別講求纖維攝取以排毒者),則要挑相反者。

他的吃和《孤獨的美食家》一樣,不是高高在上的,是平易和市井的——他喜愛窮中談吃,談的自然是街頭巷尾的小吃攤小食肆。

舒老這種「窮講究」是十分難得的。譬如"什麼配什麼":吃完鰻魚飯,唇齒間有些微小的黏膜膜之感,此時來上一份"西瓜酪"是最好的。而這樣的酪是要取瓜心最熟最沙的部分剔了籽才好的。

他遍尋台北小吃的動作和五郎一樣,並成了一本《台北小吃札記》。標題儘是取了汀州路康樂意包子、永樂布市對面「清粥小菜」等充滿市井氣息之名,文中還附上了地點,時間、休假,在文學性之外,儼然還是一份攻略。

汪曾祺

1920-1997

流連菜市場的大家

汪老應該是大家熟悉的「作家中的美食家,美食家中的生活家。」 他年輕時頗受老舍先生幫忙,又是沈從文先生的弟子,後來成為文學上頗有建樹的大師。

他寫散文化式小說,又寫了些十分有趣的吃物載錄。

譬如他寫山西人愛「喝」醋,別處過春節,都供應一點好酒,太原的油鹽店「供應老陳醋,每戶一斤」;寫切膾,從《論語》寫到《紅樓夢》,在千年文字里品魚蝦本味;信手拈來的綠豆、莧菜在他的筆下成了令人神往的美味,就連國人愛吃的臭豆腐也能從城牆上找到「最高指示」。

GIF

他寫鹹蛋

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乾、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就算酒足飯飽,讀起汪老的文章,你也會讀著讀著就會覺得餓,而且這種餓——還餓得有點意思。

要論汪老有多愛吃?首先你要了解他是少有的能做會品能寫的文人,他在《做飯》中寫道:「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自此便可以看出汪老的吃之情趣了。

唐魯孫

1908-1985

上下通吃的晚清貴族

唐老自號「饞人」,生於北京、後到中國台灣。他家境優越,自幼出入宮廷,游遍大江南北,遍嘗中華美味。他不但會吃也能吃,無論是大餐廳的華筵殘炙,或是夜市路邊攤的小吃,他都能品其精華食其精髓。

到其年過花甲之後,猛然提筆成文,竟然前後出版了十多冊作品,其中過半內容是談飲食之作,不可不稱之為高產了。

他寫薩其瑪

先拿薩其瑪來說吧!這是一種滿洲點心,麵粉用奶油白糖揉到一塊搓成細條,切成一分多長過油,再黏起來灑上瓜子仁青紅絲,一方一方,再切開來吃。真正的薩其瑪有一種馨逸的乳香,黏不粘牙,拿在手上不散不碎……

他寫羊頭肉

切肉昀刀,又寬又大,晶光耀眼,鋒利之極,運刀如飛,偏著切下來的肉片,真是其薄如紙。然後把大牛犄角里裝的花椒細鹽末,從牛角小洞洞磕出來,撒在肉上。有的時候天太冷,肉上還掛著冰碴兒,蘸著椒鹽吃,真是另有股子冷冽醒腦香味。

大概是和出生有關,唐魯孫寫美食,也有世家風範,寫老北京的舊時味,如數家珍,娓娓道來,兼談市井風俗和逸聞掌故,就好像武俠小說里的武學世家子弟,根基深厚,路數正宗,又在江湖上闖蕩數年,走南闖北,博聞廣見,融會貫通,終成一代名家。稱唐魯孫是美食家,是一點也不錯的。

梁實秋

1903-1987

提筆美食與鄉愁的文豪

梁老最為出名的大概是「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但有趣的是,這句話雖然是梁老《送行》里的句子,但原文中他明確寫出,這句是一個朋友說的。

