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低利潤的國內汽車裝備系統集成商該何去何從?

低利潤的國內汽車裝備系統集成商該何去何從?

摘要

回首已經過去的2017年,汽車智能裝備行業由於資金、市場、競爭等各種問題,低價競爭依舊是國內系統集成商搶佔市場份額的有效策略,導致整個行業陷入「無序競爭」的境遇,兼并或被兼并的案例不斷演繹著,行業進一步洗牌的資本暗流也愈發洶湧……

自2017年10月25日因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停牌後,華昌達終於在2018年3月26日復牌,截止09:30分,該股跌9.99%報15.41元,封上跌停板。

去年年底,「華昌達實控人顏華負債30億跑路」事件引發了行業的一陣熱議,而現在,餘波似乎還沒有消散。在華昌達事件背後,汽車領域系統集成行業的「危機」也不容忽視。

回首已經過去的2017年,汽車智能裝備行業由於資金、市場、競爭等各種問題,低價競爭依舊是國內系統集成商搶佔市場份額的有效策略,導致整個行業陷入「無序競爭」的境遇,兼并或被兼并的案例不斷演繹著,行業進一步洗牌的資本暗流也愈發洶湧……

資金壓力下的「三十六計」

眾所周知的是,資金壓力是壓在機器人系統集成商肩上的「一座大山」,也是影響系統集成商做大做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情況下,企業要麼卯足了勁進入資本市場,要麼就把自己「賣」給上市公司。汽車領域系統集成商也不例外。

2017年2月,成焊寶瑪完成了被九鼎控股收購的所有流程,於6月成立了零部件事業部和智能裝備事業部兩個全新的業務版塊。

2017年5月,明珞裝備完成第二期股權激勵,共有77名骨幹員工獲得總計100萬股股權。截止目前公司先後共有142名員工通過公司實施的股權激勵計劃成為「明珞合伙人」; 同年9月,明珞裝備下屬子公司廣州明珞軟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獲得廣州凱得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億元投資。

同樣正在緊鑼密鼓籌划上市的還有瑞松科技,早在2016年,瑞松科技就已經完成了上市前股改工作。

除了兼并購和融資以及上市之外,建立產業基金也是系統集成商應對資金壓力的重要舉措。2017年12月7日,由廣州明珞、北城集團、北部生態新區管委會、柳州銀行投資管理公司等發起,以3億元規模成立了柳銀智能製造產業基金,此基金將解決企業技改資金不足問題,為企業實現智能製造轉型提供資金保障。

此外,融資租賃也成為另一種選擇,2017年5月11日,江蘇北人與蘇州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為了配合甲方加快實現業務發展,乙方給予甲方融資租賃意向額度20000萬元。在意向額度內,擬通過售後回租、直接租賃、廠商租賃、經營租賃等方式開展全面合作。

競爭激烈 毛利率低的瓶頸應該如何突破?

除了項目墊資之外,資金壓力還來自於激烈的競爭導致的行業毛利率低。

因為進入門檻比較低,系統集成商的增長速度驚人,埃華路總經理黎廣信表示,機器人系統集成商團隊增長幅度有些地域已經高達30%,廣東的增長幅度大概是在27%左右。這些增長的系統集成商中,不僅僅包括新進入的企業,也包括一些大的機器人企業裂變出來的系統集成團隊和一些開始將目標轉向集成領域的機器人企業,比如埃夫特。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埃夫特宣布,集團旗下專註汽車、軌道交通、航空等領域的W.F.C集團成功中標通用汽車、大眾汽車的焊裝生產線項目,合同總額約5000萬歐元。

業內人士表示,從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中國湧現了很多工業機器人企業,很多系統集成商在技術研發和市場策略沒有確定的情況下,開始大打價格戰,企圖以此來佔領市場,企業的毛利率因此開始走低。

顏華朋友圈截止到目前為止最後(2017年6月27日)發布的一條說說中,他是這樣說的:和唯品會的沈亞兄弟探討過他為什麼不離開一線,電商行業競爭激烈不容有失是重要原因,看來每行都不好做啊!

