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電離分子追蹤星系流出物

電離分子追蹤星系流出物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在大多數星系中,有一個過程影響著中心黑洞質量和星系的整體速度結構和光度。天文學家們懷疑,某種類型的反饋是有影響的,而一種流行的機制是逸出氣體。流出將耗盡一個星系的原始材料,既需要製造新的恆星,又要增強黑洞的質量。關於分子外流的第一個證據是20年前由一顆紅外衛星發現的:這個分子在其遠紅外線發射線中顯示出每秒數千公里的流動。赫歇爾空間天文台最近對這些細節進行了詳細的追蹤,發現在某些極端情況下,每年有一千多顆太陽質量的能量流出,並擁有一千億個太陽的能量——這是銀河系總發光能量的百分之幾。

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所觀測到的星系Markarian 231,離地球最近的類星體。星系是兩個星系合併的產物。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電離分子特徵簽名,OH+和H2O+在其巨大的流出物中,並認為由衝擊波引起的宇宙射線是他們電離的原因。圖片版權:NASA, ESA,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ESA/Hubble Collaboration, and A. Evans University of Virginia, Charlottesville/NRAO/Stony Brook University

CfA的天文學家Eduardo Gonzalez-Alfonso, Matt Ashby和Howard Smith已經發現,電離的分子OH+在這些流出物中追蹤熱氣體,並且(很可能)來自於被認為是環黑洞的物質的環。科學家們領導了一個團隊,他們減少並模仿了「OH+」的三種遠紅外線路,以及星系Markarian 231中的一種離子水分子H2O+。從中性分子氣體分析中確定了許多診斷方法;然而,最奇怪的結果是大量的電離物質,接近10%的中性氣體。

科學家們無法解釋如此多的離子化物質的存在,要麼是熱的、紫外的恆星,要麼是x射線——這需要一萬倍於銀河系中存在的興奮。相反宇宙射線是有責任的,通過恆星形成或類似的過程,在激波前沿不斷地加速。另一個暗示是,強烈的衝擊必須在星系中活躍,並且應該對其他可觀察到的現象負責,比如其他氣體的加熱。

知識:科學無國界,博科園-科學科普

內容:經「博科園」判定符合今主流科學

來自: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

編譯:中子星

審校:博科園

解答:本文知識疑問可於評論區留言

傳播:博科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科園 的精彩文章:

天文學家發現黑洞以恆星為食的回聲
科學家製造出沿中空光纖飛行的微型激光器

TAG:博科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