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斗南一人是誰?深受武則天喜歡和重用

唐朝斗南一人是誰?深受武則天喜歡和重用

狄仁傑,很多朋友都知道他是個神探,其實,狄仁傑不但治國理政是個高手,戰場上運籌帷幄也不比諸葛亮差,畢竟諸葛亮六出祁山一次也沒打贏,而狄仁傑在邊境上一坐,就能讓契丹捐甲束手。

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時期政治家。狄仁傑出身於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經及第,歷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貴著稱。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傑升任宰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在相位僅四個月便被酷吏來俊臣誣陷謀反,奪職下獄,平反後貶為彭澤縣令。他在營州之亂時被起複,並於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擔任鸞台侍郎、同平章事,進拜納言。後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進拜內史,於同年九月病逝,追贈文昌右相,謚號文惠。唐朝復辟後,追贈司空、梁國公。

無暇語俗吏

狄仁傑小時候,家裡曾有門人被害。縣吏前來查問,眾人都爭相申辯,只有狄仁傑自顧看書,不理不睬。他面對縣吏的責問,回答道:「我正在與黃卷之中的聖賢對話,哪有時間理你們這些世俗的官吏。」

滄海遺珠

狄仁傑早年曾被小吏誣告。工部尚書閻立本時任河南道黜陟使,在審問之時發現他是個德才兼備的人才,稱讚道:「孔子說:『觀過知仁矣。』你真可以說是滄海遺珠啊。」 後世遂用「滄海遺珠」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白雲親舍

狄仁傑在并州做官時,父母遠在河陽(治今河南孟縣)。他登上太行山,回首南望,見一片白雲在飄飛,對左右的人說:「我的雙親就往在那片白雲下面。」他佇立悵望良久,直到白雲散去方才離開。 後世遂用「白雲親舍」、「白雲孤飛」等作為客居他鄉,思念父母之辭。

斗南一人

狄仁傑擔任并州法曹時,同僚鄭崇質要到很遠的地方公幹,但是他的母親年老多病。狄仁傑主動對鄭崇質道:「你母親病重,而你卻要出遠門,怎麼能讓親人對遠在萬里之外的你擔心呢?」他去見并州長史藺仁基,請求代替鄭崇質出行。藺仁基非常感動,聯想到自己與司馬李孝廉之間的不和,深感慚愧,主動與李孝廉和解。他還經常對人稱讚狄仁傑道:「狄公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後世遂用「斗南一人」比喻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

整肅綱紀

高宗年間,左司郎中王本立倚恃皇帝寵信,驕橫跋扈。狄仁傑彈劾王本立,請求將其交付法司審理。但唐高宗卻下詔寬宥。狄仁傑諫道:「國家雖然缺乏人才,但卻不缺少王本立這種人。陛下為何要愛惜此人,而虧損王法呢?如果陛下一定要寬赦王本立,就請把臣放逐到無人之地,作為以後的忠貞之臣的警戒!」王本立因此被治罪。後來,狄仁傑彈劾司農卿韋機,稱其所督建的宿羽、高山、上陽等宮室太過壯麗。唐高宗遂將韋機免職,自此朝廷風紀肅然。

狄仁傑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狄仁傑為人正直,疾惡如仇,把孝、忠、廉稱之為大義。狄仁傑作為一個封建統治階級中傑出的政治家,每任一職,都心繫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傑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狄仁傑 的精彩文章:

小喬錢包神秘失蹤,元芳稱狄大人使命必達,結果天上掉下個狄仁傑
劉備夫婦看見明世隱會算卦,就讓明世隱幫劉備算一卦,結果……

TAG:狄仁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