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窩頭、貼餅子和炸辣椒

窩頭、貼餅子和炸辣椒

窩頭和貼餅子,都是用玉米面做成的粗糧美食。

窩頭,用蒸的方法做成,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間空,呈圓錐狀(為了使它蒸起來容易熟,捏成錐形後用大拇指在底下鑽個孔)。貼餅子是用手掌做成長圓形的厚餅,貼在鍋的周圍烤熟。兩種食物原料、配料、和面過程基本都一樣,所以放在一起說。而炸辣椒是我認為吃窩頭和餅子最搭的小菜,所以這裡一併介紹。

窩頭,也叫窩窩頭,是北方人在以前過窮日子時普遍做主糧的食物,一般用玉米面做,也有高粱面窩頭、紅薯面窩頭、小米麵窩頭,後來吃過黑米面(紫米面)窩頭。過去形容某個人命苦,常說:「他呀,一輩子饑飽勞碌,吃窩頭的腦袋。」有一個歇後語叫「窩窩頭翻個兒——顯大眼」,是指把窩頭翻過個兒來,窩兒朝天就顯出了個大圓眼兒,即圓孔來,用以比喻出風頭,反而出了丑。

我愛吃摻了菜的玉米面菜窩頭,純玉米面做的窩頭比較干硬,不好吃。我小時候不像現在,可以玉米面里加點酵母進去改善口感。以前我媽媽做窩頭為了改善口感,都放一些菜葉子進去,有了菜做調和,窩頭的口感好多了。我媽媽放的菜大致有菠菜,白菜,根頭菜,各種野菜,槐花,榆樹葉等。冬天主要是大白菜,白菜好吃的部分用來做炒菜、燉菜、伴餡兒,做窩頭只用外邊的幾葉老幫兒。把白菜幫子洗凈,切不到一厘米寬的橫絲,用水煮熟,然後加入已經燙好的玉米面里,加鹽、花椒面、香菜、蔥花,把面和菜和勻,捏成一個個二三兩重的窩頭,上鍋蒸熟。記得有一次,我媽媽從院子里一棵花椒樹上把嬌嫩的花椒葉摘下來,洗凈切碎摻和上玉米面做成的窩頭,記憶深刻,非常美味好吃。

做窩頭的玉米面一定要燙麵,即用開水把面燙熟,否則用涼水和面,那窩頭不用說干硬,能蒸熟都不容易,做出來的窩頭入口咀嚼起來肯定是生硬、乾澀的。我媽媽非常聰明,她想出用開水潑面這法子,有時候它用剩玉米粥和面,這樣也能使得和出來的麵糰更柔軟,蒸熟的窩頭也相對柔軟。後來的人基本上都加入一些小米麵、黃豆面、甚至栗子面,再有酵母粉的幫襯,窩頭的口感就好多了。

那些年我吃過的窩頭,還有高粱面的、紅薯面的,都覺得沒有玉米面的好吃,尤其紅薯面的,窩頭黑的像剛果人的臉,甜融融的味道並沒有打動我,主要我不喜歡主食帶甜味,覺得甜食配鹹味的菜肴是很不能接受的搭配。而在那個年代,主食這麼粗獷,不配鹹菜也真是難以下咽。

關於窩頭,許多人大約聽說過慈禧被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嚇得西逃路上的故事。可見人餓到極點那是吃嘛嘛香。而回宮後想起窩頭,再給她吃就不是那麼回事了。直到廚子為了保命給她做出栗子面窩窩頭,她嘗了之後高興地說:"我總算又吃到了當年逃難時的窩窩頭。"這慈禧吃窩頭和朱元璋喝珍珠翡翠白玉湯是一碼子事兒,此一時彼一時。

我媽媽曾說她用剛長出粒兒的鮮嫩玉米連核用碾子采了,蒸窩頭。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實在沒糧食吃,就去地里摘沒長熟的玉米回來,玉米籽實還非常嫩,摳不下來粒兒,索性連棒子核也一起吃。她說根本捏不成窩頭,只好攤在鍋里蒸熟後撥在碗里吃。後來下次她在裡邊摻了點榆樹皮面,才把窩頭的形狀捏成了。這榆樹皮是好東西,有很好的粘性,之後我寫餄餎面時再詳細說。

