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詩三百首最值得品讀的詩,看到友人科舉落榜,22歲的王維這麼說

唐詩三百首最值得品讀的詩,看到友人科舉落榜,22歲的王維這麼說

說到王維,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王維被譽為詩佛,而且他的詩作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山水田園詩。

但是其實不都是這樣的,在王維早期的時候還是很有信心實現一番事業的。所以,即便是面對朋友的落榜,他也並沒有像後來那樣,力勸朋友歸隱山中,而是激勵對方能夠儘快從失敗的陰影中掙脫出來,繼續努力為下一次的科舉中舉而奮鬥。

當時的王維只有22歲。且看: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採薇。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逢。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這首古詩題目是《送綦毋潛落第還鄉》,綦毋潛就是王維的朋友。這首詩就是王維專門勸阻他的朋友,雖然落第但不要傷心,不要心灰意冷。雖然當時的王維只有22歲,但是卻已經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詩篇。當時的王維雖然也沒有科舉成功,但是在他30歲的時候卻拿到了狀元。

落第就像今天的落榜一樣,對古代的一些有心實現理想抱負的人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不過在今天,無論是高考、研究生考試還是其他的公務員考試等等,落榜都不算什麼事,畢竟還有其他很多的渠道可以實現自我價值。但是,在當時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在當時,很多的士子,他們只有考中舉人,考中狀元這麼一條路,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所以,如果落第就會給他們的人生帶來很多的困擾,畢竟這樣的機會三年才有一次。

我們應該都還記得《范進中舉》,范老先生考了幾十年,終於考上一個舉人。然後接著身份,境遇各種忽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古代的詩人士子們才會如此熱衷於科舉考試,畢竟這是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了。

這首詩寫於王維送別朋友綦毋潛落第回鄉之時,並且鼓勵對方,不要心灰意冷了。在詩中,詩人對於朋友有激勵,有感慨,然後還有勸導。語言非常的質樸,也更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這種情深意切的祝福。

開頭的四句詩,「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採薇」,就是點明了當時的實際情況,那就是太平盛世。因為一片清明,人們就不再歸隱,也不會像伯牙一般,而是紛紛都來出來做官了。顯然在當時的王維看來,對於科舉還是抱有一種鼓勵的態度的。所以在這個層面上來說,詩人對於綦毋潛這種失敗的落第者要振作精神,要樹立信心,爭取在下一次的考試當中能夠奪魁。

後邊兩句「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寫對於朋友的安慰,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有希望。

然後後面的詩句「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逢」,寫的是詩人和朋友離別,備了酒飯來送別。現在天氣比較春天,但是還會有倒春寒,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內心的關切是可以看得出來的。而且在這裡寫出了詩人對於朋友回鄉之路路線的選擇,希望他能夠儘快的恢復過來,重新上路。

最後的四句「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寫出了詩人對於朋友回鄉的路途的風光的想像,詩人的目的其實也是安慰對方不要因為落第而背上包袱,畢竟這一次考試並不能決定一個人這一輩子的命運。

最後兩句「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當然還是來勸導自己的朋友,不要怨天尤人。只不過是因為這一次考試的試題所呈現出來的朋友的才華,沒有能夠被主考官所賞識而已,不要怪罪於這個時代。對於朋友來說,還應該再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才華水平,才能夠在下一次的科舉當中贏得更高的成績。

這首詩是一首離別詩,而且都還是年輕人之間的情意表達,但是作者人給予的鼓舞和寬慰,使得這首古詩的格調更加的奮發昂揚,代表了當時年輕王維內心的志向。只不過,到了王維四十歲以後,恐怕就越來越不願意讀這首詩了。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唐詩三百首中最「昂貴」的七絕古詩,被譽為「一曲菱歌敵萬金」
敢於把唐玄宗和陳後主相比,這個唐代詩人的膽量真不小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