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推出順風車業務,高德殺進大出行市場

推出順風車業務,高德殺進大出行市場

本已巨頭雲集的出行領域又迎來一股新勢力。3月27日,高德地圖宣布推出順風車業務,已在成都和武漢先行上線,並將陸續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推出。作為行業後來者,高德順風車將採用零抽成模式,承諾不打補貼戰。對於高德進入移動出行領域,業界並不意外,無論是對自身生態的延伸還是擴大阿里在出行領域的競爭力,抑或著眼於更寬泛的無人駕駛、智慧出行領域,高德都沒有理由袖手旁觀。

01

零抽成入局

地圖之外,高德終於殺進新戰場。3月27日,高德地圖宣布推出順風車業務,正式在北京開啟車主招募。除北京外,高德地圖還在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開啟了車主招募,並陸續將該業務擴展到全國更多城市。目前,該業務已在成都、武漢上線。

成都用戶徐女士登陸高德地圖發現,高德順風車位於首頁頁面右側縱向選項欄,用戶也可以點擊首頁下方路線進入,高德順風車與叫車、公交等並排位列位置欄之下。徐女士試用高德順風車發現,從天府廣場到成都339,高德順風車為7.1元,滴滴順風車拼車為6.6元,不拼座為8.2元。從天府廣場到新世紀環球購物中心,高德順風車為13元,滴滴順風車拼車為14.6元,不拼座為19.4元。

對於上線順風車的目的,高德集團總裁劉振飛直言:「順風車本是非常綠色的共享出行方式,它在不增加道路壓力的情況下,撮合共同的出行需求,可以有效提高社會出行效率,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降低空氣污染。但隨著行業的發展,由於順風車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我認為有些平台已經漸漸背離了順風車的初衷。」

據高德與清華-戴姆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此前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以北京五環範圍內為例,有16.4%的出行需求高度重合,若充分發展順風拼車,預計每年可減少駕車裡程約1.11億公里,相當於減少3萬噸的碳排放。高德地圖共享出行負責人童遙補充,通過技術手段撮合現有出行需求,實現空座分享、充分合乘拼車的情況下,就可以在不增加商業運力的情況下,將城市道路利用率提升一到三倍。

但據高德交通大數據顯示,某平台在北京上線順風車業務一周後後,包括海淀、石景山等多個城區的交通擁堵情況,不僅沒有減緩反而有所增加。而這些平台在佔據市場之後,為了獲取營收,又不斷提高抽取用戶傭金的比例,一般約為車費的10%。高德認為,目前部分平台為了提高市場佔有率,依靠大量補貼拉攏新增車主,人為地刺激了道路車輛的增加,使得交通壓力不降反增。

為此,劉振飛強調,「高德堅持不以營利為目的,撮合的是高德平台上現有的自駕出行用戶以及真實的用戶出行需求,堅決不打補貼戰,不會刺激運力額外增加;高德順風車也堅決不會抽取用戶傭金,甚至目前還為用戶補貼簡訊通知、保險等第三方服務費。

02

擴展生態

事實上,這並非高德對出行生態的再次升級。2017年7月,高德推出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務平台「高德易行」,接入滴滴出行、神州專車、首汽約車、曹操專車、摩拜單車和飛豬旅行等眾多的出行服務商,用戶可以在App內選擇不同的出行方式。目前,順風車業務也是在該平台上線。不同的是,高德易行平台只是單純的開放入口,此次上線順風車則是親自運營,包括車主招募、用戶註冊和定價等。

「高德做順風車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其實都有點太晚了。」業內人士普遍這樣認為。顯然,高德的遲到對標的是同樣具有地圖業務的百度。2015年7月,百度地圖上線順風車業務,此前百度地圖還投資了當時大火的51用車和天天用車。不過運營不到一年,百度悄然下線順風車業務,51用車和天天用車的市場份額也逐漸被滴滴稀釋,除順風車之外,百度還投資了Uber,而高德始終在地圖業務做防守。

