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信銀行今年不「縮表」 預計資產增速8%-10%

中信銀行今年不「縮表」 預計資產增速8%-10%

作為首家主動「縮表」的銀行,中信銀行2017年繼續壓降風險資產規模。2017年末,該行資產總額5.68萬億,比上年末下降4.27%。今年是否會保持「縮表」的態勢?

3月27日,中信銀行副行長方合英在業績會發布上表示,去年縮表是因為三個背景:市場利率高走,利差沒有了,甚至負利差,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壓降了同業資產業務;第二,監管新規迭出,我們對業務重檢;第三是因為中信銀行長期快速發展過程當中,不少低效益資產甚至是零效益資產,需要通過壓縮進行,如果沒有總體量的縮表量是不可能的。

不過方合英也表示,今年跟去年相比情況有很大不同,所以說今年資產會有8%-10%的增長。增加的資產主要投向一般貸款和債券投資。

與此同時,中信銀行堅持向「輕資本、輕資產、輕成本」的方向轉型。2017年,中信銀行輕資本業務收入 260.43億元,增長13.37%;風險資產增速8.91%,下降5.40個百分點;個人貸款佔比 38.52%,提升5.28個百分點。

資產質量方面,中信銀行情況開始向好。方合英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 2017年末,中信銀行不良貸款餘額比上年增加50.7億元,不良貸款率1.68%。「關注+不良」貸款餘額比上年下降,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佔比下降9.42個百分點。核銷353億不良貸款的情況下撥備覆蓋率提高了13.94個百分點。

據介紹,在風險管理上,中信銀行完成3100多項風險排查,風險管理體系全面強化2017年累計處置不良資產本金660億元,收回以前年度已經核銷的貸款15億元。

2018-2020,中信銀行制定了新的三年規劃。提出了三個層次的分行定位;行業定位有進有退、有扶有控,積極拓展輕經濟周期的行業;客戶定位是高價值客戶彙報和普惠服務要並舉;渠道定位是線上、線下、客服、跨界「四位一體」。

方合英也表示,我們當前關注的重點包括市場利率大概率維持高位,資管新規醞釀出台,新金融工具準則實施,撥備監管新政實施,利率市場化與匯率雙向波動加大等,這些都對銀行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我們在策略上要緊跟形勢。

(21世紀經濟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貿易戰陰影籠罩 國際政商人士熱議「中美貿易摩擦」
電視激戰:客廳大屏時代的智能比拼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