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出兵朝鮮橫掃20萬倭寇,國力消耗過渡,被滿族土著乘虛滅國

明朝出兵朝鮮橫掃20萬倭寇,國力消耗過渡,被滿族土著乘虛滅國

在明朝時期豐臣秀吉是日本的實際統治者,而努爾哈赤則是建州女真的首領,也是後來後金政權的建立者。

那麼為何這麼說呢?一切都要從頭說起。

豐臣秀吉在當初名義上統一日本之後,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威性,他果斷決定要出兵朝鮮。

日本人想出兵朝鮮,這樣的想法由來已久了,那個時候,不光是日本,就連中國都對朝鮮半島很感興趣,並且在西漢時期將其軍事佔領,但此後發現成本太高,不如扶持一個親中原王朝的政權。

因而,在朝鮮半島上的政權大多聽話,也成為了當時中原王朝在北方的一個據點和屏障。

而日本出兵朝鮮,自然和當時的明政府較上勁了。

因而,不上朝的萬曆皇帝依然下令,要組織精兵援助朝鮮。

因此,當時在東北的最高軍事指揮首領李成梁隨即下令,讓自己的兒子李如松帶領大軍援助朝鮮。

李如松集結了當時包括戚家軍和川軍在內的多支精銳出兵朝鮮,最終雙方結束了第一次戰爭。

有趣的是,當時的努爾哈赤是明朝官員,他主動請纓想要帶兵進入朝鮮。但明朝政府在和李成梁商議之後果斷拒絕了。

此後中日雙方又在朝鮮進行了第二次戰爭,最終豐臣秀吉不得不灰頭土臉的回到了日本,並且最後在日本鬱鬱而終了。

有人歡喜有人憂,豐臣秀吉雖然病死了。但是努爾哈赤卻是因此而崛起了。

前文說過,明軍在朝鮮的軍事行動,調集了當時國內多支精銳部隊,並且花費了將近八百萬兩的白銀,而這些因為遼東距離此較近,因而大多從遼東地區調撥。結果,雖然大戰對於明政府而言,花費不是太大,但依然對於關外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

而明朝時期的萬曆三大征,卻是大大消耗了明朝的國力,張居正早年改革積攢的財富,逐漸的都被花光了。

現在很多人認為當時的明朝因為幫助朝鮮最後被拖垮這個言論,其實最早是朝鮮國王提出來的,因為他看到後面自己的宗主國垮掉了而言,並且朝鮮因而始終採用「崇禎後」這個年號紀年。

但此戰的結果,卻是讓努爾哈赤大為得利了。

此前努爾哈赤因為實力有限,不得已接受了明朝指揮使的官職。但在李成梁手下遼軍戰鬥力逐漸下降,且明軍在關外的控制力不但減弱的情況下,努爾哈赤最終在李成梁死後公然建國,並且一心要與明朝叫板。

而後金之後的滿清也是當時拖垮大明的一股重要力量,也正是因為內憂外患之下,明朝最後在崇禎這個勤儉的皇帝手裡結束了。

所以,歷史的一切都有輪迴,有人可能認為這是套路歷史的行為,但其實這真是歷史的韻味所在,即一切都有相關性。豐臣秀吉當年出兵二十萬,不僅自己願望落空,也讓大明消耗大量的軍費,當時雙方又有誰注意過滿族這個小土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幽默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丘處機為中國留下一八卦城,玄妙無比,滿城不用紅綠燈自行順暢
非洲經濟墊底的國家,國內「毒教」地位很高,聲稱要保護中國

TAG:幽默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