同樣是地圖服務商,同樣是推出順風車業務,高德是否會步百度地圖的後塵?對此,獨立分析師王晨曦表示,「百度當年上線順風車的時候,正是拼車業務競爭最激烈的時候,大家都在搞補貼,技術和服務能力也都不成熟,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市場已經平穩了,高德所面臨的競爭更加具象,反而比較好應對。」

從版圖擴張的角度來看,高德入局移動出行也是必然的選擇。「高德作為地圖服務商,本身就掌握著海量的出行需求入口,而且它又擁有地圖資源,做順風車是生態升級,做一站式出行服務平台,補上業務空缺,這個邏輯很通暢。奇怪的反而是它為什麼現在才做?」智察大數據分析師劉大偉發出疑問。

對此,童遙表示,「去年11月份在系統里發現了這樣的需求,我們認為今天這個能力建設過關了,所以選擇了這個時間點發布。」劉振飛則強調了順風車業務之於公益的意義,他透露「高德地圖、春運數10萬摩托車回鄉大軍都是高德做的公益業務,高德在規划下一財年工作的時候把做好公益作為非常重要的點,公益順風車成為重要的平台,做順風車是我們這個平台天生的能力,導航順路捎個人非常自然的行為。」

但是,劉大偉認為,「高德現在才做順風車可能跟整個阿里的節奏有關,之前阿里在移動出行市場投資了快的,但是隨著滴滴和快的的合併,股份被稀釋,對滴滴的掌控力下降,現在的滴滴自由度更高自主性更強,在移動出行市場阿里需要更大的存在感,而高德是阿里的親兒子,是時候發出自己的聲音了。」

03

出行變數

亂局或許意味著機會。目前順風車業務的兩大平台滴滴和嘀嗒,重點也在逐漸轉移,滴滴在智慧交通、外賣等領域投以重注,嘀嗒則擴張了計程車業務。高德主打零抽成,或許給行業帶來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王晨曦認為, 「短時間內,滴滴在出行領域的地位是不太可能被撼動的,高德入局更像是一種鯰魚效應,提高用戶的粘性,同時刺激優化整個出行市場。」

除了高德,美團也正在循著這個邏輯進入了出行市場。目前大出行領域雖然格局未被動搖,但是相比前幾年,入局者均是有備而來,從業務協同、自有平台的用戶需求入手,具有更大的耐心。不過,劉大偉強調,「高德到底能不能做成順風車這件事,還是要看投入的力度,畢竟這是高德第一次針對車主和司機做服務,經驗、數據沉澱都很重要,用戶更看重安全、信用體系完整度等。」

相比熱鬧非凡的出行市場,順風車業務無論用關注度還是業務量來看,都不是最重的一塊版圖,高德的野心和任務或許也不止於此。業界普遍認為,之前騰訊和阿里押寶移動出行主要為的是普及移動支付,在任務完成之後,巨頭們看中的則更貼近出行本身,對出行的未來的可能性更感興趣,智慧交通、無人駕駛、車聯網這些泛出行領域已經擠滿了各行業巨頭。

「從高德的用戶來看,它與百度地圖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圍繞著自駕出行的車主,這是高德很重要,也是很主要的一部分用戶,高德的眾多業務也都是圍繞著這個用戶為中心在做的。」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直言,「未來無論是它正在做的智慧交通、還是無人駕駛、車聯網也都可以以這部分用戶為中心來擴展,而這些業務的目標用戶也正是高德最重視的用戶群。」

在劉大偉看來,「高德擁有地圖資源,這是發展任何出行相關業務的基礎,站在阿里的角度來看,它不可能錯過大出行這個市場,有投資的方式做先鋒式攻擊,可以激進些,讓自己的親兒子高德後發,則更方便掌控戰局,激進與謹慎並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商報 的精彩文章:

脫歐關鍵期,英國首相訪華的經濟算盤
加州為何頻對特朗普說「不」

TAG: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