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直接斷除煩惱,揭示佛陀密意——兩種方式帶你深入了解藏密

直接斷除煩惱,揭示佛陀密意——兩種方式帶你深入了解藏密

深入了解

次第修學藏密

有些人對藏密的諸多誤解,一定要儘可能遣除。假如你想深入了解藏密,則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一是文字上的,一是修行上的。當然,後者依靠有次第的修證,內心對密宗精髓的體會,遠遠超過了前者的字面理解。

你們在座的有些人,若想修持藏密的話,首先應該從加行開始修。按照大圓滿的傳統,加行分為共同加行、不共加行兩種。共同加行是觀修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迴痛苦、因果不虛,這些道理,要靠依止善知識才能通達。而且,修行最關鍵是要有一種信心,否則,就算你精通了千經萬論,道理講得夸夸其談,內心也不會有真實收穫,反而很容易變成「法油子」。

在藏地,一般人都明白,純粹以學術研究寫的書,與內心有所證悟寫的書,二者可以說有天壤之別。就像有些高僧大德,因為前世的善根非常深厚,今生不需要苦思冥想、殫精竭慮,自然就能流露出很多智慧法語,這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我的上師法王晉美彭措,即是如此。我依止他老人家接近20年了,他是我一生中最佩服、最敬仰的人,我雖然也遇到過國內外不計其數有智慧、有悲心、有才華的人,但上師的境界確實無與倫比。我這樣說,並不是故意讚歎自己的上師,而是站在非常客觀的立場上,以公正的態度來評價的。我們很多人寫書時,需要翻閱大量資料,構思很長的時間,而他老人家根本不用做這些準備,寫什麼都是短短的時間中一揮而就,智慧猶如源頭的活水般源源不絕。

記得1990年上師去印度時,當時顯現上眼睛不好,看不了任何文字。但他老人家給高級佛學院演講時,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包括《華嚴經》、《法華經》的很多教證,也是一大篇一大篇地背下來。講完之後,我們幾個弟子對照原經文,發現竟然完全一模一樣。這種智慧,普通人再通過怎麼樣的勤修,也不可能短時間就獲得,它在藏傳佛教中叫「意伏藏」。不知道你們研究過沒有,伏藏是藏地最殊勝的一種法要,特別特別稀有。以前美國波士頓、華盛頓有幾個博士,專門研究藏傳佛教的伏藏法,但可惜的是,這方面的漢文資料現在不是很多。

其實所謂的「伏藏」,是往昔蓮花生大士為利益後世眾生,將許多珍貴無比的佛法,以神通隱藏在神山、湖泊、虛空等中,並授記後來的某些大德進行開啟。這些大德到了授記的時間,就會前往埋藏伏藏的地方,直接取出一些小小的寶篋,通過空行文字的提示,他們便能打開自己的意伏藏,心中自然流露出許多儀軌、法義,用文字寫下來的話,足足有好幾函,用現在的話來講,有好幾十本書的內容。這些讀起來,絕不像分別念所寫的東西,而且裡面的修法極為殊勝。所以,具有證悟的人所體會到的佛法境界,跟學術研究的人截然不同。

剛才我也講了,假如你想真正了解藏密,就要先修持加行,從人身難得、壽命無常修起。修完了這些共同加行後,還要修不共加行,即皈依、發心、懺悔、供曼茶、上師瑜伽,以及破瓦法。這些加行需要修很多年,等自己生起了穩固的境界,才能再進一步修持更高的密法,如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瑪哈約嘎、阿努約嘎、阿底約嘎等等。

這些甚深修法,我以前翻譯過不少,儘管一再強調過不能公開,但有些地方還在偷偷地賣。不過賣了也不要緊,沒有得到傳承、尤其是沒有信心的人,就算手裡拿到了法本,也會覺得跟其他法本一樣,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就像《六祖壇經》,人人都可以看,但沒有緣分的人看了,覺得跟《道德經》、《聖經》沒多大差別,而有緣者看了之後,有可能當下就會開悟。

尤其是寧瑪巴的大圓滿,我多年來通過長期研究,覺得它確實能夠直接斷除煩惱,直截了當地揭示了佛陀的密意。這樣的法門在末法時代,的的確確難遭難遇。你們想要修持的話,必須先得過灌頂,並修完了加行才可以。有了這樣的基礎,在具德上師的指導下,依靠自己的信心和精進,很容易就能通達甚深境界。

這些年來,由於語言、交通、歷史等原因,很多大學生對藏傳佛教、尤其是密宗的誤解特別多。前不久我去香港中文大學,在點評一些佛教論文時,就直言不諱地說了:「現在很多大學生有這樣的信仰、對這方面感興趣,非常好。但有點遺憾的是,你們對藏傳佛教認識得還不夠、了解得還不深,文中描述的唐卡文化、屍陀林、人骨法器,只是以一種好奇心來看待,並不明白它背後的甚深涵義。」

還有,像藏密中的「虹身成就」,很多學者也無法理解和接受。但即便如此,它也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在漢地還曾發生過。

比如,中國第一位比丘尼凈撿,是晉朝人,她70歲要圓寂那天,就不舍肉身直接飛往清凈剎土,跟虹身的最高境界完全一樣。這是非常真實的事,後被梁代高僧寶唱編入了《比丘尼傳》[1]。以前隆蓮法師講《心經》時,也引用過這個公案。假如有人說藏密的虹身成就不合理,那麼這段歷史又當如何解讀呢?

另中國第一位比丘朱士行,我前段時間講《般若攝頌》時也提過,他千辛萬苦翻譯的《放光般若經》,又被稱為《虹化經》的簡本。他本人經過多年的修學,深刻領悟到此經蘊含的虹化聖義,後來圓寂時出現的許多瑞相,也說明他在虹身方面有所成就。

藏傳佛教中的任何歷史、任何修行,實際上完全都經得起推敲,它是被無數典籍和前輩大德所印證過的,絕不像民間一些神神道道的宗教。大家若想真正通達,不能知道了一點點就自以為是,而需要各方面的深入了解。

敬摘錄《西北大學演講》

[1] 《比丘尼傳》,梁代高僧寶唱撰,是晉、宋、齊、梁四朝著名的比丘尼六十五人的傳記。《比丘尼傳》云:「晉竹林寺凈撿尼傳一:晉土有比丘尼亦撿為始也。當其羯磨之日,殊香芬馥,闔眾同聞,莫不欣嘆加其敬仰。善修戒行志學不休,信施雖多隨得隨散,常自後己每先於人。到昇平未,忽復聞前香並見赤氣,有一女人手把五色花自空而下。撿見欣然,因語眾曰:好持後事,我今行矣!執手辭別,騰空而上。所行之路有似虹霓,直屬於天。時年七十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當今,佛教將面臨怎樣的挑戰?
連載12——虛妄的因生不出真實的果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