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幾年的積怨大爆發,西方終於「同仇敵愾」對付俄羅斯,但有用嗎?

幾年的積怨大爆發,西方終於「同仇敵愾」對付俄羅斯,但有用嗎?

經過三個星期的發酵,前俄羅斯間諜斯克里帕爾在英國遭遇神經毒劑攻擊一事,似乎已經發展到高潮:3月26日,美歐以及澳大利亞共20多國幾乎同時宣布驅逐俄羅斯外交官。

用英國前駐俄羅斯大使托尼·布蘭頓的話說,有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國家,也加入驅逐行動中,比如素有「親俄傾向」的匈牙利和素來溫和中立的瑞典、挪威。布蘭頓認為,這說明俄羅斯「違反國際法的行為」觸犯了眾怒。

特蕾莎·梅這次呼籲得到西方盟國的響應 (圖片來源:theguardian.com)

一個前雙面間諜遭襲怎麼會觸犯了整個西方?從媒體報道來看,直接原因是西方國家認為,斯克里帕爾是在英國領土上,遭到軍用級別生化武器的襲擊,因此性質非常嚴重。英國輿論曾認為,這可以看成用生化武器對一個北約成員國的襲擊。

所以西方統一口徑後,認為這是嚴重的「違反國際法行為」,不作出強烈反應,不足以說明其嚴重性。

西方力度這麼大,其實也是近幾年來對俄羅斯的積怨的大爆發。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在宣布驅逐兩名俄羅斯外交官時說,過去幾年裡,俄羅斯在克里米亞事件、烏克蘭動蕩和敘利亞戰局中,都有「違反國際法」的行為。把特恩布爾所提的,再加上俄羅斯涉嫌干擾西方選舉,就是比較完整的「積怨清單」 了。

積怨這麼深,為什麼拿外交官出氣?一名來自荷蘭的歐洲議會代表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說,西方國家只是驅逐外交官,而沒有採取嚴厲的經濟制裁等手段,目的在於一方面要警告俄羅斯,另一方面也表示只是反對俄羅斯政府的做法,而不是和「俄羅斯人民」作對。

照這個意思理解,和嚴厲經濟制裁比起來,驅逐外交官雖然掀起很大風波,但波及面不廣,大概也更好控制。

上文所說的英國前駐俄羅斯大使在接受BBC採訪時也認為, 西方很清楚,不能把事情做絕。因為在敘利亞、烏克蘭和網路安全等問題上,沒有俄羅斯合作是肯定不行的。

那麼西方驅逐這麼多外交官,會不會達到警告俄羅斯的目的呢?目前來看似乎不易。

俄羅斯一直堅決否認與斯克里帕爾遭襲有任何關係,而且指責英國到現在也不向俄羅斯通報情況。根據以往經驗,西方對俄羅斯無論是制裁也好,驅逐外交官也罷,似乎只能讓俄羅斯人團結,讓普京的地位更加牢固。更何況這次西方還沒有與俄羅斯好好溝通呢。

在美國宣布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並關閉俄駐西雅圖領事館後,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的反應很有意思。它在官方推特上出了個選擇題,內容是「美國關閉俄羅斯駐西雅圖領事館,你認為俄羅斯應該關閉哪個美國在俄領事館?1,美國駐符拉迪奧斯托克(海參崴)領事館,2,美國駐葉卡捷琳堡領事館,3,美國駐聖彼得堡領事館。由你來決定。」

採取這種讓民眾積极參与投票的形式,既有點幽默,大概也會讓俄羅斯民眾更有一些民族意識吧。

其實,也不是所有西方精英都對這次驅逐外交官事件持贊成態度。

曾在小布希政府內擔任外交顧問的保羅·桑德斯,26日接受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採訪時認為,西方可能操之過急,因為到目前為止,西方只能說毒劑攻擊事件「很可能是俄羅斯乾的」,但這不代表就是俄羅斯乾的。不過,與他同時接受採訪的另一名前外交官則認為,英國政府和這麼國家政府,肯定是有了確鑿證據才採取行動的;

桑德斯還認為,這種驅逐外交官行動,對俄羅斯和普京也沒有什麼影響。相反這種行動對俄羅斯改革派反而是個打擊。

但有桑德斯這種想法的人,目前在西方還是少數。過去幾年裡,西方不少人一直抱怨,西方政府在對付俄羅斯時不夠團結,現在他們正在為「西方終於能團結一致對付俄羅斯了」感到高興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克錦外媒筆記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的「種族主義」很「精明」
特朗普為何說「貿易戰是好事」?背後有其觀念原因

TAG:錢克錦外媒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