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來江水綠如藍-怒江大峽谷

春來江水綠如藍-怒江大峽谷

提到雲南,多數人心中不是麗江便是大理,然而雲南最美的凈土——滇西(怒江傈僳自治州)景美還少遊人踏足,如果你是個會玩的人,又何必與他人擠在一處?今天就和在路上的我一起,去探秘這片雲南凈土吧!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在雲南省的西北部,是中緬滇藏的結合部,有長達449.5公里的國界線,怒江州少數民族人口比例佔總人口的92.2%,僳僳族佔51.6%,其中獨龍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數民族。

怒江州境內群山聳立,江河縱橫,瀾滄江、怒江、獨龍江由北向南縱貫雲嶺、碧羅雪山、高黎貢山、擔當力卡山四大山脈,形成山高、坡陡、谷深、水急的三大峽谷。全州98%以上的面積都是高山峽谷,其中的怒江大峽谷僅次於中國雅魯藏布大峽谷,在長度和深度上都遠遠超越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州府在瀘水縣六庫鎮,從昆明開車經杭瑞高速G56過大理,然後轉向保山方向,在瀾滄江收費站出高速走省道228,全程560公里左右。

G56高速路邊的永平縣城曲硐村,是西南絲綢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集鎮,現有回民7000多人,是滇西最大的回族聚居村。村內有一座百年清真古寺,俗稱「曲硐清真寺」,大殿建築秀麗,古雅端莊。

到永平縣一定要去品嘗「大理第一名菜-永平黃燜雞,高速路下道口路邊的這家店是家老店,「永平黃燜雞」的起源,據說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是瀘水市的六庫鎮,六庫鎮分新城區和老城區,新城區安靜、整潔。

我們在瀘水碰巧和中國國家賽艇隊住在同一個酒店,他們是到福貢縣去進行冬季集訓的。

很久以來就想能夠自己驅車翻越高黎貢山深處,現在的路況非常好,轎車行走也毫無壓力。

高黎貢山屬中國青藏高原南部,是著名的深大斷裂縱谷區。高黎貢山素有:"世界物種基因庫"、"世界自然博物館"、"生命的避難所"、"野生動物的樂園"、"哺乳類動物祖先的發源地"、"東亞植物區系的搖籃"、"人類的雙面書架"的美稱。

由瀘水前往片馬鎮,翻越高黎貢山,風雪丫口是這條道路上的最高點。這裡一年四季氣候變化無常,時而雲霧繚繞,時而飛沙走石陰雨飛雪。

從風雪丫口一路下山,就來到片馬鎮,片馬,景頗語,意為「木材堆積的地方」。距六庫90公里,是省級邊境口岸,其南北西三面與緬甸毗鄰。1960年,中緬簽訂邊界條約,片馬回歸祖國。

二戰期間,日本侵略軍切斷滇西公路,阻斷了向盟國運輸抗戰物資的陸路交通。為繼續支援中國,運送抗戰物資,中美聯合共同開闢了從印度汀江至昆明巫家壩機場的空中運輸線,即「駝峰航線」。這是位於片馬的駝峰航線紀念館。

二戰期間,在怒江境內的「駝峰」航線墜落或神秘失蹤的飛機就有32架,怒江大峽谷被稱為「死亡之谷」,其中二戰C—35號「駝峰」墜機就是其中之一。飛機墜落地點位於高黎貢山中國—緬甸邊界線中方境內100米處的片馬風雪丫口附近。1996年,墜機殘骸被村民發現並運出大山保存在片馬的駝峰航線紀念館中。

片馬紀念碑紀念館於1988年落成,碑身高19.114米,意為英軍入侵時間是1911年1月14日,頂部如3支矛頭,底部如3隻巨足,碑身上方安置著3塊古銅盾牌,象徵著片馬各民族人民奮起抗擊侵略者。

離開片馬,返回六庫"躍進橋",參加一年一度的澡塘。在怒江峽谷,最出名的民俗,就算這"澡塘會"了。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的三天里,散居在怒江各地的傈僳族人都要扶老攜幼地彙集到瀘水十六湯天然溫泉,他們用聖潔的溫泉水洗去一年的污穢,迎來吉祥。