從「每行都不好做」這些字眼,不難看出顏華的壓力,事實上,在華昌達貌似非常可觀的營業收入背後,其利潤卻並不樂觀。

在華昌達2017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中,上半年營業收入16億多,雖然增長了49.7%,但是歸屬於上市公司的凈利增長只有4.68%,而在公告中顯示,作為最大支撐的汽車領域的業務收入毛利只有15.05%。其中,德梅柯的營業收入達到5個億,然而凈利潤只有3000多萬。

據知情人士透露,華昌達收購的德梅科原本規模不大,是通過行業幾個小公司合併而成。由於華昌達的收購,德梅柯在行業異軍突起,華昌達開始高價網路人才,採用低價競爭的方式。

江蘇北人2017年上半年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9.95%;而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只有1823.97萬元。

據悉,2016年,江蘇北人焊接用工業機器人收入為2.0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86%;非焊接用工業機器人收入137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6%。在這兩類機器人,焊接用機器人的毛利率長期在20%-30%左右,只相當於非焊接用機器人毛利率的1/2到1/3。

同樣的,在新三板企業上海君屹的2016年年度報告中,年營業收入為3.2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1.21%;然而,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只有1691.9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44%。

雖然不能說上述企業一定在打價格戰,但毛利率低,成為制約汽車領域系統集成商收入的重要因素,為了擴大銷售,一些公司開始想其他辦法。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開展國際化合作,與國際知名智能技術企業聯手合作一直是瑞松科技一個重要特色。從最初代理開始,瑞松科技便與日本松下、日本北斗等企業保持長期的合作關係,之後,瑞松科技又跟KUKA和FANUC都有了戰略合作。緊接著,瑞松科技又將新目標放在了3C產業,並在2016年與德國博世力士樂開展4個項目合作,其中便包括3C電子行業這個瑞松科技未來重點開拓的領域。

此外,由於硬體設備的利潤有限,而提供包括軟體在內的集成方案成為各系統集成商的選擇,事實上,軟體的附加值要遠遠高於硬體設備。

2017年,瑞松威爾斯通與德國奧地利CoLetrax GmbH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開展激光焊縫跟蹤、視覺定位技術及相關產品的開發與合作;與德國CENIT結成戰略合作夥伴,定製數字化工廠-虛擬製造-工業領域智能生產線。

瑞松科技董事長兼總裁孫志強表示,瑞松更看好智能化、數字化工廠的方向發展,將來不僅僅關注做硬體設備的集成,更多是頂層架構設計和軟體方面的集成。

在先後獲得特斯拉和華晨寶馬青睞之後,近兩年,明珞裝備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信息化是其中的關鍵一環。2017年明珞裝備SRM、CRM兩平台陸續上線。

此外,客戶高度集中也成為汽車領域系統集成商議價能力低的一個重要原因。以江蘇北人為例,其前五大客戶的銷售一度佔全年銷售的近80%。2013到2016年,江蘇北人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分別占年度銷售的79%、65%、72%和57%。其中,後來成為公司股東之一的A股上市公司聯明股份2013年到2015年均為公司最大客戶,為公司貢獻的銷售收入分別占公司主營收入的24%、18%和23%。

江蘇北人此前表示,未來幾年,將持續專註於工業機器人系統細分領域,利用公司自身的技術研發、售後和區域優勢,加大技術研發投入。

早在2016年高工機器人網的採訪中,君屹董事長馬翌鑫就表示,機器人系統集成業務屬於靠訂單來驅動發展的模式,任何產業的發展都有起有伏,因此上海君屹選擇多元化布局,通過分散訂單來降低客戶的項目風險,以多元化業務彌補單一產業的起伏給公司帶來的業績影響。

2017年,上海君屹的汽車裝備板塊除了繼續穩固原有的客戶體系之外,成功開拓了東風、華晨、奇瑞、雷諾等汽車廠家的業務,進一步豐富了客戶群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工機器人 的精彩文章:

三相科技:以創新替代進口振興國產電機
倒計時3天!劇透近40家機器人行業領袖將在高工年會上說啥?

TAG:高工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