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段不幸的婚姻里,都藏著孩子的委屈

每段不幸的婚姻里,都藏著孩子的委屈

比起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有愛的家,是爸媽懂得彼此欣賞,互相關愛的家。千萬別讓你的孩子生在溫室里,卻只能孤獨長大。

——爐叔

Una Mattina

 Una Mattina

Ludovico Einaudi 

00:00/03:26

文丨爐叔

中國人有一套很不可理喻的邏輯,很多夫妻明明感情破裂到無法挽回的地步,卻寧願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也要保證自己家庭的完整性,不選擇離婚。

在他們心裡,唯有完整的家庭才能帶給孩子幸福和快樂。

但事實上,這種想法是很固執並且幼稚的。

1995年,阿邁托,盧密斯和布斯曾經做過一次聯合調查,研究夫妻失和程度與是否離婚對子女幸福感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對子女幸福感產生最大負面影響的,不是父母離異,而是父母經歷了長期的失和,但是卻始終沒有選擇離婚。

縱軸是幸福感,橫軸是失和程度

這種父母把自己活成了對方的枷鎖,同時也鎖住了孩子的未來。

公司以前有個實習生,叫小庄,是個挺陽光的小男生,平時在我們面前總是嘻嘻哈哈的,很討人喜歡。

但有一次我上洗手間的時候,突然聽見他扯著嗓子和別人打電話,情緒很激動,說了沒幾句話便哭了起來,這讓我很是震驚。

後來小庄告訴我,那天打電話的人是他媽媽,他想勸他媽離婚。

打小庄有記憶開始,他爸媽的感情就一直不好,兩個人常常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吵個沒完沒了,而且,能動手的也絕不多說一句話。

他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帶同學回家裡玩,結果那天他爸也在家,喝得醉醺醺的,拿著一把菜刀追著他媽滿巷子跑,而且,他媽當時還流著鼻血,眼睛上也有淤青。幾個小孩子站在一旁看著,全給嚇哭了。

還有好幾次他爸媽吵架的時候,他爸一把就掐住他媽的脖子,差點沒把他媽掐死。小庄說,他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不敢表露半點情緒,爸爸喜歡什麼他就做什麼,但這並不是因為他怕他爸爸,他只是希望他爸的開心多一點,這樣他媽就能少挨打。

期間,他也偷偷勸過他媽好幾次離婚,但他媽每次聽到後情緒都很激動,大罵他年紀小,什麼都不懂,別瞎摻和大人的事情,媽媽這麼做全是為了你好。

最後,小庄哭著和我說,從小到大,每次他看到母親被父親指著鼻子臭罵的樣子,就難受的想哭,但是每次都要裝作鎮定,把眼淚逼回去,這種生活真的太讓人煎熬了!

如果不是那次聊天,打死我也想不到,小庄那麼陽光的孩子,內心竟然有那麼多本來不屬於他那個年紀的悲傷。

或者說,他只有裝得陽光些,才能掩飾這些不堪?

每個婚姻不幸的家庭里,都藏著孩子的委屈,孩子清楚的很,但父母卻只知道自欺欺人,他們總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

美國麻省大學波士頓分校愛德華·特羅尼克博士在1975年進行了一個叫" Still Face Experiment"(靜止臉實驗)的實驗,主要研究當母親面無表情,和孩子失去聯結的時候,會發生什麼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實驗之初,母親與孩子正常互動,孩子很開心。

GIF

實驗開始,母親面無表情。孩子發現不對勁,開始做出一些小動作,試圖引起母親注意。

GIF

發現母親沒有反應後,孩子繼續嘗試讓母親與自己互動,但是母親仍然面無表情。

GIF

最後,孩子開始崩潰哭泣。

GIF

這項研究證明了一件事,孩子再小,也是有自我概念的,他們很清楚自己面前的人是喜是怒,是幸福還是不幸,他們渴望被關注,期待得到別人的認可。但是很多婚姻不幸的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總覺得孩子小不懂事,以為只要給他們一個完整的家就可以讓孩子擁有完美的人生。

當時這場實驗中還有一個細節,很多小孩發現自己即便哭泣依然無法獲得媽媽的關注後,選擇了吸吮自己的手指,用這種自我安撫行為來緩解心裡的焦慮。

所以,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父母感情不合的家庭里,孩子往往會成長為兩種極端,要麼非常「懂事」,要麼非常叛逆。

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從父母身上索取任何關懷,只能自己消化所有的情緒,而有些人能自己解決問題,有些人則不能。但不論哪種,都是委屈積壓太久導致的病態心理。

張悅然在《櫻桃之遠》里寫道:孩子是最堅忍的人群,他們還不懂得用逃脫抵制痛苦,也不懂得用宣洩反抗折磨。他們只能伸著冰冷的小手小腳,甚至根本不會有人察覺到他們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悸。所以我總是想,孩子是可憐又可敬的。

前幾年,我看到過一組數據,某機構調查採訪了3000名中小學生。其中,父母感情不合經常吵架的家庭里,有7.72%的孩子曾有過自殺計劃,有42.9%的孩子曾有一閃而過的"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更可怕的是,絕大多數父母對此一無所知。

後來我還在公司里挨個詢問了一圈,發現的確有很多人曾經覺得生活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很痛苦,想要離開,甚至是想過一了百了。

小北說她爸媽感情狀況一直就很差,經常吵架,她以前一個人難過的時候,就經常繞著河邊散步,無數次想過跳河自盡,但最後因為沒膽量,選擇了活下來。甚至在她出嫁那天,爸媽還因為一件小事吵得面紅耳赤,她當時就氣哭了。那一次哭,實在是因為憋了太久太久。

人們都說,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另一半來自母親。當父母彼此否認的時候,其實無意識里也在否認孩子的一半,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迷失自我。

所以,比起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有愛的家,是爸媽懂得彼此欣賞,互相關愛的家。

千萬別讓你的孩子生在溫室里,卻只能伴著委屈與孤獨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圍爐夜讀 的精彩文章:

細數那些奇葩的清朝皇帝
千萬別在最該講究的年紀先學會將就

TAG:圍爐夜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