離開六庫,我們開始沿怒江大峽谷前行。冬季的怒江,是一年中最漂亮的怒江。江水一改往日的咆哮而平靜,碧綠如翡翠般的江水繞峽谷穿行,蜿蜒於崇山峻岭當中,只是由於枯水和怒江支流修建小水電的影響,江水偏少,所幸的是,怒江目前仍是我國唯一一條幹流上沒有修建水電站的江河,希望能夠一直保留下去。

在怒江大峽谷北上93公里的怒江東岸,福貢縣民族中學旁,有一奇景,稱「 飛來石 」。「飛來石 」重約500餘噸,高約3米,直徑2米多。在1983年3月19日凌晨2:30左右,一陣天蹦地裂的巨響,一顆巨石從天而降,落在福貢縣匹河民族中學四十平方米的教師宿舍小庭院內,不偏不倚恰在中間,僅損壞了北面房子屋檐一角,岩體緊靠面牆,當時睡在宿舍里的十幾位老師卻絲毫無損,害怕之餘,無不稱奇。當年落下時,政府就組織科技人員順山反覆搜尋,始終沒有找到巨石原來的位置和滾落的痕迹。

由「飛來石 」再前行幾公里,沿路口指示牌右轉上山,可去「老姆登」村和知子羅。「老姆登」是怒族語的音譯,意思是「嚮往的地方」。

這裡高山環抱,雲霧繚繞,對岸是高黎貢有名的皇冠山。山腳下是怒江峽谷,周圍依山而造的客棧、農舍、茶地相互映襯。

一座建在懸崖邊上,紅白相間的房子,就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老姆登教堂。紅色十字架直指天空,"神愛世人",字體鮮艷。

「老姆登」再往山上驅車幾公里,我們來到「記憶之城」-知子羅。這是一座位於雲端的廢城,一座塵封在記憶之中的繁華之都,一個從中國地圖上消失的地名--碧江縣。

知子羅是怒江峽谷早期僅有的幾個集市之一。用傈僳語稱讚它"知子羅",意思是"富裕的地方"、"好地方"。在很久以前,外面的人要從蘭坪經一條鹽茶古道,翻越碧羅雪山,經知子羅才能到達怒江峽谷。因為歷史上知子羅一直是怒江通往內地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所以知子羅也經歷過中央和地方政權的多重統治。

在新中國成立後,怒江州府和碧江縣府都設在這裡。70年代初,因為有專家預測這裡有大的泥石流災難隱患,山城被覆滅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1986年碧江縣被拆分為兩部分,分別併入瀘水縣和福貢縣,昔日著名的碧江就這麼從地圖上消失了。

人去城空的廣場,主席頭像和語錄還斑駁可見,牆壁中的裂縫雜草叢生。至今,被半廢棄的知子羅,仍然保留著1986年中國城市的樣貌。

怒江大峽谷地區居住著怒族、傈僳族、白族、漢族、藏族等多個民族,各族百姓主要信奉基督教,幾乎每個村子都有教堂。僅有極少數的人保持著原始的信仰,如傈僳族的東巴教和藏族的藏傳佛教。

很想知道如果在知子羅住上一晚會不會穿越回到80年代?可惜時間匆忙,我們必須要去往貢山,距離貢山縣城20公里的這個路口,可以去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下轄德欽縣,梅里雪山,卡瓦格博,香格里拉,希望下一次是從這裡進入。

「三江併流」是指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這三條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大江在雲南省境內自北向南並行奔流170多公里,形成世界上罕見的「江水併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其間瀾滄江與金沙江最短直線距離為66公里, 瀾滄江與怒江的最短直線距離不到19公里 它地處東亞、南亞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區,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三江併流」被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3年7月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建設三江併流自然保護區。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地處怒江大峽谷上游北段,其境內的丙中洛和獨龍江是此行的重要目的地。丙中洛被譽為是「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人間仙境。

