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每天學習一句《道德經》之第七十九章(2)

每天學習一句《道德經》之第七十九章(2)

每天學習一句《道德經》之第七十九章(2)

第七十九章(2)

原文:

孰能有餘而有以取奉於天者乎?唯有道者乎?是以聖人為而弗有,功成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

釋義:

「取奉於天」,即「取法於天」,「奉」和「法」是通假字。「見」,顯示,顯現。

翻譯:

誰能有餘而拿來效法「天之道」呢?只有得道的人。因此聖人成全別人卻不佔有,成就偉業卻不居功。這樣,聖人不願顯示他的賢能。

舊註:

河上公:聖人為德施,不恃其報也。功成事就不處其位。不欲使人知己之賢,匿功不居榮,畏天損有餘也。

蘇轍:有道者瞻足萬物而不辭,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非有道者無以堪此。為而恃,成而處,則賢見於世;賢見於世,則是以有餘以自奉也。

札記:

1. 老子在第四十二章說的「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可作為對「損有餘而補不足」的詮釋。「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為百穀王」(第六十六章),江海為下,因地之不足,故天下歸而奉之。處在不足的位置,有利於資源向他匯聚。聖人「守雌」、「守柔」,也是處在不足的位置,故能最終「成其大」。

2. 聖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對「餘食贅行」(第二十二章),要「損有餘」;而「為天下溪」,「為天下谷」(第二十八章),強調「窪則盈」、「少則得」,則是在「補不足」。聖人能夠做到這些,是因為他「取奉於天」。

3. 世俗之人是「損不足而奉有餘」,那是私慾在作祟。聖人效法「天之道」,做到「損有餘而補不足」,但是聖人不願意表現,不顯擺,因為他只有善念,沒有私慾,沒有名聲之累。那些千方百計要怎麼樣的人,最後都難以達到目的,因為他一開始就偏離了「道」。聖人「無欲」,才會自覺「損有餘而補不足」,也正因為「無欲」,才能做到「不欲見賢」。如果有了「見賢」的念頭,就不再是純粹的「補不足」,而有了「自奉」(蘇轍語)的嫌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