再說起梁老的作品,大多自然簡約,作風恬淡雅朴。關於吃,其作品《雅舍談吃》盛名在外,可以稱之為其在飲食文化方面才華的集中展示。

這本書很有意思,讓人一驚,心中頓覺梁實秋這個人原來不僅很會寫文章,原來還這麼會吃。大概這才叫會生活吧。三言兩語把一個美食栩栩如生地展現到你的眼前:芙蓉雞片,西施舌,醋溜魚,鍋燒雞……讓人食指大動,總想吃點什麼東西解解饞。

GIF

他寫豆汁兒

豆汁兒之妙,一在酸,酸中帶餿腐的怪味。二在燙,只能吸溜吸溜的喝,不能大口猛灌。三在鹹菜的辣,辣得舌尖發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燙,最後是滿頭大汗。

對喜歡的食物,梁老描述起來非常歡喜動情,比如寫致美齋的煎混沌,「每個混沌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翹,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

之前讀《雅舍談吃》,直吞口水。現在讀又有一番新的感受:好多次,他寫的故鄉食物都是美味,而結尾的時候,提到中國台灣效仿出來的同類食物,都說不好吃,這哪裡只是講食物,分明也飽含作者的憂傷與鄉愁。

袁枚

1716-1798

逗趣的吃貨才子

袁老爺子是清代的大才子,文筆與大名鼎鼎的紀曉嵐齊名,時稱「南袁北紀」。最近他那首孤獨了三百年的小詩《苔》被《經典詠流傳》帶動,也火了一把。

白日不到處,

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

當然,才學並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袁老爺子文采斐然家財萬貫、還會吃懂吃。今天我們要探討的便是他的另外一本傳世名作《隨園食單》。

隨園食單中開篇是須知篇和戒篇,前者主要是烹飪的基本常識,後者則是相關禁忌。然後進入正題,菜式為主、點心、飯粥、茶酒亦有提及。大大小小共有326種菜肴飯點。

GIF

他寫凍豆腐

將豆腐凍一夜,切方塊,滾去豆味,加雞湯汁、火腿汁、肉汁煨之。上桌時,撤去雞火腿之類,單留香蕈、冬筍。豆腐煨久則松,面起蜂窩,如凍腐矣。故炒腐宜嫩,煨者宜老。家致華分司,用蘑菇煮豆腐,雖夏月亦照凍腐之法,甚佳。切不可加葷湯,致失清味。

這種做法,可以說是極其考究了,豆腐先綽水,再用三種高湯來煨,還要配上冬筍或蘑菇。嗯……是不是有些炫富啊!

袁老的文采自然也是此書的亮點之一,其形容紅燒肉:「大抵割肉雖方,以爛到不見鋒棱,上口而精肉俱化為妙。」其形容蘿蔔:「蘿蔔取肥大者,醬一二日即吃,甜脆可愛。

在文采之外,袁老有些描述也頗為有趣。

如飯粥單里有這麼一處描寫:「余嘗食於某觀察家,諸菜尚可,而飯粥粗糲,勉強咽下,歸而大病。」

吃了別人的粗茶淡飯,回來就大病了?還要寫進書里吐槽?也算是奇人了。

如特牲單亦有一處描寫:豬用最多,可稱「廣大教主」。

豬知道自己當教主了肯定很高興。

諸如此類,數不勝數,讓人垂涎的同時亦能捧腹,這大概就是其特有的魅力了。

後記

孤獨的美食家

寫到這裡,西西君的時鐘已經指向了飯點,今天晚飯吃什麼呢?還真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在思索的同時,腦子一出神,想起了《孤獨的美食家》片頭語。

「不被時間和社會所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時,在那短暫的時間裡,他可以隨心所欲,重獲自由。不為他人打擾,無需介懷地大快朵頤,這種孤高的行為,正是所謂現代人被平等賦予的最好的治癒。」

這一段看起來有點拗口的句子,好像真的還蠻治癒。

也許這些熱文

你也很感興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西弗書店 的精彩文章:

如何成為作家?嗯…先從聽音樂開始吧
有一種友誼,叫白居易寫給元稹的詩

TAG:西西弗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