關於貼餅子,所用原料配菜以及和面步驟與做窩頭沒有區別。只不過窩頭是蒸食,貼餅子顧名思義,是把厚餅貼一鍋邊,烤熟後有一層脆香的咯吱,我覺得有了這層咯吱,餅子就比窩頭好吃許多。如今,連老家農村都家家用煤氣灶,今年更是改成了天然氣,以前的大柴鍋幾乎無處可尋,再做貼餅子,吃不到大鍋貼一圈的那種原始味道了。也沒關係,用電餅鐺也可以做,而且還可以像烙餅一樣烙成兩面都帶焦黃的脆咯吱,似乎比以前的傳統餅子更好吃。

上邊說了,這兩種粗食最搭配的一道小菜是炸辣椒。炸辣椒一般就是熱油潑,干紅辣椒切段,把油燒熱,往放好辣椒的容器里一潑,辣椒就酥脆了。要注意油溫千萬不要太高,否則辣椒占油就糊了,發苦則不香。我的炸辣椒比較特別,不止辣椒這一樣,還要加入多多益善的蒜片和大蔥,講究的還可以撒一把熟芝麻或者熟花生碎,更添香味。說一下做法,坐鍋倒油,涼油時把切碎的干紅椒放進鍋里,小火把辣椒爆香炸熟,千萬掌握火候不能大火,否則頃刻辣椒就糊了。看辣椒變熟把備好的一碗蒜片和蔥花倒進鍋翻炒,這時候可以適當把火調大,因為蒜和蔥濕潤,需要火力把它們炒熟。蔥蒜段生即可撒鹽關火,出鍋。這時如果有熟芝麻或者花生碎也一同撒進去,翻炒均勻即可出鍋了。需要說一下,鹽要適當多放一些,如果像炒菜一樣的鹹淡程度,筷子夾一小著吃起來就沒有那麼好吃了,畢竟這個炸辣椒是和鹹菜差不多的佐食小菜。這種炸辣椒是借辣椒的辣味給了蔥和蒜,所以非常適合不太能吃辣的人,同時辣椒吃多了畢竟燒胃,蔥和蒜多吃點還是很有益處。我小時候家裡的食用油還不吃植物油,都是吃豬板油熬出的豬油,熬油最後撈出的金黃色的豬油渣,我媽媽大抵都是把它放進炸辣椒里,油渣又辣又香,別有一番風味。

在我家,我媽媽除了常給我們做這種炸干紅辣椒,她還極擅長做一種青辣椒的辣椒醬,做這些粗糧食物的佐食小菜很好吃。做法也極簡單,把青辣椒(最好是那種細細長長的長犄角椒)切碎,用一隻碗調適量的小麥面稀糊備用,麵糊務必要稀。油鍋先爆香蔥花,然後把備好的辣椒碎放進鍋煸炒,炒熟後加適量鹽,然後把備好的麵糊調勻倒入鍋里,攪拌至辣椒和麵糊充分融合,食物成了漿糊的狀態,關火出鍋。我離開家鄉來到北京以後,有一次特別想吃這個東西,就琢磨著做了一次,結果很不成功,把芡汁調好倒進鍋去怎麼成不了漿糊狀呢?做出來是一坨。左思右想找不出問題出在哪。後來電話連線我媽媽,才知道我用錯了東西,我用的是澱粉勾芡,那坨東西不好看也不好吃。我媽媽說這個一定要用白面調糊勾芡,才能做出漿糊的狀態,口味也才是我小時候吃過的感覺。

就窩頭貼餅子的菜肴,最高級的當然是配熬小魚。一鍋圈餅子配一鍋底香噴噴的野生小河魚,一鍋出,別提多香。但農家吃的更多的是燉鍋大白菜、炒盤蘿蔔條、土豆絲之類,最多的恐怕還只是鹹菜。像我們家都特別能吃辣椒,所以覺得配炸辣椒是絕配,其次腌辣椒也是不錯的選擇,小時候,我媽媽每到秋天做三缸腌菜,一缸大白蘿蔔,一缸芥菜櫻子,一缸青辣椒。這是我們一家八口人這一冬天和來年大半年的主要佐食鹹菜。以後我再單寫一篇我媽媽的鹹菜缸。

寫於201712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紀心 的精彩文章:

TAG: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