站在貢當神山看丙中洛,田野農舍,粉花綠地,遠處的"嘎娃卡普"雪山雲霧繚繞,油菜花染黃的山坡上,一幢幢民居掩映在綠樹鮮花中,桃園仙境般誘人。

發源於青藏高原的怒江,穿山越谷而來,在丙中洛日丹村附近受到大山的阻隔,江水的流向由北向南改為由東向西,流出300米後,又被丹拉大山擋住去路,只好再次調頭由西向東急轉,在這裡形成一個半圓形的大灣,被稱為怒江第一灣。

霧裡村,錯落有致的小木屋從山谷往上蔓延,冬天的青稞田正茂盛生長,像鋪在霧裡村的綠毯子般色彩鮮明。祥和古樸的村落,炊煙升起,狗吠聲聲,讓人不忍心去闖入它的夢境。

第一灣上游不遠處,有一個較小的灣。半島上廣植桃花,稱為桃花島。

在丙中洛再向北,兩座絕壁從江邊垂直而起,直衝雲天,形成一道500多米高近200米寬的巨大石門,怒江從石門中噴涌而出,奔瀉而下,當地人稱它為石門關。石門關是進出滇藏的必經之路,只是冬季看不到澎湃的江水,但我們驅車從兩側陡峭的山門中穿過仍然心生膽怯。

秋那桶是怒江大峽谷北端的最後一個村子,到了這裡,再往北以前就只有馬幫的小路,可以直通西藏察隅。

秋那桶峽谷是整個怒江大峽谷精華中的精華部分,原始森林茂密,瀑布眾多,人在峽谷中穿行,沿途景色十分壯觀。

丙察察線--曾經穿越於天堂與地獄間的進藏路!

它被稱為第七條進藏公路!曾是最艱難的進藏路線,是以險而名的道路,同時也是風景最為原始優美的道路,被網友稱為「走最爛的路,看最美的風景」

(這兩張來源於網路,是曾經的「丙察察線」的路況圖)

喜歡自駕的朋友如果不知道「丙察察」,都不好意思在戶外越野圈混。其實「丙察察」之前是一條在地圖上不存在的路,因為沒有相關部門給他取名字,廣大驢友就把這條路的起點、中點還有終點的首字連了起來,就有了丙察察的名字(雲南丙中洛、西藏察瓦龍、西藏察隅),這是一條最便利的進藏之路,直線距離最近,但是由於山高谷深地質水文情況複雜,道路通行能力極其低下,之前這裡幾乎只是硬派越野車的天下,偶爾有一兩個不知死活的人開著轎車或者麵包車走完了丙察察,回來之後就會被當神一樣的膜拜,從雲南丙中洛到西藏察隅只有區區二百多公里,但是往往要開上個兩三天,路況情況可想而知,而丙察察的起點就在丙中洛。

2017年雲南省已經將丙中洛到西藏察瓦龍一段全部進行了改建,鋪設柏油路面,已經全面通車,只是西藏境內仍是簡易道路。改建以後方便了許多,但同時對山體也造成很大的影響和破壞,見仁見智吧。

因為時間的關係,此次的怒江之行到滇藏交界處就折返了,兩年以後,當六庫到丙中洛的「美麗公路」擴建完成,希望能夠再由此進入西藏一游。

獨龍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在貢山境內高黎貢山以西的獨龍江鄉,是獨龍族唯一聚居地,現約有7000人。層巒疊嶂的擔當力卡山,雖然是國境線上一道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卻也屏蔽了獨龍族開放的大門。每年冬春季節大雪封山,這裡被封閉隔絕長達半年之久。隨著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2014年底通車,前往獨龍江鄉已經非常便捷,那裡的風景更原始更美,這次原本是打算去的,但因為大雪導致公路路基垮蹋沒能成行,這或許也給了我們一個再次踏足的理由吧。

歷史上獨龍族少女有紋面的習慣。而存世不多的紋面女大多已經是白髮蒼蒼的老人。

(上圖片來源於網路)

怒江大峽谷,山水間沒有喧鬧的旅遊團,只有晶瑩的雪山,翠色的江水,少數民族的風情,走近怒江,只需要一顆平靜的心。

如果你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興趣,尤其是三江併流奇觀;如果你對茶馬古道文化感興趣,如果你對特色村落感興趣,那麼,自駕,到怒江大峽谷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行之夭夭 的精彩文章:

TAG:行之夭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