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武官到底穿什麼衣服上朝面聖?從衣服上圖案可看出官職的高低

清朝武官到底穿什麼衣服上朝面聖?從衣服上圖案可看出官職的高低

補服,又稱補褂。「補子」就是在褂子的前胸後背所綴著的一塊布。清明時期當朝官員會在補子上綉有不同的飛禽走獸用以區別官階的高低。補服從明代是興起,清朝在沿用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革。如文官的補子上綉飛禽,武將的補子上綉猛獸,品級不同,禽獸有別,以顯示清朝嚴謹的官制,也可以說是補服里的衣冠政治。

補服上的補子是方形的,明代時的補服胸背都是一整塊方布,並綉有標誌品級的徽飾,到了清朝,補子相對減小並且改為對襟式樣,但依舊採用徽飾標誌品級,只不過徽飾做了調整。在色彩上,清朝的補子的顏色要比明代的更加鮮明,而且有花邊修飾。至於圖案方面,明朝文官的補子通常綉有一對禽鳥,而清朝文官的都是單只,兩朝武官的補子倒都是單只猛獸。

補服是清代帝王將相在朝堂上都必須穿的章服和公服,是禮儀等級制度的一個標誌,補服的布料選擇,上面的綴飾,以及補子上的標誌性動物、數量、顏色等都是身份品級的一種標誌。清朝官銜官員等級從一品至九品,武官補子紋樣從一品官到六品依次為麒麟、獅子、豹子、老虎、熊、和彪,七八品官為犀牛、九品官為海馬,還有一些沒有品階的小官吏的補子上綉獬豸。延安大學王文權教授解釋說:七品和八品的武官補子紋樣相同,可以從頂子來區分,七品為素金頂子,八品為陰文鏤花金頂。

據傳說,麒麟是上古神獸之首。古書有云:「有足者宜踢,有額者宜頂,有角者宜觸,為麟不然,是仁也」 故而以麒麟為一品武官的官階 形象,是皇帝仁政的象徵。獅豹也都是上古猛獸,《爾雅·釋獸》曰:「可伏虎豹。」 《詩經·鄭風》言:「孔武有力。」可見獅子在虎豹之上,豹又在虎之上,都有勇猛之意,再來看武官補子的排序亦是根據神獸的武力值而排序。

虎為百獸之王,是智慧的象徵,所以清代的武科進士榜稱為「虎榜」,官階四品。五品官階多以黃熊為徽飾,黃熊久居山林勇猛且多陽剛之氣。彪亦有勇猛之意,不過少了一些老虎的智慧,又少了一些熊的剛正,多了一份兇狠,故而不宜居高位。

至於七品和八品武官的犀牛徽飾,無外乎牛角可做兵器,取其有用武之地的含義。《山海經》中關於海馬的記載「水獸,似馬,水陸雙行,喻水陸皆可攻殺固守。」這是取其能作戰指揮之意。

每一品官階的徽飾都有其自己的含義,乾隆年間,補服在保持滿族 服飾特點的同時,又吸收借鑒了漢族帝王服飾的色彩和章法紋飾,服飾制度也增加了一些補充,補服最終以典章制度的形式確定下來。

可見清朝的衣冠政治還是比較嚴格的,如果穿錯衣服就會被定下「變本忘先」的罪名,輕者罷免官職,重者恐怕性命堪憂。

參考書籍:《說文解字》、《爾雅》、《詩經》、《山海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州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朝人流行編辮子,多久才洗一次頭髮?事實真相令人很反胃
宋朝三百年來唯一被殺的文官,曾坐過皇位,死因竟是與皇妃有染?

TAG:九州歷史 |