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熊孩子我可以打十個,但我干不過熊家長啊!

熊孩子我可以打十個,但我干不過熊家長啊!

最近,網上有一則令人很氣憤的「熊孩子」新聞。

一個妹子親戚家的熊孩子來了,把她懷孕四個多月的嫂子猛推下沙發,並不以為意地說,「我看電視上孕婦摔了會流產,我就想看看推倒她會不會也流產。」

聽到這話,妹子當場就爆發了。當她狠狠地修理了熊孩子之後,妹子的姑姑抱怨說:「把孩子的背都打腫了,膝蓋也青了。」

熊孩子有作惡的底氣,多半也是因為家人對其錯誤的縱容。

1

都說「有熊孩子必然就有熊家長」,這話是有幾分道理的。

現實生活中,熊孩子和熊家長几乎總是搭檔出現:

「他還是個孩子啊,你讓一讓他啊!」

「他還是個孩子啊,至於這麼大驚小怪嗎?」

「他還是個孩子啊,你就不能體諒一下嗎!」

「他還是個孩子啊,你和他計較什麼啊!」

……

這些話都不陌生吧,甚至能帶著聲音回憶起誰和你說過。

搶你手機、占你玩具、吃你食物、摔你收藏、毀你安寧……當熊孩子終於把你惹毛,你忍無可忍,準備還擊或者已經還擊的時候,有教養的父母會處理問題、和你道歉,但熊家長和你說的,一定是上面這些話。

其實,小孩子惹人煩的許多行為,也沒什麼大不了。因為,最氣人的不是小孩子惹自己,而他家人明知孩子惹了你,卻毫無作為、無動於衷,甚至開口懟你,「我家孩子小,不懂事,怎麼了!」

大概每個人都有被熊孩子氣炸毛的時刻,曾在高鐵上被熊孩子吵到的孟非,還建議過「中國高鐵設熊孩子專用車廂」。面對「眾怒」,也有網友勸說:

話說哪個人敢保證自己小時候沒熊過,都是過來人,多點寬容。

正如網友總結的「中國的四大寬容」:來都來了,人都死了,大過年的,還是孩子。可是,寬容向來是權利,不是義務。

因為自己小時候熊過,就縱容自己孩子也熊;因為孩子年齡小,就要別人無條件原諒;做錯事還沒道歉,就要從別人那裡獲得「寬容」……這也太「霸道」了!

2

當你看多了各種「熊」表現,你就發現,熊家長比熊孩子本身討厭多了!

說幾則新聞報道吧。

武漢地鐵3號線惠濟二路站,列車門正在關閉時,一名小男孩將報紙塞進車門之間夾住,一旁的家長不僅沒有制止,反而哈哈大笑。

南寧某小區一司機開車出庫時,一名男孩突然出現,俯趴在滑板上,從車頭下方快速橫穿過去。業主提醒家長監護好孩子,但家長卻說,「在小區內應該是車讓人,而不是人讓車。」

GIF

來源:法制晚報

一15歲少年,將小區地下車庫裡的29輛私家車全劃成大花臉。車主對於未成年人的過激行為表示可以原諒,但是孩子父母態度卻很惡劣,讓人難以接受。

圖片來源:江蘇新聞

一幼童在地鐵中穿著鞋踩座位,被其他乘客勸阻。孩兒他媽不高興了:「什麼叫不對啊?有法律規定不讓孩子站在這上面嗎?」

圖片來源:北京台

該去制止的不良行為家長不去制止;該去糾正的錯誤問題家長不去糾正;當孩子表現出「熊」樣時,家長卻選擇將「熊」進行到底。要知道,大人的破壞力可比孩子大多了!

明知有錯而不去改正,確實可惡。但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長根本就沒意識到錯誤的存在。他們縱容孩子,也放任自己,讓一切規則為自己讓步,演繹著一個利己主義者的形象。

對此,有網友無奈感慨說:大概是因為最早的一批熊孩子,現在都為人父母了。

3

當然,上述這些案例還算小打小鬧,但你知道被縱容的惡,到底可以衍生出多可怕的結果嗎?

因為好奇,孩子可以把火腿腸放進塑料瓶,讓來進食的流浪狗卡在瓶口活活憋死;

因為嫌樓外施工聲音太吵,妨礙自己看動畫片,孩子便用小刀割斷了樓外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繩;

因為惡作劇,孩子就將2歲的女孩抱進電梯,帶到護欄損壞的18樓……結果女孩從18樓墜落到2樓平台;

……

有網友說:「熊孩子和殺人犯之間,隔著一個熊家長而已」。這話雖然驚悚,卻也充滿警示意味。畢竟,慣子如殺子啊。

不過,有法學專家表示:

熊孩子不存在「作惡」,他們只是「犯錯」。大多數熊孩子之所以會闖禍,是因為心智未成熟、思想未定型,而受到外界不良事物的影響導致的。面對闖禍的熊孩子,《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未成年人的四大保護主體:家庭、學校、社會和司法機關,都責無旁貸。

錢文忠教授則發出了另一種聲音:

我們要告訴孩子,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如果在全社會形成家長對孩子讓步的氛圍,以後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們的未來是很可怕的……我們對孩子沒有一些控制、抑制、約束,一味以愛的名義對他們讓步,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

將孩子一切的「熊」行為都歸因於家長,確實有失偏頗。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對於這些闖禍的孩子,每個家長都該承擔管教不力的責任。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自己就要先管好自己。

很多時候,正是因為家裡的熊家長,才使得原本如一張白紙的孩子,變成了熊孩子。因為孩子脾氣秉性、行為習慣也是在父母家人影響下,一步步搭建起來的。

而且,一個熊孩子的誕生,對孩子而言,本身也是一種悲劇。

結語

你且看見孩子們胡作非為,但其實小孩就像一面鏡子,映照著父母的諸多不足。

孩子再小,也終有長大的一天。曾不被糾正的錯誤,或許正見證著昔日的熊孩子,變成如今的熊家長。

小新推薦

來源:中國新聞網(cns2012)部分內容綜合:《方圓雜誌》、微博等

編輯:董嬌

責編:王珊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加沙警方逮捕製造巴勒斯坦總理車隊附近爆炸嫌疑人
國圖藏《正統道藏》《萬曆續道藏》將高仿複製出版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