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老子》的邏輯:彼此相愛,不如彼此相忘

《老子》的邏輯:彼此相愛,不如彼此相忘

《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聞數窮,不如守中。

本章中,帛書甲乙本,都是「多聞數窮,不如守中」,只是傳世本改成了「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可能,大概,改動此處的人覺得「多聞」不是壞事,學者不都講究博學多聞嘛,怎麼就會「數窮」了呢?故而改成了「多言數窮」。

不過在《道德經》中,「多聞」,卻真的不是老子所推崇的。老子說「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又說「不出戶」、「不窺牖」,還說「塞其兌,閉其門」,「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其中的道理,是為學者很難以理解的,因為「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

本章依帛書本,取「多聞數窮,不如守中」。

滑動閱讀上文

「天地不仁」,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仁。仁愛仁愛,仁者,愛人。天地愛我們嗎?沒覺得吧。它對我們和其他萬物都是同等對待的,並沒有對我們有所偏愛。所以這叫「天地不仁」,不仁,即為無偏私。

天地,並不會對任何人有所偏私,它是公平的,公正的。怎麼個公正法呢?「以萬物為芻狗」。萬物在它的眼中,就像那祭祀時使用草紮成的狗一樣。

關於這個「芻狗」啊,《莊子》中也有說明:芻狗,用的時候非常愛惜,用好的籃子裝著它,用美麗的裝飾打扮著它,用恭敬的神情伺奉著它。但是祭祀完畢之後,就隨手扔在地上,大家用腳踩踏著它,打柴的拿回去燒火了。

用芻狗來形容,不能不說非常恰當。人們用好的籃子裝著它,用美麗的裝飾打扮著它,用恭敬的神情伺奉著它,是因為愛它嗎?並不是。只是適逢其會,發揮其用罷了,用完了,也就隨手扔掉了。

就像我們生在世上,諸物奉養,是天地偏愛你才讓你出生,才以萬物來養你之形的嗎?並不是,適逢其會而已,到你死的時候也就相忘了,根本不會挽留你。

聖人,也同樣如此。百姓在他眼中,也就像那草狗一樣,並無偏愛,亦無偏恨,並不會著意挂念,也不會刻意疼愛。

「天道無親」,天地並無有意之心,又哪裡來的有為之仁愛呢?求它沒用,拜它也沒有,因為它是「不可得而親」,也是「不可得而疏」的。它不會因為你遭受苦難就多給你一點,也不會因為看你不順眼就少給你一點,中正水平,不離不棄,就在那裡。

「聖人恆無心」,又怎麼會以仁愛施於百姓呢?你生,並不是我之愛;你死,也不是我之害。順任自然,如此而已。

《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因為他看到的自然法則,是不營私,無偏愛的。相忘於江湖,才是天地之間的常態。常態,才是可以長久存在的狀態,才是符合於道的。

人間有數十億人,絕大部分,我們互不相識,彼此相忘。依靠彼此相愛,抱成一團來求生存,這不是常態,而只是在天下失道之下,人們為了生存而彼此相助的一種狀態。就像兩條小魚失了水,只能互相以唾沫來滋潤對方。

如若人間無難,大家不必彼此相愛,抱成一團;如若天下至公,大家不必以仁義互相粘合,營逐私利;如果若天下有道,大家各得其樂,施施然而相忘於江湖。

天地之間,不就像一個橐龠一樣嗎?中間是空虛的,四周綳著而不塌陷。我們抬頭四顧一下,是不是這樣,天地有四方綳著,中間有空間,而空間之中,運化無窮,不是和橐龠一樣嗎?

橐龠,是打鐵鼓風用的一個器具,電視劇《尋秦記》就曾出現過。不過看畫面,應該只是一個簡化版的,去掉了傳動工具桔槔,單人驅動,供小型冶鐵作坊使用。

橐龠,「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出的是什麼?是源源不斷的風。那麼把天地比作橐龠,出來的又是什麼?是無窮無盡的萬物。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萬物自虛無中而生,把這個過程比作用橐龠鼓風,這是一個形象的描述說明。

「多聞數窮,不如守中」,在這裡其實是與上文有因果關係的。萬物自虛無中而生,源源不斷,無窮無盡。如果你想要滿足自己的見聞知識,把耳目心思用以追逐萬物去了,那是永遠也沒有盡頭的的一條路。所以叫做「數窮」,此路不通。

「不如守中」,中是什麼呢,是那萬物得以產生的源頭。守著這個源頭就好了,而不要跟著萬物去跑。如同莊子所說:「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大師兄 的精彩文章:

孤獨是成事者的脾性
《莊子》:影子隨處可見,也就莊子能寫成寓言

TAG:道家大師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